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9 15: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5.0分)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60%的土地被冰雪覆盖,岛上的朗伊尔城每年4月中旬到8月中旬处于极昼期,11月末到次年2月进入极夜期,极昼期偏长,极夜期偏短。据此完成各小题。
1. 朗伊尔城距离北极点约(  )
A. 900km B. 1100km C. 1300km D. 1500km
2. 朗伊尔城极昼期长于极夜期是因为(  )
A. 地球公转速度差异 B. 地球自转速度差异 C.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D. 日出日落方位不同
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热力环流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和底面中部的内壁贴有纸片甲和纸片乙(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甲和纸片乙的偏动情况。完成各小题。
3.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甲和纸片乙出现了偏动,其偏向是(  )
A. 纸片甲和纸片乙都向左偏 B. 纸片甲和纸片乙都向右偏
C. 纸片甲左偏,纸片乙右偏 D. 纸片甲右偏,纸片乙左偏
4. 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 选择更厚重的纸 B. 玻璃柜上多开孔 C. 降低电炉的功率 D. 增加冰块的数量
5. 当纸片摆动幅度最大时,下列图中表示箱内底部等压面正确的是(  )
A. B.
C. D.
匈塞铁路是一条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双线(有2条平行轨道)电气化客货共线高速铁路。中欧陆海快线是匈塞铁路的延长线和升级版,南起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北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目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已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权,并将其用作我国集装箱船从亚洲向欧洲出口的转运枢纽。如图示意中欧陆海快线线路分布。据此完成各小题。
6. 双线铁路较之于单线铁路的优势体现在(  )
A. 运输能力大 B. 能源消耗少 C. 占地面积小 D. 避免列车脱轨
7. 比雷埃夫斯港被用作我国集装箱船从亚洲向欧洲出口的转运枢纽,主要得益于其(  )
A. 可实现河海联运 B. 距苏伊士运河较近 C. 冬季结冰期较短 D. 附近经济较为发达
8. 若中欧陆海快线建成,其主要作用是(  )
A. 显著降低中欧间的运输成本 B. 能够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C. 加速中西欧地区的产业转移 D. 促进沿线资源要素有效流动
引江济淮工程被誉为“安徽版南水北调”,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其中引江济巢段按照III级标准建设,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江淮沟通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图1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2示意长江和淮河流域面积、水资源和耕地占安徽比重。完成各小题。
9. 实施引江济淮的原因,是安徽省空间上(  )
A. 水热不匹配 B. 光热不匹配 C. 水土不匹配 D. 煤电不匹配
10.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单位距离输水成本较高的是(  )
A. 引江济巢段 B. 江淮沟通南段 C. 江淮沟通北段 D. 江水北送段
11. 引江济淮完工后,可实现(  )
A. 合肥水陆双通 B. 增加皖北水稻 C. 提升淮河防洪 D. 改善长江水质
12.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7~18题。
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 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 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 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 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最低22.7℃;年降水量578毫米。图示意科隆群岛位置。
(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
(2)根据所学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
(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某石油化工厂是1972年在上海建设的一座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一般来说,石化企业的选址应考虑以下一些特点:企业需要大量原料,用水量大;污水量大;用地多;生产过程散发热量大,有强烈上升气流,加上设备高耸,对航空不利。根据这些特点,并结合上海地区的具体条件和城市规划,先后拟定若干个选址方案,最后确定了金山卫方案。图示意选择方案。
(1)简述金山卫建设大型石油企业的区位优势。
(2)说出上海石油化工企业选择案例所体现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市东湖中学与许多企事业单位共同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北省园林式学校。该校地理实践小组对武汉天气进行监测:秋冬季输入性重污染天气易发。经查阅资料得知武汉三面环山,一面毗邻平原,北有缺口,容易形成气流停滞区。近期,该小组成员发现学校所在地方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明显优于其它部分地区(如青山钢花)。该小组成员在了解了污染的自然及人为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碳中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是一种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的方法。图1示意武汉市3月7日空气质量指数,图2示意东湖中学校园一角。

(1)结合东湖中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特征解释校园空气质量较好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武汉市秋冬输入型重污染天气易发的原因。
(3)假如你是该校地理实践小组的成员,请你从碳中和的角度提出武汉市缓解武汉市污染天气的措施。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A
【解析】解:图示朗伊尔城的纬度约是78°N,距离北极点的纬度约是12°,由于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1千米,所以朗伊尔城距离北极点约111千米×12=1332千米,距离该数值最近的是1300千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1千米;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经度相差n°,其长度为111千米×n°×cosa。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度的相关计算,属于基础题,掌握计算方法即可解答。
解:伊朗尔城极昼期长于极夜期,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而与地球自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无关。
