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1 17: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3张PPT。一家日资公司的公关部招聘一位职员,最后只剩下她和另外四个人。公司通知他们五个人,聘用谁得由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决定。3.词语辨析
(1)滥用·乱用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用得不好的意思。
“滥用”侧重于泛滥,指不必用而用了。
“乱用”侧重于乱,指使用杂乱、混乱。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在夜间行车中,远光灯会使司机视线距离更远,可是如果一些司机________(滥用/乱用)远光灯,则又会导致对面车辆司机或行人瞬间致盲,引发事故,因此远光灯常被人称为隐形“马路杀手”。
②儿童咳嗽要以消炎、祛痰为主,不要________(滥用/乱用)镇咳药,更不能随便使用成人的镇咳药。(2) 反映·反应
两者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都有对客观事物及其影响做出相应的表现的意思。
作动词时,“反映”表示向上级或有关单位申诉意见、报告情况,也指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可带宾语,一般是主动的;“反应”表示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应对,不带宾语,一般是被动的。作名词时,“反映”是指对事物性质状态映照的表现形式;“反应”本义指物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定变化的客观现象,如“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等,又比喻事情所引起的反响。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秸秆生物________(反映/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关于生物质能利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它是将农作物秸秆在专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质元素等,使农产品达到高产、优质和无公害的目的。
②2012年11月2日上午,我国首部________(反映/反应)农村儿童教育的电影《一个老师的学校》在大同市矿区金港国际电影城首映,标志着覆盖全省11市的百座影城巡演活动正式启动。(3) 解读·诠释
两者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
“解读”表示阅读解释、解析,如解读信息编码;多表示字、词、句的疏通、理解;有时还表示研究、体会、领会。
“诠释”表示说明、解释、解说,使别人明白;多表示对思想内容的挖掘。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普京受伤”一词迅速成为热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然而普京是否受伤、为何而伤没有真相,只有不同的受众对象按己所需做出的________(解读/诠释)。
②演员宋佳伦此次在剧中饰演教官武钢,他将铁面特种兵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毅力________(解读/诠释)得淋漓尽致。
【答案】 ①滥用 ②乱用 (2)①反应 ②反映 (3)①解读 ②诠释【答案】 (1)×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一般不是真实的,此句中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故应用“骇人听闻”。(2)√ “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句是用了其比喻义,符合语境。(3)×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照哪个办法去做好,强调选择的困难。此句没有强调选择性,侧重于不知该怎么办好,故应用“不知所措”较好。杨焕明及其研究小组2002年4月在《科学》杂志发表《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世界上首次将完整的水稻基因组草图序列向公共数据库公开。杨焕明因此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我国科学家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一文中,作者对这一计划尤其是实施这一计划的意义做了详细的说明。20世纪初期,人类发现了生命的基本规律之一——遗传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后来蓬勃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动物、植物克隆技术,让人类对生命奥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并以此带动生物信息产业的发展。学术报告
属于演讲稿,所以语言通俗易懂。文章在结构上,也为了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而安排得条理清楚,纲目分明。学习中,要善于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分析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每个方面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如何理解自然科学是把“双刃剑”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也没有预设的伦理、是非界限,它是工具,可以为各种目的所利用。比如在战争中,正义与非正义的双方都可能使用同样的科技手段。(2)科学技术在发明之初,人们对它将来的发展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认识,对可能产生的对人类自身的伤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准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时的失误造成的危害的加剧,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3)人们已认识到,正确运用科学本身的重要性,需要人们首先建立起科学的道德伦理观念,构建合理运用科学的自律体系,构建阻止、防范科学被不当使用的预防制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和谐社会,使科学永远造福全人类。3.文中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请结合课文筛选整合“人类基因组计划”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冲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任何“优生”、“劣生”的观点,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更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要善待他人;②基因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参考书,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③一个成员的基因组信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隐私,要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④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通过基因研究,人类将更好地建立起既符合人性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文明。