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1 17: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0张PPT。3.词语辨析
(1) 怂恿·纵容
两者都是动词,均带贬义,都有“让人干坏事”的意思。
“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指坏的事情。
“纵容”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两词的使用要与语境相符。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因没钱用了,哥哥就________(怂恿/纵容)弟弟去抢包,专盯带包的单行妇女进行飞车抢夺,两个月作案17起,涉案价值上万元。
②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82岁的老翁因________(怂恿/纵容)宠物狗袭击邻居家猫咪,而面临牢狱之灾。 (2) 干涉·干预
两者都有“以外界的力量进行影响”的意思。
“干涉”侧重于强行制止或过问别人的行动,多指不该管的硬要管,使别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
“干预”侧重于过问并参与别人的事,加以影响,语意较轻。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很多网友呼吁动物保护组织能够尽快出台心理________(干涉/干预)措施,让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让动物们能够快乐生活!
②中国政府从不________(干涉/干预)别国内政,也决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侵犯自己进行历史选择的神圣权利。(3) 泄露·泄漏
两者都是动词,都为外露的意思。
“泄露”指透露出去,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泄漏”本指(液体、气体)渗漏出来;也比喻泄露(机密、秘密、风声、内幕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据国外游戏网站报道,波兰游戏零售商将《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提前预售客户端的封面________(泄露/泄漏)到了网上。
②该方案与媒体1天前报道的传闻“不谋而合”,有投资者质疑:是否是南通科技的转送方案提前_____(泄露/泄漏)?
【答案】 (1)①怂恿 ②纵容 (2)①干预 ②干涉 (3)①泄漏 ②泄露【答案】 (1)× “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此语境是指德国队队员心神悲伤沮丧,可改为“黯然神伤”。
(2)× “置之不顾”的意思是放在那儿不管,用法含有贬义。用在这里感彩不对,可改为“置之度外”。
(3)× “沸沸扬扬”指人们议论纷纷,不能指雪花飘洒,可改为“纷纷扬扬”。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戏 剧
概念: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分类: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蹈、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直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和所处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1.本文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节选,其中潜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请具体分析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丽叶多次阻止罗密欧发誓,为什么?又如何来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真情告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首先,罗密欧发誓所借助的对象月亮有“变化无常”的特点,朱丽叶怕他们的爱情也会变化无常;其次,朱丽叶害怕罗密欧再想出什么不好的事物,她深爱的是罗密欧“优美的自身”,这才是最好的明证;最后,他们的爱情来得“太仓促、太轻率、太出人意料”,还需要“暖风的吹拂”、时间的历练,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一切誓言都是苍白的。(2)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自名门贵族,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当他们相爱后,立刻有了一股无穷的力量,敢于冒着极大的危险而偷偷相会,这次相会虽然是偶然的,但从感情发展的趋势看又是必然的。
当这对相爱的人见面之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再也顾不上封建势力和封建伦理观念,他们大胆追求爱情,互诉衷情,他们的表白是热烈而真挚的,是纯真而果敢的。这正体现了他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未来的人文主义思想。3.结合课文节选的部分总结罗密欧与朱丽叶各自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朱丽叶(2)罗密欧4.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试结合本篇课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如“太阳”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妒忌的月亮”则象征着家族怨仇与世俗礼教,“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象征着坚贞纯洁的爱情必将战胜家族怨仇与世俗礼教的美好愿望。
定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手法叫象征。作用:升华主题,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生活中来把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表达含蓄,能丰富人们的联想,寓意深刻。
写法指点:(1)描绘要具体。只有对象征本体做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绘得不具体,那么所描绘的内容就只能是抽象的概念,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2)类比要恰当。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这就要找准类比点,展开联想。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一曲渴望自由人生的恋歌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家族世仇使得他们的恋爱受阻。经劳伦斯神甫帮助,两人秘密举行婚礼。后罗密欧因刺死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着逼婚的窘境。神甫给朱丽叶吃安眠药让她装死,让罗密欧立即返回。不明真相的罗密欧在朱丽叶身边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后,见爱人已死,于是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两人灵躯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罗密欧与朱丽叶用自己的生命唱出了一曲渴望自由人生的恋歌,他们坚韧、执著的精神,誓死捍卫爱情、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必将永远鼓舞着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们。
【应用角度】 “追求”、“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自由,毋宁死”、“真情可以消融一切仇恨”等。故事的男主角23岁的美国大兵泰勒·莫里斯是一位拆弹专家。就在几个月前,莫里斯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被炸断了四肢,差点丧命,如今,在女友不离不弃的照顾下,在家人的支持下,莫里斯已经能靠假肢走路,康复进度超出预期。通过网友捐款,他和女友还实现了购买“湖边小木屋”的梦想。【媒评文摘】 1.老子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莫里斯最大的不幸是失去了双腿。可幸运的是,他拥有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伴侣。人生似乎总难完美,当不幸降临,怨天尤人无助于摆脱厄运,不如珍惜那些拥有的。忘却失去的,为爱而活着。
——凤凰网
2.在苦难面前的不离不弃,彰显了爱情的伟大魔力;在苦难面前的坚定从容,也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操。
——腾讯网哈姆雷特(节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啊,你瞧!瞧,它悄悄地去了!我的父亲,穿着他生前所穿的衣服!瞧!他就在这一刻,从门口走出去了!(鬼魂下。)
王后 这是你脑中虚构的意象;一个人在心神恍惚之中,最容易发生这种幻妄的错觉。哈姆雷特 心神恍惚!我的脉搏跟您的一样,在按着正常的节奏跳动哩。我所说的并不是疯话;要是您不信,不妨试试,我可以把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一个疯人是不会记忆得那样清楚的。母亲,为了上帝的慈悲,不要自己安慰自己,以为我这一番说话,只是出于疯狂,不是真的对您的过失而发;那样的思想不过是骗人的油膏,只能使您溃烂的良心上结起一层薄膜,那内部的毒疮却在底下愈长愈大。向上天承认您的罪恶吧,忏悔过去,警戒未来;不要把肥料浇在莠草上,使它们格外蔓延起来。原谅我这一番正义的劝告;因为在这种万恶的时世,正义必须向罪恶乞恕,它必须俯首屈膝,要求人家接纳他们的善意的箴规。
王后 啊,哈姆雷特!你把我的心劈为两半了!
