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鼻子》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综述】
内容简介:
《长鼻子》选自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继续围绕音乐与自然这一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象”的形象。内容涵盖了四首关于动物“象”的主题作品,包含有两首中国儿童歌曲《两只小象》、《可爱的小象》、两首管弦乐曲作品,一首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大象》、另一首为美国作曲家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乐风格的《小象》。
作品联系:
本单元四首作品都围绕“象”这一人文主题,作品都体现出人与动物亲密友好的关系,用歌声和乐声描绘了象的不同音乐形象。作品的曲调诙谐、幽默,节奏简单、规整,比较适合一年级唱游。四首曲目中巧妙的运用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音符,利用三拍子与二拍子的节拍特点、利用不同乐器、不同的音区刻画出“象”的音乐形象。
教学价值:
从内容上看四首作品都有统一的人文主题,让学生在有爱的意境中聆听“象”的乐声,用歌声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本体特征上,四首作品通过不同的音乐要素特点刻画出不同的“象”形象。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让学生初步建立音乐与身边事物的关联,找到描绘不同音乐形象的音乐密码。
这一单元的学习,充分考虑了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与第一单元的学习进行接续教学,在杜鹃圆舞曲的学习之后,进行《两只小象》唱游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学生学生对三拍子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找到音乐形象变化的密码。
二、【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评价工具
通过聆听音乐,对音乐的情绪、情感以及音乐要素、简单的体裁形式做出适当的反应。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配合音乐进行声势、律动、节奏创编等表演,基本与音乐吻合。 感知作品的音色、音区,找到音乐形象变化的密码感知三拍子与二拍子节拍特点。(欣赏) 课堂观察教师评价 1.良好的聆听习惯。2.能够准确表达音乐感受,倾听他人的情况。 叙述性评价
参与演唱、与他人互动、表演等(表现) 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级 1.能用正确的姿势、方法演唱歌曲。2.准确的表达出音乐的情绪、节奏、节拍、音色、音区。能够积极地与他人互动,表演。 叙述性评价课堂评价
针对节拍特点进行节奏编创和声势律动(创造) 课堂观察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能够积极表达自我创意。2.能够通过创编节奏对音乐的二度创作。 课堂评价
发现音乐要素与生活中的音乐形象的联系(联系)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个人观点。2.准确说二拍子与三拍子节拍特点。 叙述性评价
三、【单元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感知“象”这一主题音乐作品的风格,通过对比聆听培养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的审美能力,建立音乐与身边事物的联系,体验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感受音乐中表现“小”与“大”的力度、速度变化,找到音乐要素的密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艺术表现:以趣味唱游的方式学习歌曲,能用适合的声势律动等方式展示歌曲的节奏、节拍,并与乐曲的音乐情绪吻合,力度、速度适宜。将生活中观察到的“象”形象用艺术的手段来表达出来。
创意实践:创编二拍子和三拍子节奏型,并进行改编歌曲的实践活动。
文化理解: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和观察生活中的音乐形象的能力,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作曲家音乐表现的特点。
四、【单元教学安排】
《长鼻子》 课时一:复习三拍子音乐作品+唱游《两只小象》+三拍子节奏创编 要点一:复习三拍子音乐作品
要点二: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律动
要点三:律动学习衬词
要点四:接龙学习歌曲
要点五:创编节奏并演唱
课时二:对比欣赏《大象》与《小象》 要点一:律动感受欣赏《大象》《小象》
要点二:对比三拍子、二拍子节拍
要点三:能够用喜欢的方式对乐曲进行表演
课时三:唱游《可爱的小象》+二拍子节奏创编+节奏创意游戏 要点一:感受二拍子节奏特点
要点二:创编二拍子节奏
要点三:节奏创意游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