4.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5.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人文情怀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人文性的同时指出科学是把“双刃剑”,作者忧虑法律对此无能为力,表现了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论及人类基因组给社会的冲击时,作者指出人与人是平等的,要保护隐私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表现了对人类的公平与权利的尊重及对自然的爱护之心。作用:既能使文章富于条理,又能使文章中心突出。
写法指点:首先,“总”与“分”之间一定要有联系,即“总”是对“分”的概括,是“略”;“分”是对“总”的扩展,是“详”,二者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其次,文章主体部分的分写,不是纵式结构关系,就是横式结构关系。因此,在谋篇布局时,就必须综合地运用纵式结构法、横式结构法和总分结构法,既要考虑好全文的总分结构的安排,又要考虑好主体部分或按纵式或按横式来组织安排材料。请运用“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自选对象,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画家喜爱鹰。爱鹰的健美,它像欢腾的海水迎着夕归的帆船那么美丽;爱鹰的声音,它短促而悠扬的歌唱,嘹亮、清脆,好像在遥远的天边吹着哨音,使人忘记忧愁与痛苦;爱鹰的眼神,它那目光像一团火焰,燃烧在画家心里,使人产生美丽的幻想;爱鹰的雄姿,它那“一飞冲天”的身影,像黑夜中的流星,闪烁着生命的光辉。高度的责任意识 浓浓的人文关怀
作为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必将带来一场变革。杨焕明教授的这篇学术报告,首先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这一前沿科学的情况,文章更以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心,阐明目前科学与研究应更具有人文关怀,冷静地意识到科学“双刃剑”的性质,以及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性。从杨教授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科学家浓浓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人,不仅仅是职业中的个人,更多时候他属于社会,属于家庭,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正值花季雨季的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时刻想到父母亲人的嘱托,时刻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应用角度】 “责任”、“人文情怀”、“实事求是”、“使命”等。2012年8月,在山东公共频道的帮助下,陈州用两个月时间,依次登顶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成为全球第一个“用双手登顶中国五岳”的人,再次感动中国。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全国知名媒体报道上万次,被誉为“无腿哥”、“励志哥”、“无腿铁臂汉”、“中国无腿勇士”等称号。【媒评文摘】 1.陈州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自强不息的精神,首先体现在主观能动性上。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奋斗,执著追求,那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美丽多姿。
——鲁南网
2.通过演出,陈州不仅受到了别人的尊重,更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多年来陈州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残疾人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一样可以征服大山,征服人生,一样能活得五彩缤纷。
——新浪网基因治疗与伦理学问题
基因和伦理学问题是对于未来医疗保健的思考中两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基因革命的潜力正在将医疗从对终末期疾病的关注转变为预测与预防的关注。同时,这场革命同样带来了新的伦理学问题。日前,两位英国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因为他们在基因领域的工作,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也就在这三位科学家获奖的同一时间,科研人员公布了恶性疟原虫和按蚊的基因。这一伟大成就将为研发新的抗疟疾疫苗提供新的候选分子。但不幸的是,研发疫苗的阻碍不在于缺少候选分子,而在于将这些疫苗推广到整个医疗体系中的费用。以上都算是好消息,但是,接受基因治疗而罹患白血病的法国儿童的事却是个坏消息。现在全世界大约有六百多项正在进行中的基因治疗试验,目前还只有很少的证据显示这些治疗手段对于人体有效。英国基因治疗咨询委员会已经认定了两项与导致法国儿童白血病的研究相似的研究。但是,它仍然建议继续目前的试验,因为对这些儿童的其他疗法所带来的1年生存率不足20%。基因治疗正面临着伦理学上的难题,为移植而购买和出售器官也是如此。绝大多数的医学权威认为移植器官买卖是无法接受的。他们担心弱者和贫穷者受到剥削,他们相信“人体的完整性是永远不应被用来出售的”。另外一些团体,包括美国医学会,相信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器官缺乏意味着应该考虑这一做法。BMJ的一篇社论指出,如果英国卫生部(NHS)是移植器官的唯一购买者,剥削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也有其他媒体持不同观点,JAMA的一份报告显示,出卖肾脏的印度人,从长期角度而言,在经济上和健康上都蒙受了损失。伦理原则是否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个问题并不比伦理学的问题简单多少。世界医学会指出,只有在“经检验优于目前最好的治疗手段”和研究结果可以为地区居民带来利益的情况下,临床试验才可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但是一位非洲的流行病学家指出,如此严格的规定将使现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重要试验陷于瘫痪。