哈姆雷特 啊!把那坏的一半丢掉,保留那另外的一半,让您的灵魂清净一些。晚安!可是不要上我叔父的床;即使您已经失节,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节妇人的样子。习惯虽然是一个可以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但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对于勉力为善的人,它会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使他徒恶从善。您要是今天晚上自加抵制,下一次就会觉得这种自制的功夫并不怎样为难,慢慢地就可以习以为常了;因为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制服魔鬼,并且把他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 让我再向您道一次晚安;当你希望得到上天祝福的进修,我将求您祝福我。至于这一位老人家(指波洛涅斯),我很后悔自己一时鲁莽把他杀死,可是这是上天的意思,要借着他的死惩罚我,同时借着我的手惩罚他,使我成为代天行刑的凶器和使者。我现在先去把他的尸体安顿好了,再来承担这个杀人的过咎。晚安!为了顾全母子的恩慈,我不得不忍情暴戾;不幸已经开始,更大的灾祸还在接踵而至。再有一句话,母亲。王后 唉!我忘了,这事情已经这样决定了。
哈姆雷特 公文已经封好,打算交给我那两个同学带去,对这两个家伙我要像对待两条咬人的毒蛇一样随时提防;他们将要做我的先驱,引导我钻进什么圈套里去。我倒要瞧瞧他们的能耐。开炮的要是给炮轰了,也是一件好玩的事;他们会埋地雷,我要比他们埋得更深,把他们轰到月亮里去。啊!用诡计对付诡计,不是顶有趣的吗?这家伙一死,多半会提早了我的行期;让我把这尸体拖到隔壁去。母亲,晚安!这一位大臣生前是个愚蠢、饶舌的家伙,现在却变成非常谨严的人了。来,老先生,该是收场的时候了。晚安,母亲!(各下。哈姆雷特拽波洛涅斯尸体入内。)
(选自《哈姆雷特》,有改动)
【精要赏析】 本文节选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哈姆雷特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他对杀父凶手复仇,对母亲则要交给天意来处置。哈姆雷特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罗迪斯看了这出戏后,脸色大变,从大厅跑了出去。当哈姆雷特看到他的叔父心虚地跪地祷告时,心中的疑惑一扫而空,确信了父亲的灵魂所言属实。后来,王后奉国王旨意叫他进宫,他很伤心地责备他的母亲,误杀了布帘后偷听的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宫内大臣波洛涅斯。情节就从这里开始了。哈姆雷特在寝宫中见到了王后母亲,揭露国王叔父杀死父亲的真相,并劝诫母亲不要再迎合他,表达了自己替父报仇的决心。台词优美生动,富有哲理,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3.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教学重难点
欣赏戏剧语言,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古代中国,婚姻不自由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梁祝故事》就表达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愿望,在梁祝故事中,蝴蝶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实际上它也象征着自由。请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故事中,梁和祝两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是祝家对祝英台婚姻的强行干预。梁祝化蝶的含义就是:作为蝴蝶,他们现在是自由的。人们将这个故事界定为“悲剧”,称其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么,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怎样的一出人间悲剧呢,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它。二、介绍作家作品
1.作家作品
见【基础自主初探】
2.《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
见【基础自主初探】三、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节选部分是全剧的第二幕第二场,说说这场戏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总结后明确):是讲两人花园相会的,简称“阳台会”。它描写的是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花园里与朱丽叶幽会的情景。表白热烈而真挚,体现了他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未来的人文主义思想。2.理清课文脉络情节。请同学讨论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讨论后明确:①两人独白,表达相思;②两人对白,说爱盟誓;③两人定情,不忍离别。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写了两人会面前的独白,表达相思爱慕之情。
第二部分(到“再等一会儿,我就会来的”):主要写了罗密欧和朱丽叶月夜晚相会并互诉衷情。
第三部分(到结尾):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的情景。3.回放电影片断,创设情境
大家知道,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在发展变化着,为了使大家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感情,我们先来回放电影中的经典片断,帮助大家回顾一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通过分析人物独白和旁白,领会人物的感情有什么样的变化?表现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爱情追求?镜头一:
罗密欧: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我在爱着她!……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
