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我多想去看看》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信息素养】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我多想去看看》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18:09: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我多想去看看》
学校的教育目标不再单一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要求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渗透思政教育。本文以《我多想去看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社会观以及特色育人方式。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思政教育素材,比如:《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该课用诗歌的形式,第一节以一个新疆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愿望。第二节以一个城市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天山上美丽雪莲花的愿望。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小朋友向往了解外面的世界的美好心愿。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认识“想、告”等13个生字,会写“多、会”等7个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幅员辽阔,壮丽山河,激发对祖国的热爱。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教学难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是难点。
三、教学策略
1.理解运用
可利用插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且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学生产生对国旗的尊重,热爱国家,将文字和画面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识字写字
(1)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①“京”可以通过了解字意的方式,京是祖国的首都,是中国的心脏。②“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记忆;③“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巩固认识偏旁心字底。
(2)写字。要写的字中,“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
3.朗读指导
朗读时,第一、二句语速舒缓,体现“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间。“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要指导学生读通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情感。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生活经验、地域等所限,对于文中所提到的天安门、升旗仪式及新疆的天山、雪莲花或熟悉或陌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情,通过借助课文插图、播放视频等方式,给予学生直观的体验、增加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各地景色的美丽,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五、思政教育在课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创设情景,激情
(1)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时,从图片入手,以谈话的形式,问问学生知不知道这是哪里,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
(2)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激发学生对中国日渐富强的自豪,强烈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富强”“爱国”的内容。
(3)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课件出示:美丽的天山的图片)
(4)询问学生是否想去这些美丽的地方看一看,从而引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随文识字“想”这个字,将“想”的部件拆开,木+目+心,“想”是用心去看,有眼睛去丈量世界每一块土地。
(5)教师提出问题:“我”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到那个地方去看看?多想去看看什么?紧扣课题,学生思考并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学生感受到“自由”“平等”价值观。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导入课题,目的在于用此图片激发学生的敬仰之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接下来进行有效的阅读做好了必要的铺垫,将天安门的历史渗透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这一块神圣建筑的敬仰。
学生们看到美丽的天山图片,联想自己出门旅行的经历,有的学生可能从未离开过满洲里,从未坐过火车,那从课文中、从图片中感受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说出自己的旅行愿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识记生字,了解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想、告、诉、就、京、安、广、非、常、壮、观”)
(2)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3)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全班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根据班级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相对难认的字。
“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来记忆,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京”可以根据“字意识记。
“京”1.国家的首都。2.特指我国首都北京。“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记忆。
设计意图: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中文能够拆开用猜谜语的方式记忆,提升学生文化自豪感、加深文化认同。“京”可以根据字意识记,“京”:1.国家的首都。2.特指我国首都北京。了解到神圣庄严的天安门广场是我国首都地标性建筑,经历了岁月洗礼,依旧顽强的站在祖国的中心。而且通过不同方式认读,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开小火车读,不同的朗读方式也渗透了“和谐”“民主”价值观。
(4)指导书写,记忆生字。
(1)“会”是由人字头和“云”组成的,在书写的时候,“云”字的第三笔“撇折”要书写规范。
①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②教师巡视。③学生评价。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多、走、北、京、广”5个字)①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②交流自学情况。③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在写字时,注意端正坐姿,能够自己掌握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将汉字美观地写下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和谐”的内容。
(三)阅读课文,悟情
(1)在讲解课文时,首先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朗读课文内容思考第一节的小朋友是来自哪里,他想去哪里看看。我国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和服饰特点。孩子们通过观察小朋友的少数民族穿着及北京天安门,教师点拨他是新疆的小男孩想要前往北京。
1.通过朗读第一小节,老师提问,文中提到遥远的北京城,那新疆到北京有多远呢?
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遥远,我通过出示中国地图标记新疆及北京的位置。让孩子们猜测北京到新疆坐飞机、高铁、汽车及步行所需时间。孩子们在得知飞机需5小时、高铁需1天10小时、汽车需2天8小时、步行需30天时,脸上都露出震惊、不可思议的表情。这样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字了解新疆到北京之遥远,再一次感受我国领土广阔。
老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什么呢?学生:天安门
老师:什么样的天安门呢?学生:雄伟的天安门
2.老师:遥远的北京除了有雄伟的天安门还有雄伟的什么呢
结合PPT出示图片提示:预设学生答:还有雄伟的故宫、雄伟的长城、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的人民纪念碑。通过图片展示北京著名红色景点,激发孩子们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询问学生有没有看过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有的学生可能看过,有的学生可能没看过,那看过的学生就可以带着回忆再次重温一次升旗仪式,增强敬仰之心情;未看过的学生从视频里先激发兴趣,为以后观看祖国大好河山作准备,加深爱国情感。出示视频。
4. 请全体起立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教师询问看完升旗仪式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国旗向着太阳升起,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广场上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
通过视频播放,带孩子们感受天安门广场升旗时,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这里新疆的小朋友为什么想要去遥远的北京,而不是其他城市,其他城市也有许多知名景点?
学生:因为北京是首都。
升国旗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特殊意义,并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来这里会有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首都观看升国旗更能带给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学生来自内蒙古满洲里市,也同样有着对北京的向往。这也体现了边疆人民及边疆少数民族热爱家园、拥护民族团结、拥护党的领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内容。
在上完课时,孩子们也深深体会到了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同时激发了孩子们对北京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需细心发掘思政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中有意识渗透思政教育,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现在,身为一名教师,会常常思考,“爱国”仿佛应该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基因,教育要做的,是让学生心里“朦胧的”、“感性的”热爱,升华到“有责任意识的”、“理性的”、“有理想和担当”的层次上来。也就是说,教育要让学生从小不仅“爱”,而且要逐渐学会反思和追问“为什么爱”“爱什么”和“怎么爱”。只有这样的教育和这样的“爱国”,才是真正有“家国情怀”的“爱”,才是有可能促进国家和国民都走向新的文明高度的“爱”。
本次教学设计是以语文教学为核心、爱国主题教育深度融合的沉浸式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让学生感悟诗情,通过出示地图、图片、视频、对比、朗读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让孩子的爱国精神得到升华,在教学的同时为学生心灵播下健康发展的种子。(共26张PPT)
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
《我多想去看看》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认识“想、告”等13个生字,会写“多、会”等7个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长句子。
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幅员辽阔,壮丽山河,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
第1课时
第2课时
2 我多想去看看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它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富强 爱国




































































































你们对这个地方熟悉吗?
听音乐:《天山颂歌》
自由 平等
2 我多想去看看




思考:
1.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2.“我”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多想去看看什么?
听老师范读,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边听边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
第1小节里的“我”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
第2小节里的“我”是一个北京城里的孩子,想去天山看雪莲。
你认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字词学习

xiǎnɡ

ɡào



jīnɡ

chénɡ

jiù
广
ɡuǎnɡ

fēi

chánɡ

zhuànɡ

ɡuān

ān

kuān
猜谜语
一口咬掉牛尾巴
(打一字谜)
谜底:____

富强 民主
1.国家的首都
2.特指我国首都北京。

人字头
云,第三笔“撇折”要书写规范。
书写指导




广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

自由 和谐
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复习字词,把难读的字和句子读好。
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第2课时
课文解读
天山
北京
遥远
爱国 平等
壮观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