(节选自《中华医学论坛报》)【精要赏析】 随着基因技术的高度发展﹐“基因决定论”的思潮也可能随之泛滥。但实际上﹐人类的许多疾病和异常行为是受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影响的,每个有自由意志的人都应当为他的选择承担责任﹐我们应该对人类基因组研究带来的伦理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讨论﹐引导这项生命科学的尖端技术沿着合理﹑合法的轨道运行。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2.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3.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
4.认识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培养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1.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2.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教学难点
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和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从达尔文那里了解到了人类从哪里来,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人类要向哪儿去。如果按照进化论的说法,我们人生病了是不该去治疗的,因为这有违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是不应该长生不老的,否则人类将不能优化,停止进化。但人这种七情六欲丰富、贪求颇多的生物是无法停止自己的追求与摸索的。比如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追求长寿、健康与青春永驻。现在人们对长生与不老的追求,已经不再停留在加强营养与娱乐精神等外围层次,而是深入细胞,去研究控制人类生老病死的基因,以期从根本上参透人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人类真的可以做到这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来一探究竟。
二、研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了解结构
阅读全文,弄清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将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
1.教师提供阅读方法:找出每段的关键词,理清文章结构有助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把握相应的关键信息。明确:第1段,“重大工程”“科学计划”;第2段,“具体目标”“基础”;第3段,“意义”;第4段,“第一,规模化”;第5段,“第二,序列化”; 第6段,“以序列为基础”“特点” ;第7段,“第三,信息化”;第8段,“第四,医学化”;第9段,“第五,产业化”;第10段, “第六,人文化”;第11段,“冲击”; 第12段,“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第13段,“共同财富与遗产”;第14段,“隐私”;第15段,“自然进化的产物”;第16段,“知情权”;第17段,“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第18段,“基因安全”。2.依照这些关键信息,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的大致脉络是先交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接着是这一计划的意义,最后是谈这一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
第二部分(第3~10段):从六个方面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巨大导向性意义。第三部分(第11~18段):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之后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1~16段):说明人类基因组计划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明确基因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在遗传上是平等的,应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第二层(第17~18段):阐述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强调基因安全的重要性。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读者先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概况,再通过条分缕析地介绍,使读者更清晰更具体地认识说明对象的内涵和本质。(二)局部揣摩,把握内涵
1. 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表述是不是定义?为什么?
明确:原文中不是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因为它并没有揭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本质和内涵,而仅仅表明了它的重要意义。2.结合相关信息给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严格完整的定义。
明确: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科学工程。3.试讨论分析,如果将开头换成以上我们概括的定义,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本文是一篇科普报告,除了绕不过去的专业术语外,尽量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科普效果。4.整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探讨文中提出的“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问题。
既然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会造福于人类,也会造孽于人类;那么,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恶果?请结合文章内容,做一梳理,并探讨这样阐述的意义。讨论后明确: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阐述了基因组计划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的危害,显得全面而客观。作为一项伟大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是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正义行为,所以本文阐述的重点在于基因研究的“好处”;但鉴于科学研究的“双刃剑”性质,基因研究的风险也是不容易忽视的重大问题,因此作者也毫不隐讳地指出其可能出现的危害,冷静而中肯,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良知。5.作者在文中说“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这是为什么?由此表明了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意识?
