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考试参考答案
1.B2.A3.A4.C5.D6.C7.D8.BD9.AC10.BC
11.(1)A(2分)
(2)√3:1或√3(2分)
(3)C(2分)
12.(1)C(2分)
(2)h:-h)f
(h:-h2)2f
2
(2分)
(2分)
(3)B(2分)
13,解:(1)由题中图像分析可知,匀加速阶段物体的加速度a=子m/g=0.5m/g(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一mg=ma(2分)
解得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F=1.05×10N(1分)
4s末起重机达到额定功率,有P。=Fv(1分)
解得P。=2.1×10W。(1分)
(2)当物体的加速度为0时物体上升的速度最大,此时有F=mg(2分)
起重机此时仍然以额定功率工作,有P。=Fvmx(1分)
解得mx=2.1m/s。(1分》
14.解:(1)对小球A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平衡有F库=ngsin30°(2分)
解得F=10N(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库'=F库=10N。(2分)
(2)对物块B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有=F'cos30°(2分)
竖直方向上有FN=mg十F库'sin30°(2分)
物块B恰好静止在地面上,有f=FN(1分)
解得以
。(2分)
15.解:(1)滑块1独自被压缩至A点时,滑块1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W-mgo=mw,2-0(2分)
其中根据功能关系可知W弹=E。(1分)
解得E,=20J。(2分)
(2)假设滑块1、2分离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薄,方向向左,此时两滑块加速度相等且滑块
1、2间的弹力为0,对滑块2受力分析有mg=ma(2分)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对滑块1受力分析有g一F弹=ma(2分)
解得F弹=0,说明滑块1、2在O点分离(1分)
因此滑块1、2分离时滑块1离O点的距离△x=0。(1分)
(3)对两滑块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W0-2 umgxo-=2·2mw'2-0(2分)
解得'=4m/s(1分)
滑块2从分离到静止,由动能定理有-mgx=0一之m”(2分)
解得x=1.6m。(2分)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巴彦淖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必修第三册第九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就是元电荷
B.点电荷类似于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C.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电荷可以凭空创生
D.若在电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0
2.在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了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风采。下列几种关于比赛项目中的论述正确的是
A.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记录为 10s,10s是一段时间间隔
B.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当运动员撞终点线时可视为质点
C.某运动员在400m的环形跑道上参加 1000m长跑,这 1000m是指运动员的位移大小
D.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以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为静电除尘原理的示意图,带负电的尘埃将被吸附到带正电的板状收集器A上
B.如图乙所示,给汽车加油前要触摸一下静电释放器,其原理为感应起电
C.图丙为包裹着话筒线的金属网状编织层,其目的是防止触电
D.如图丁所示,高层建筑物顶端安装有避雷针,避雷针的原理为静电屏蔽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已知木块与墙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天舟五号”独立在轨运行时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天舟五号”独立在轨运行时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C.“天舟五号”独立在轨运行时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D.“天舟五号”独立在轨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空间站组合体的向心加速度
7.如图所示,运动员将铅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以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0°、大小 v =6m/s 的初速度抛出,经过最高点 B后铅球落到水平地面,已知铅球从A点到落地运动的总时间为l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圆形餐桌上镶嵌着一可绕中心轴O转动的圆盘,圆盘上A、B处分别放有甲、乙餐盘(可视为质点),OA=2OB=2r,甲餐盘的质量为m,乙餐盘的质量为2m,两餐盘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餐盘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圆盘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 A、B两点分别固定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M、N,O 为AB的中点,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a、c为AB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b、d为CD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顶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高尔夫球(可视为质点),坡顶可视为半径为R的圆弧,高尔夫球飞出前瞬间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高尔夫球落入水平地面的A洞中(不计洞穴的宽度及深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C、该球落入A洞时的动能为
D、A洞到坡顶的距离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带正电的小球A置于可移动且可调整高度的绝缘底座上,带正电的小球B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的O点,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两带电小球在各自位置均可视作点电荷,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某次实验时,使小球A、B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测得小球B静止时悬线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保持小球A、B的电荷量不变,移动小球 A后,调整小球A的高度,确保两小球始终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B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则移动前后小球A、B之间的距离之比为 。
(3)本实验中应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微小量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12.(8分)某兴趣小组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重锤应选择质量小体积大的,以减小误差
B.可以用v=gt或计算重锤在某点的速度大小
C.若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二个点的间距大于 2mm,则说明纸带上打出第一个点时的速度不为0
(2)选出一条清晰且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乙所示,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D为四个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h 、h 、h 、h ,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 f,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重锤的质量为m。根据以上物理量可知纸带打出C点时的速度大小vc= 。若要选择从纸带打出O点到纸带打出C点的过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则应验证的表达式为 gh = 。( (均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某同学利用他自己做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 h,计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v,然后以h为横轴、以v 为纵轴作出了 V-h 图像。若实验中重锤所受的阻力不可忽略且其大小始终不变,则理论上描绘出的 V-h图像应为 。
13.(10分)2022年9月2日,我国制造的 2600 吨级起重机横空出世,再次拉高了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的门槛,并全面提升了大型陆上风机的安装效率。该起重机某次作业时,由静止开始提升质量 m=1×10 kg 的物体,物体运动的 v-t图像如图所示,4s末起重机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继续拉着物体竖直上升,一段时间后物体达到最大速度 vm。取重力 加速度大小 g=10m/s , 不计阻力及吊钩、吊绳受到的重力。求:
(1)起重机的额定功率;
(2)物体上升的最大速度。
14.(12分)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将一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O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放置带正电物块B,小球A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物块 B恰好能静止在O点正下方的粗糙绝缘水平地面上,小球 A与物块B的连线恰与细线垂直。已知小球 A、物块 B 的质量均为m=2kg,物块B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 , 求:
(1)物块 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
(2)物块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根号)
15.(18分)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与质量m=1 kg的滑块1(视为质点)相连接,将滑块1从弹簧的原长位置O点压缩x =0.4m 至A点,如图甲所示,释放滑块1后滑块1再次经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v =6 m/s。在滑块1的右边放一完全相同的滑块2(视为质点),两滑块间不粘连,仍然将两滑块从弹簧的原长位置O点压缩至 A 点,如图乙所示,释放两滑块后两滑块将在某位置分离,分离后滑块 2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已知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弹簧被压缩至 A点时的弹性势能;
(2)滑块1、2分离时滑块1离O点的距离;
(3)滑块2静止时离O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