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暑假预习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暑假预习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9 23: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暑假预习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D.多学科的综合性
2.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3.15世纪英国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民,在自己的家里接受呢绒商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去污梳理,有的纺线,有的染料,有的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这反映的是( )
A.小作坊生产 B.租地农场生产
C.分散的手工工场生产 D.集中的手工工场生产
4.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学生社团掌握学校的管理权 D.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在西欧传播
5.城市的产生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10世纪后期,欧洲的经济得到缓慢的复兴,商业贸易逐渐恢复,以庄园为核心的封建经济秩序发生了分化,出现了大量的城市。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 B.西欧生产力的提高
C.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 D.封建主领地各自独立
6.13世纪的西欧农奴在自由城市 就能获得市民的身份(  )
A.躲过领主的追查 B.住满一年零一天
C.住满101天 D.找到谋生的方法
7.一幅图画描述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语法、数学、逻辑、音乐、天文、几何、修辞,在顶峰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
A.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 B.3世纪的罗马
C.13世纪的西欧 D.19世纪的英国
8.“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是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D.拥有一定自治权
9.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 )
A.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B.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C.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D.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0.“经济兴盛的同时,由于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颇多,使法令和制度对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的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波伦亚大学的建立。”可见大学的兴起源于( )
A.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B.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C.教会精神垄断需要 D.君生对人才的渴望
二、填空题
11.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________,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________和教育自主权。
12.填空题
(1)图1中③所在的是____国;图2中①所在的是____国。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____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中下游和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3)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____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12世纪,欧洲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687年《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作者是____。
13.时间: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________
14.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 )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
15.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典型代表是法兰西的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6.中世纪的大学被誉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17.西欧第一所大学是11世纪末在意大利出现的博洛尼亚大学。
18.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是指大学的兴起
19.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由于选拔官吏的需要。( )
20.中世纪的西欧,教皇绝对支持大学,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绝对的自主权。
四、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获得特权始于1158年。这一年,腓特烈一世接受博洛尼亚大学部分师生的请求,颁布了《完全居住法》。在文件中,这位德国皇帝不但肯定了知识的价值,而且对那些为了追求知识而被迫远离家乡的人表示钦佩,并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他授予博洛尼亚大学学习的学生具有在城市中居住和自由活动的权利。《完全居住法》规定:学者们不能因为债务问题而受到伤害和报复,违者将处以四倍的罚款;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在特殊的案件中,任何被传唤的学生都可选择自己的教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之后这一法令本身也成为大学的学者们诉求更多其他特权的基础。
——据张芳芳、朱家德:《中世纪大学特许状(章程)的特点及变革》
(1)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大学得以发展的有利因素。
(2)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对此,你如何理解?
材料二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并附设有中小学,不过规模非常有限,学生总数仅200余人。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停办。1902年复校,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1905年又设政法、文学、格致、工科四科。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22.让我们一起阅读材料,探究中古时期的欧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人的皇帝”去世后,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今天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制度?这一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图二反映是哪一重要的农业经济组织?它有何重要特点?
材料三:“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在特殊的案件中,任何被传唤出庭的学生都可选择是由自己的教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
(3)中世纪的大学除享有材料三中反映的特权外,还有哪些特权?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学作为学术和教育中心的兴起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分布的高度集中……大量的人才涌向有利可图的专业,特别是法学,包括罗马法和教会法,而神学和作为神学基础的文学受到负面的影响。……12和13世纪的教皇曾多次发布教令,批评人们“追逐牟利的知识”,试图纠正实用学科冲击神学和文学的现象。教皇们也注意到讲授和学习神学者临的生活困难,试图帮助他们,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奖学金的制度,允许教士们在学习神学的时候享受圣职俸禄。
——摘编自杨共乐、彭小瑜《世界史古代卷》
材料二 1870-1913年,德国煤的开采量从2640万吨增至1亿9千多万吨。钢产量从l61万吨增至1893万吨……机器制造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化学和电气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德国工业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政府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1880年教育经费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1913年的教育经费已成为财政预算中第二大项目,仅次于军费开支。这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科技人员。19世纪末德国的科技水平是世界上第一流的。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整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大学教育出现了什么现象,教皇力图克服这一现象所采取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皇这些举措为何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德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
6.B
7.C
8.D
9.C
10.B
11. 特许状 司法特权
12. 楚 魏 黄河 太湖 1905 1956 大学 牛顿
13.“最美好的花朵”
14.巴黎大学
15.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琅城
16.正确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错误
21.(1)政府立法保障大学权益;知识及知识分子得到尊重;大学在居住、活动、财务、司法等方面有自由与一定特权。
(2)大学的兴起标志着欧洲各国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进步,加速了国际间的文化和学术的交流,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
(3)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它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其特点是: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课程丰富,专业较多;办学历程曲折坎坷。
22.(1)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与封臣制度)。以土地的赐封为纽带;西欧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3)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
23.(1)现象:实用学科冲击神学和文学;举措:12和13世纪的教皇曾多次发布教令,批评人们“追逐牟利的知识”;允许教士们在学习神学的时候享受圣职俸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实用学科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
(2)19世纪,德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德国发展较早,19世纪40年代之前就出现一大批幼儿教育机构;19世纪一些公国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奠定了初等教育的法律基础。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也被提上日程。1697年,弗兰克在哈勒设立的师资养成所是德国最早的师资培养机构,1808年,洪堡派遣教师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次年,柏林师范学院创办。中等教育方面,在洪堡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文科中学进行了改革。19世纪的实科中学迅速发展,职责在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科学知识,并且允许其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不过只能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聘请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任教,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创立了许多高等工业学校和其他专业学院。德国教育发展的原因是政府的重视。
(3)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学科;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