讨论后明确:作者认识到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担心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人类公敌手里,将导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会在语言上给生物恐怖主义者以暗示,造成“基因原子弹”的爆炸;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人文性上远远超过曼哈顿原子计划,防患于未然。由此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人文意识,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于人类,同样也会“造孽”。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引导,向着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努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之一。
(三)再读文章,辨明方法
阅读全文,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明确:①下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②列数字:“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启动,然后德、日、英、法、中等5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正式加入,现在已经有16个实验室及1 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③举例子:“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举几个例子:从人种来说,白种人中不少见的对艾滋病(AIDS)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在亚洲人(黄种人)中还没有发现或极为少见。”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说明更清楚、通俗。
总结:本文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取得良好的说明效果。如开篇运用作诠释的方法,使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了初步的认知,显示了科学的严谨和严肃。末段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准确性。而在第十二段把人类比作“大家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显得轻松而有趣味,使文章张弛有度。末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使要说明的事理更稳固可信。三、布置作业
结合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认识,300字左右。【期刊中对文章的解读】
杨焕明答记者问
三年前,一场“克隆风暴”震惊全球;三年后,一项意义更为深远的生命科学成果面世:由全世界科学家联手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5月8日呈上了它最重要的框架图,“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完成时间也将提前至2001年6月,届时人类生命的天书将被科学家全部解读。应邀前来南京参加东南大学校董会活动的杨焕明教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组织中国协调人,也是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主任。昨天,他在百忙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饶有兴趣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若干“简单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多大?
杨焕明(以下简称杨):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六国科学家联手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但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另两项计划。人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它的总和就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30亿是个天文数字,这个计划也可以说是解读生命天书的计划。参与这项计划的有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一流的科学家,中国做了整个计划的1%。虽是1%,但意义重大。
记:人会有自身的说明书吗?
杨:不久的几年内,人们将看到一份描述人类自身的说明书,它是一本完整地讲述人体构造和运转情况的指南,届时危害人类健康的5 000多种遗传病以及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都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另外,一个新生儿出世时,如果法律允许,他的父母愿意的话,可以拿到孩子的基因组图。这张图,将记录一个生命的全部奥秘和隐私。它不但能显露出这个孩子成年后,是不是一个色盲,大概长多高,会不会秃顶、发胖,还可准确地告诉父母:是什么病,会在什么时候可能要这孩子的命。记:这样的说明书能公开吗?
杨:应该不能。不然的话,自己会过多地知道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没有好处;保险公司会完全了解你的身体状况,比如说知道40岁时会生何病,你的某些保险将会被拒绝;公司会根据你的“说明书”决定是否雇佣你。“说明书”该由谁保管,到时候法律会有说法。记:生个健康、聪明、最漂亮的宝宝难不难?
杨:人类所有的疾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基因病,“病不病”的可能性,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绘在基因的蓝图上了,因此,父母可以在孩子出生前,要求通过遗传分析进行风险预测,因此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不难。至于生个最漂亮的宝宝,技术上可以做到,但不能这么干。记:将来,医生怎样看病?
杨:将来,测一个人的全部基因序列不那么昂贵时,看病就方便多了。把人的基因图记录在一个光盘上,诊断时,医生先打开光盘,首先检查几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并把重要区域、重要基因、重要位点搞清楚;再看看需要注意什么,因为基因组的“情况”不同,某种药物有人用就灵验,有人用就不灵验,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针对个体差异,医生开出“特效药”就行了。记:不吃药能治病吗?
杨:近几年来,“基因组工业”方兴未艾,可以用鸡来生产人的血清白蛋白,用鸡、牛、羊、猪来生产人的红细胞促生素。这样的鸡、牛、羊、猪被转进去了基因,就叫“转基因动物”,这个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如今,转基因技术已用在植物上,把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绿油油的田野里,可以长出含维生素A、C的小麦,含动物蛋白的菜……不用几年,到超市买水果、蔬菜就得留神一点:抗感冒的苹果,防肝炎的梨,不能乱吃。记:胖子变成瘦子麻烦不麻烦?
杨:作为实验动物,小白鼠贡献颇大。人类的肥胖基因,就是从小白鼠中先被发现的。有一种小白鼠吃得再少也发胖,大胖鼠生小胖鼠,这是“遗传”的。这就是性状,有性状就有基因,就有位点,有“致胖”的等位基因,就有“不胖”的等位基因。科学家把“不胖”的等位基因注射到“胖”小鼠身上,一月见效,“胖”小鼠怎么吃也没有原先那么胖了。根据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的基因组的对应关系,科学家把人的基因组中“胖”基因也找出来了。“不胖”的等位基因和“致胖”的等位基因结构还很相似呢,只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用不了10年,让胖子瘦身的药物便会出现,那时,胖子想瘦是很容易的事。
记:器官移植会不会很方便?
