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认为,“在缺乏直接材料的夏朝历史研究领域”,不能刻板地“把史学自我设限为考古学
的奴隶”,因为这样会把“存在疑点的关于夏朝历史的先秦文献全都忽略不计”。由此可见,该
学者认为
A.夏朝并不存在,属于文献的虚构
B.要证明夏朝存在须综合多重证据
C.夏朝确实存在,但缺乏考古明证
D.对考古学的迷信束缚了古史研究
2.墨子把治国安邦视为最高目标,以匡救时弊、兴国安民为己任,以兼爱为最高理想,以反对不
义战争为手段,广收门徒,著书立说,积极奔走周旋于列国之间,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
这表明墨子
A.主张构建王道乐土
B,积极救世济民
C.提倡建立新政治制度
D.与儒家理想一致
3.有学者在论及“中国”一词的渊源时表示,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代表一个具有明确政治
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人人
心,促使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产生了融合智慧与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该学者意在强调
秦的统
A.开创了多民族国家治理模式
B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C.确立了古代中国的基本疆域
D.强化了华夏认同的心理基础
4.5世纪末至6世纪80年代,北方地区除兴建佛寺外,还多开石窟寺,佛寺遍及新疆至辽宁诸
地,如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同时,寺院在南方也大量出现,佛寺中出
现层轩、飞阁等许多新建筑样式。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社会形势的持续动荡
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田庄经济的不断发展
D.士族门阀势力的衰落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人营目0代首婴合1山围用大。n非器名的政m家,四家,学家尾
进1油身,米喇志、术、1箱,韩自,同宗元等,国此,相知,
人进1群林推动了胶馆时理的单到
心目举时有利)母高收管理水平
山进点所层地位一落手1
川1专政高官罗明
。唐四限泰贵线的结的有刻部刻有星马路.1所小是州乾陵冲道1的复马,显马四圆两
。留部对称的一对州风做程式化的人染状处理,儿间的马有了这刘易面一医成为带氧广
升人的天马从至有了充的精神,代翼马的这一造型
八具有浓厚的周实上义风格
八尺胶了事礼如事生的观念
适成了商品绿济发晨的要求
休周了传统文化的老儿发展
、表诗句选自唐代诗歌。这可以川于说明川代
表1
持句
出处及作者
“市喧山或戏,余我海期来“
《送弥权尚书南海》工建
“连天浪协长站惠,映川帆多宝帕来”
《南海马大人风帝第建》刘再福
“当令价育财,不使外夷骄“
《送徐大人进广川刘长种
入.国势食微的趋势
B,丝绸之路的兴襄
C海外置易的状况
D.初贡贸易的艰亨
8.金刺入主中原后,大肆宜扬“有德即中国“夷狄人中国,则中国之”的理论,称宋,金网国是各
自独立的政权,但都是中国。在《金史》一书里,“中国”一同共出现14次,除了3次指中原地
代以外,其余均专指金。这反陕出金初
入.对中华多元一休的认同
B.同北宋政权展开长期对峙
C、有彻底推行汉化的决心
D,承认南宋政权的正统地位
只.留兴卜一年(11年)十二月,宋高宗称,“和议已成,军备尤不可弛。宜于沿江筑堡驻兵,
军中自为营田,则敛不及民,而军食常足,可以久也。”据此可知,南宋实施营田制意在
A.减轻刺廷负担
B.提升官兵素养
C恢复农业生产
D.缓和民族矛盾
10.北宋以前,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也只能归人“子部”一类;在两宋
以前的宜私文献中,一般都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孔孟”合称的。基于此,宋代学者
A提出纲常伦理观念
B.为时建统治提供理论基础
C重构需学价值体系
D,使儒学逐步渗人世俗生活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