故选:A。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差异,在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导致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间略长于在南半球的时间。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昼夜变化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3~5.【答案】D、D、B
【解析】解:读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通电后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电炉所对应的顶部形成高压;冰块处气温低,气流下沉,冰块所对应的顶部形成低压;冰块与通电电炉之间存在热力环流,顶部气流由电炉顶(高压)流向冰块顶(低压),故纸片甲右偏,底部气流流向与顶部刚好相反,故纸片乙左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增加冰块的数量,可增加二者的温差,增大气压差,风力更强,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D正确。
增加电炉与冰块间的温差即可,选择更厚重的纸、玻璃柜上多开孔、降低电炉的功率都不能增加二者的温差,ABC错误。
故选D。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冰块处气温低,气流下沉,底部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底部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8.【答案】A、B、D
【解析】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双线铁路有2条平行轨道,同时运行2辆车,比单线铁路,其运输能力大,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多,脱轨属于事故,两种铁路列车都不易脱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有增加便捷交通通道、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经济目的(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对外贸易等)、社会目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国防目的(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读中欧陆海快线线路分布图,希腊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径流变化大,无结冰期,且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流程短、流速快、流域面积小,内河航运不发达,C错误。
中远海运集团已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权,说明其附近经济不发达或经济发生衰退,港口运输需求下降,D错误。
我国出口货物到欧洲传统的海运路线需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沿岸国家,比雷埃夫斯港是距离苏伊士运河最近的西方港口,便于货物的转运,提高运输效率,A错误,B正确。
故选:B。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和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交通线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中欧陆海快线的建成能够加快沿线区域互联互通,更好地促进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实现地区间资源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但不能显著降低中欧间的运输成本,D正确,A错误。
目前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都面临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更新改造问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交通基建合作,不仅可以帮助相关国家设施转型升级,同时也有利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但对于中西欧地区的产业转移影响不大,BC错误。
故选:D。
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有增加便捷交通通道、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经济目的(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带动沿线商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对外贸易等)、社会目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国防目的(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9~11.【答案】C、B、A
【解析】解:安徽省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形上北部平原广,南部多丘陵,西南部为山地,导致耕地空间上南少北多,为缓解安徽省水土匹配不均,实施引江济淮,将南部长江水调动到北部淮河流域,安徽纬度位置较低,光、热、水条件优越,与煤、电没有关系,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安徽省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形上北部平原广,南部多丘陵,西南部为山地,导致耕地空间上南少北多,为缓解安徽省水土匹配不均,实施引江济淮。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实施引江济淮原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引江济淮工程要跨越江淮分水岭,图中江淮沟通南段,穿越江淮分水岭需逐级提水,导致输水成本较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单位距离输水成本影响因素主要从运输距离、是否自流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单位距离输水成本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引江济淮不仅可以引水,而且还可以发展航运,材料中指出,江淮沟通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因此引江济淮建成后,合肥市可成为水陆双通城市,成为长江与淮河之间重要的水运枢纽,A正确。
缓解皖北用水紧张,但并非增加皖北水稻种植,B错误。
从长江引水,减少长江汛期水量,可提升长江防洪,并非淮河,C错误。
补充巢湖、淮河水量,可改善巢湖、淮河流域的水质,D错误。
故选:A。
安徽省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形上北部平原广,南部多丘陵,西南部为山地,导致耕地空间上南少北多,为缓解安徽省水土匹配不均,实施引江济淮。引江济淮可让以合肥市可成为水陆双通城市,成为长江与淮河之间重要的水运枢纽;缓解皖北用水紧张,减少长江汛期水量,可提升长江防洪;补充巢湖、淮河水量,可改善巢湖、淮河流域的水质。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引江济淮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2.【答案】B
【解析】解:A、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有计划进行的,不会某一年年份突然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经济带,经济欠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少,因此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正确;
C、外出旅游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影响常住人口的数量,故不符合题意;
D、安徽省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不会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经济带,经济欠发达,就业就会少。