明确:这段话表现了罗密欧对朱丽叶的歌颂和爱慕,表达了对朱丽叶炽热的爱情。朱丽叶: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明确:这段话表现了朱丽叶对罗密欧的爱,因为家族的世仇,使朱丽叶内心十分矛盾,她想到“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只要真心相爱,姓名可以抛弃。这对于封建社会附着地位女性来说,朱丽叶显得勇敢和叛逆,显示了爱情的力量。镜头二:
朱丽叶: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一切置之不顾了!你爱我吗?……
罗密欧:姑娘,凭着这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花园盟誓,忠贞坚定,体现了爱情的美好。 镜头三:
罗密欧与朱丽叶惆怅不舍地分别。
教师小结:这场戏表现一对恋人的相思、盟誓和定情。从两人独白、倾吐相思之情到互吐衷肠,起誓明志;再到两人定情,不忍分手,感情经历了仰慕赞美,到忠贞坚定,最后是惆怅不舍,感情不断的强化深化,展示热恋中青年男女丰富优美的心灵世界。四、品味语言,重点体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个性
1.在刚才的那段对白中,我们感受到了男女主人公那刻骨铭心的爱,听到了他们热烈挚诚的心声——为了纯洁的爱,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姓氏,抛弃那种狭隘的家族荣誉观念。
浏览课文,圈点能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心情的语句,作旁批。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可巡视参与其中)2、交流之后,请同学们概括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
明确:“重难突破”T3
3.讨论本文的主题,领略本文的人文主义思想。
这场戏把爱情圣洁化和诗化,表现热恋中男女纯洁美好的感情,赞扬了他们超越世俗仇恨之上的对幸福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歌颂了追求中所显现的勇敢忘我、忠诚高尚等品质。请同学们来讨论这一主题。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巡视参与其中)
明确:悲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反封建:伦理观念,封建势力。
宣扬:人生理想,争取自由爱情和做人的基本权利。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既是戏剧,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这种纯洁、高尚、悲壮的爱情,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六、作业布置
《西厢记》中张生高中状元,最终与莺莺成为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相爱,双双以死告白天下,一个以美满收场,一个却以悲怆结局。在反封建的题材上,《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曲同工,可结局却迥然不同,你怎样理解这种现象?思维提示:中西戏剧的比较:
1.关于爱情剧。中西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2.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所以,中国戏曲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西方的则为“悲——欢——离——亡”。
3.西方的爱情剧多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的爱情剧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期刊中对文章的解读】
   痴迷的一见钟情,个性的独白对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鉴赏
男女间的“一见钟情”有时很难解释清楚。在你的幻觉中也许早已有了他(她)了,他(她)已经成为你对人生的一种美好憧憬,然而你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他(她)在何方,于是你去到处寻找,寻找。 仿佛完全在无意之中,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那美妙的一瞬间突然降临了,你的内心狂喜地反复地呼唤着一句话:“就是他(她)!”“一见钟情”的基础最主要的可能是容貌、气质等直观方面的形象符合自己的审美需求。莎士比亚正是利用这种爱情盲目,让这一对天生的冤家一见钟情,让他们在由于宿怨而敌视这桩爱情的环境氛围中,将一切世俗顾虑置之度外,听从爱情的冲动而抵御着一再来自人世的打击和挫折。他们星期日相遇,星期一结合,星期二被迫分离,星期四双双殉情。 它所歌颂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并没有随着主人公一起死亡,而是比他们活得更长久,这场爱情的意义在于,促成了两家世仇释然修好,从而取得了对任何使他们分离的恶势力的永远的胜利。
“阳台会”这场戏,罗密欧忘记了朱丽叶的父亲正是时刻准备杀死自己的凯普莱特,不顾生命危险跳进围墙去幽会。在双方各不知道的情况下,各自倾吐相思之情。罗密欧的一大段台词,从容而又欣喜地表现了他对朱丽叶的歌颂和爱慕;朱丽叶在这部分中的话虽然不多,但却表现了她对传统礼俗的蔑视。 待到发现对方,进行对白时,朱丽叶表面的责怪实际是对罗密欧的担心和爱,而罗密欧的话则显示了为了爱情而敢不顾危险、愿舍弃生命以待之。当朱丽叶向罗密欧表白自己的心迹时,与其说自责轻狂,不如说恰遂心愿;与其说羞怯,不如说狂喜。当两人起誓明志时,罗密欧要对着皎洁的月亮起誓,朱丽叶却说:“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对热恋中的情人而言,上帝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万物是靠不住的,值得信赖的只有他们自身。而朱丽叶的爱也是慷慨的,深沉的,“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在写到两人定情、不忍分手时,朱丽叶不得不催促罗密欧离去,她是在为他担心,同时又禁不住呼唤着罗密欧这可爱的名字。而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呼唤,则惊喜若狂,心甘情愿地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