(共17张PPT)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课标要求
国共合作,开始北伐
1926年
4-7月
国民党反革命政变
1927年
张作霖坐镇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北京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武汉
1926年12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成立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
1927年9月,宁汉双方达成谅解,并进行合并重组
9月
“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政治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
国共合作,开始北伐
1926年
国民党反革命政变
1927年
张作霖坐镇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北京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
9月
“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二次北伐)
1928年
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途中惨遭日本炸死(皇姑屯事件)。同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27年9月,宁汉双方达成谅解,并进行合并重组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12月29日
“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政治
思考: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①新军阀半独立;②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
③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4-7月
发展
状况
19C60、70
甲午战后
1895
民国初年
一战期间
1912
1919
1927
产生
开始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萧条
1937
1949
1956
迅速发展
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
恢复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全面抗战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
①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
表现
经济
原因
民族轻工业以及新兴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阻碍
官僚资本利用国家权力,聚敛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其巧取豪夺的工具。
官僚资本: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是其典型代表。
①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
经济
原因
民族轻工业以及新兴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阻碍
官僚资本利用国家权力,聚敛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其巧取豪夺的工具。
官僚资本: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是其典型代表。
蒋家:中央银行
宋家: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孔家:民国财政部长
陈家:中国农民银行
材料一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的最大一家民族烟草企业。1927年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强迫低价收买公司股票,从而控制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表现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
中共的选择?
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
张太雷说:“整军经武,准备应变。”
蔡和森说:“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
1.武装反抗之路
事件 时间 经过(内容) 意义
周恩来、贺龙等领导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遭敌人围攻而失败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南昌
起义
八七
会议
秋收
起义
1927.8.1
1927.8.7
1927.9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等领导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1.武装反抗之路
学习苏俄的经验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思考一:为什么武装起义都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2.工农割据之路
材料三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 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土地革命
建设农村根据地
◎1927.9,秋收起义
◎1927.10,毛泽东到达井冈山
◎1928.4,井冈山会师
2.工农割据之路
1928年10月5日
1928年11月25日
1930年1月5日
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①根据地巩固发展,革命武装壮大
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③粉碎敌人反革命“围剿”
(3)成功实践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理论探索
(2)理论内容
3.独立自主之路1.红军长征背景材料四蒋介石施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政治上在根据地周围施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经济上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材料五第五次“围剿”,美、英提供购买军火的贷款,增加了国民党军的新式装备,德国的七十多名军事专家被聘为顾问,美、英、德、日、法、意等国帮助运输武器装备。材料六10月初,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到瑞金,他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和训练方法,但博古对他十分信任和支持。①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作了充分的准备。②第五次“围剿”获得众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国民党投入的力量更多。③根本原因:共产国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④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长征过程 (1934.10----1935.1----1935.10----1936.10)
开始长征
陕北会师
遵义会议
三大主力会师
3.独立自主之路
◎伟大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决定张闻天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组领导军事。
意义: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根据教材及材料,概括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3.长征意义
3.独立自主之路
材料七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①大本营:
②群众基础:
③革命意志:
④总结:
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铸就了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当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本课小结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我们行走在新长征路上,坚定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什么是长征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小结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
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
2.经济发展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
1武装反抗之路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2.工农割据之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独立自主之路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链接高考
(2020·天津高考·6)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B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B
链接高考(2020·全国Ⅱ卷高考·29)
【解析】由材料“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故选B项;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在1930年《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
国共两党合作失败的原因在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党领导人出现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是“左”倾错误,排除C项;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A
链接高考(2021·全国乙卷高考·29)
【解析】1934年正面临着国民党与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之间的“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之后又面临着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的任务,这些都需要共产党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动员群众参与,才能渡过难关,故选A项;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已经在井冈山斗争期间开辟出来,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排除B项;
革命统一战线专指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建立的用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统一战线,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排除C项;
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是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