本题以“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影响,以及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
13.【答案】解:(1)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气温与降水的差异,由材料可知,科隆群岛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月均温最高26.7℃;最低22.7℃;年降水量578毫米,故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而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跨赤道两侧,中低纬大洋东侧为寒流,结合位置可知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明显。
(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于群岛而言,海洋是近地面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科隆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故沿岸地区气温低,气候凉爽;因气温低,水分蒸发作用较弱,使得空气湿度小;故而干燥少雨,甚至无雨。
故答案为: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
(2)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跨赤道两侧;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明显。
(3)科隆群岛受流经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沿岸地区温度较低,水分蒸发作用较弱,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寒流的降温作用,科隆群岛气温较低,气候凉爽。
【解析】(1)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主要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
(2)科隆群岛位于南美洲大陆的西岸的低纬度地区,是秘鲁寒流流经。
(3)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本题以科隆群岛为情景,涉及气候的特点及成因、洋流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4.【答案】解:(1)读图可知,金山卫可围海造陆,基本上不占用农田,造陆可使工程能较快开工,土地成本低,总的说比较经济;工业城镇的建设有利于大城市地区人口的合理分布,同时也有利于杭州湾地区的经济开发;杭州湾水深条件好,金山卫一带海岸比较稳定,有建港条件,海运比较方便,陆上交通便利,内河与陆上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较好;金山卫相对远离渔场,污水排放对水生物资源影响较小;在用水方面,可在河边取水,水量丰富,水质也基本符合要求。
(2)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其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上海石油化工企业选址主要考虑交通与市场,而工业区位对原料地的依赖度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
(1)可围海造陆,基本上不占用农田,造陆可使工程能较快开工,总的说比较经济;工业城镇的建设有利于大城市地区人口的合理分布,同时也有利于杭州湾地区的经济开发;杭州湾水深条件好,金山卫一带海岸比较稳定,有建港条件,海运比较方便;金山卫相对远离渔场,污水排放对水生物资源影响较小;在用水方面,可在河边取水,水量丰富,水质也基本符合要求;此外,内河和陆路的交通运输条件也比较好。
(2)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作出合理选择。
【解析】(1)石化企业的选址应考虑以下一些特点:企业需要大量原料,用水量大;污水量大;用地多;生产过程散发热量大,有强烈上升气流,加上设备高耸,对航空不利。故金山卫建设大型石油企业的区位优势可从其地理位置、交通位置、原料、用地等方面考虑.
(2)上海石油化工企业选择案例所体现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主要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合理选择等方面分析。
本题以上海某石油化工厂选址方案示意图为情境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选择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5.【答案】解:(1)由材料可知,东湖中学校园及附近绿地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吸烟滞尘效果较好;靠近东湖,水域面积较广,空气湿度大,降尘效果好,空气杂质少质量好;东湖中学与许多企事业单位共同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学校附近多为企事业单位,重工业较少,污染源较少;人们的减排和环保意识提高;靠近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较好;离青山工业区有一定距离,输入污染较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冬季节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北方重工业比重大,是我国重污染多发区域,来自北方的传输污染由于地形原因易在武汉停滞;秋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污染物不易沉降;武汉秋冬季气温较低;主要以下沉气流为主,逆温现象多发,加之武汉地势低,大气污染不易扩散,导致武汉市秋冬季较易发生重污染天气。
(3)由材料可知,通过植树造林,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生态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规划修建更多得公共绿地如公园等增加碳封存;减少化石能源得使用,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如水电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发展低碳清洁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增加碳抵消。
故答案为:
(1)①东湖中学校园及附近的绿地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吸烟滞尘效果较好;②靠近东湖,水域面积较广,空气湿度大,降尘效果好;③学校附近多为企事业单位,重工业较少,污染源较少;④人们的减排和环保意识提高;⑤靠近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较好;⑥离青山工业区有一定距离,输入污染较少。
(2)武汉秋冬季节主导风向为偏北风;而北方正是我国重污染多发区域,来自北方的传输污染由于地形原因易在武汉停滞;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污染物不易沉降;武汉秋冬季气温较低;主要以下沉气流为主,逆温多发,大气污染不易扩散,导致武汉市秋冬季较易发生重污染天气。
(3)碳封存:植树造林,规划修建更多得公共绿地如公园等;碳抵消:减少化石能源得使用,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如水电等,发展低碳清洁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
【解析】(1)东湖中学校园位于东湖之滨,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故可从所处的位置与周围环境角度考虑。
(2)武汉市秋冬输入型重污染天气易发的原因主要从气温、盛行风、降水等方面分析。
(3)碳中和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故缓解武汉市污染天气的措施从碳封存和碳抵消两个角度考虑。
本题以东湖中学位置与武汉市空气质量为情景,涉及区域特征、大气环流、环境污染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