杨:把人的有关基因转移到另一种动物身上,让它长出人的器官,这就是“转基因器官”。第一候选的动物就是猪,因为猪与人在进化上是近亲,肾、心脏构造与人的差不多,而且猪长得快,10多个月就长成了。对于需要移植心脏的病人来说,猪真的是既献肉又献“爱心”了。用转基因技术,让猪的心脏长成人的心脏,先要解决异种心脏的排斥问题,必须把猪的免疫排斥基因也换成人的,再把猪与心脏的发育、功能有关的基因也换成人的,而且要换成与需要心脏者完全一样的,这样“人面猪心”就成真了。这方面的进展很快,完全可以期望在本世纪,用猪来取代人的各种器官。不过,操作得小心,不然人的基因漏到猪肉里,那猪就要长出“人肉”了。
记:人能活到多大?
杨:要不了多少年,人便可以根据“基因图”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生命环境中,这样活150岁不成问题。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拨动人体的生物钟,如果“生物钟”问题攻克了,人可以活到500岁。当然,科学的发展要有利于人类的进步,人类过于追求长寿,对人类本身没有好处。所以,科学家还要负起人类的整体责任,有的事不可以做。记:癌症能不能预防?
杨:多基因病,是指大多数的人类疾病,重为癌症,中为糖尿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高血压等。这些病的致病位点不止一个,如同一条长长的有很多链环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有问题。这些疾病的相关基因可以称为易感性基因,可以传给后代。基因诊断提示了“易感性”后,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相关基因的表达。如肺癌,如果基因诊断中有易感性,就有可能对抽烟较为敏感,不抽烟,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就小了。记:基因治疗怎么治?
杨:实际上,迄今所有的药物,甚至于“精神疗法”,都是通过修饰基因的结构,调节、改变人体的基因表达,改变基因产物的功能而起作用的,这是间接的“基因治疗”。真正的“基因治疗”,是直接把基因送到人体细胞中而发挥治疗功效,如“基因产品”的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基因治疗”不仅要找到致病的等位基因与正常的等位基因的区别,还要有“治疗基因”。把治疗基因送到人体中去有很多方法。现在有一种“基因枪”,像枪一样,子弹是黄金做的,很细很细,细到能被细胞吸入又吐出,它粘上“治疗基因”进入细胞,被细胞弹出后,“治疗载体”却留在里面。
记:人类基因组,能让人看到“亚当”和“夏娃”吗?
杨:研究人的基因组,可以知道猴子是怎么变成人的。古代的“猴子”(或是古猿),为什么一部分变成今天的猴子,一部分变成了今天的人,只要把人的基因组搞清楚,再把猴子的基因组搞清楚,两者比一比,那些差异就是原因。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他研究成果,又有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说法:人类真的有一个“夏娃”!现在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一个非洲妇女的后代。这个妇女大概生存在20万年前。最近,对只是父传子的Y染色体的研究证明,“亚当”居然也是非洲人。真是不可思议,中国人不是已经发掘出猿人化石了吗?还用现代同位素技术鉴定过“年龄”。
记:基因能赚钱吗?
杨:基因就是钱。一个基因的克隆,就能形成那个基因的产业。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已兴起并将兴起更多的基因组产业,其前景要比彩电、冰箱、汽车甚至电脑大得多。现在,美国所有的医药公司,都往这上投资。西夸克治疗公司,一宣布克隆到了哮喘病基因,股票一下涨了好多倍。美国的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矮孩子长高,就给孩子注射一种生长素的基因药,一年要花5万美元,连续5年,就是说,一个孩子要花25万美元。记:自己的基因图能不能制成小牌牌随身带?
杨:未来会有记录个人基因的身份证,这样的身份证用处很多。警察查验身份时,只需用随身携带的基因检测仪,像刷卡那样一刷,是不是你本人,需要了解的相关问题便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