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记叙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窝。“我”把喜鹊看成是“我”的喜鹊阿姨。后来,喜鹊有了六个小宝宝,“我”在心中称呼他们是“我”的喜鹊弟弟,“我”一有空,就到枫树下看望它们,“我”懂得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我”非常高兴。本文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易懂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书写“伞”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3、通过读文,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爱护鸟类。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2、感受“我”对喜鹊的喜爱,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体会文本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感受“我”对喜鹊的喜爱,懂得爱护鸟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题目。
1、出示喜鹊图。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树上的鸟儿吗?喜鹊身着黑色燕尾服,洁白如雪的衬衫透露出来,眼睛乌黑发亮。俗话说:喜鹊喳喳叫,好事就来到。喜鹊叫声清脆,想听听吗?
现在我们来听听。
喜鹊喜欢在高大的树上安家,枫树也常常是它安家的地方。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板书课题】看看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2、学生齐读课题。
3、说“喜”字,除了“喜鹊”,还可以组什么词?【板书:写“喜欢”】
是的,在我们的课文里就出现了好多次“喜鹊”和“喜欢”这两个词。
【设计意图】从喜鹊图、喜鹊叫声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回答: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枫树在哪里?
同学们真会读书。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渡口。枫树就长在渡口旁。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随文识字,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
三、创设情境,以读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描写枫树样子句子。
在课文的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这是一棵怎样的枫树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描写枫树样子的句子。
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
“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板书画树】
(2)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品读“很大又很高”,体会枫树的高大以及枝叶茂盛。
指名读,范读,做动作读,齐读。
2、教学 “伞”字
从枫树好像一把伞,引出“伞”字,说字形像一把太阳伞,书空,说写字注意要领。
撇捺舒展像伞面,点撇对称像伞架,横平竖直像伞柄。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跟老师来写这个“伞”字。“伞”字先写撇和捺,撇捺舒展,左右对称;点撇也是左右对称;上重下轻,轻轻收笔。
学生描、写“伞”字。
“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理解“遮蔽”。“遮蔽”是什么意思?
3我们来合作读读刚才学过的句子。老师读第一句,同学们读后面的句子。
4、请同学们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喜欢什么?【板书画喜鹊窝】
5、同学们看,树上还有一个喜鹊的窝,体会作者“喜欢极了”的情感。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除了枫树,除了喜鹊的窝,我还喜欢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找一找。
2、学生汇报,出示喜鹊图,体会“我”对喜鹊阿姨及喜鹊弟弟的喜欢。
“我”为什么会称呼它们“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呢?
3、改编诗歌。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随文学写字,更好地理解“伞”字的字形、字义。
四、激励想象,感受对喜鹊的喜爱。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我”看到了喜鹊在做什么。
学生默读,汇报,齐读第五自然段。
2、想想说说,除了课文中写到的,喜鹊还可能会做些什么。
3、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说。
(二)学习第六至八自然段,学习拼音字母的情景。
1、齐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2、表演读。
3、拓展读,变成学数字、学英语、学音乐。
(三)学习九至十一自然段。
1、找学生读文,找到文中的对话,及“我”懂得的语句。
2、想象说话,表演,写话。
把看日出的情景换成看月亮、看大雁、看鲜花,说一说,演一演。
想象喜鹊吃虫子的情景,完成课后练习,学生汇报,展评。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喜欢枫树,还有枫树上的喜鹊的窝。我喜欢喜鹊阿姨和她的孩子们。很快就要下课了,但我们对枫树上的喜鹊的喜欢仍在延续。同学们回家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对喜鹊的喜爱;也可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