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一棵
葫芦
邻居
谢
蚜虫
盯着
感到
赛过
慢慢地
奇怪
治病
自言自语
想
想法
思想
想念
名言
发言
自言自语
言
谢
我会写
治
怪
邻
谢
治
怪
谢谢
凋谢
感谢
治水
治病
治理
奇怪
怪事
怪物
邻
邻居
邻近
相邻
14 我要的是葫芦
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
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我等的是桃子
14 我要的是葫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低段 学科:语文 备课教师:
章节名称 14.我要的是葫芦 学时 共2学时
课标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写字的愿望。 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学习重点 会写“想、言、谢、治、邻”5个生字;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表达的多样性,读出不同的语气。学习表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有一定的领悟能力,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本单元前两课寓言《坐井观天》和民间故事《寒号鸟》的学习,对本单元“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的两个教学重点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谢、想、言、邻、治”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表达的多样性,读出不同的语气。学习表达。 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带着课后题读课文,试着想想问题的答案。
学习策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题,抓住关键词,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一、巩固识字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 瞧,多可爱的小葫芦(出示葫芦藤和词语),只要读正确,小葫芦就能快快长大。 学生玩葫芦长大的游戏,将葫芦上的词和短语读正确。 游戏复习巩固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和短语。
二、指导书写 1.出示“想、言、谢、治、邻”5个字。 2.指导书写“想、言” (1)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2)分别指导书写 范写“想”木的末笔变成点,心略扁。“言”独立观察交流书写要点,提醒第一横长且平,三横等距。 3,指导书写“谢、治、邻” (1)观察结构 “谢、治”左窄右宽,“邻”左右等宽 (2)分别指导书写 范写“谢”注意三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身”瘦长居中,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邻”右耳旁适当写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均匀。 学生先观察生字,交流书写要点,再练写生字,最后组词。 分组指导写字,从结构到笔画细节指导观察顺序,通过展评引导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把字写正确,写美观。落实目标1
三、品读课文,找出没得到葫芦的缘故 (一)回顾 通过上节课学习的第1和第4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出示插图)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1.为什么他一个葫芦都没有得到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3自然段找一找原因? 2.汇报交流原因(长虫没治) (三)品读第2自然段 1.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指导朗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对比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感叹句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从这里能看出他对蚜虫什么样的态度——不屑一顾,不在意。 2.他的眼里只有什么呀?(葫芦) 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指名读,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眼里只有葫芦。体会“盯着”。 抓住“快长啊,快长啊”等词句指导朗读。 (三)品读第3自然段 1.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邻居的话。指导朗读。 2.那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指名读。 (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你读出是什么意思了吗? (2)对比朗读 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同桌交流讨论。 (2)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饭馊了,还能吃吗? 外面下大雨了,还能去外面上间操? 言外之意是什么? 小结: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一些。 4.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第2和3自然段,交流。 学生对比读句子,体会感叹句表达情感的强烈和种葫芦人的不屑一顾。 学生读句子,体会种葫芦人的专注、认真。 勾画思考。 学生反复对比朗读两组句子,体会反问句表达情感的强烈。 学生读句子,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读出反问的语气。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借助图片回顾课文第1和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找出种葫芦人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叹句表达语气的强烈及种葫芦人对蚜虫的不屑一顾。落实目标2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种葫芦人看得专注认真,以及他对小葫芦的喜爱,通过朗读读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落实目标2 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受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多样性,读出不同的语气。再通过前面课文中的反问句,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反问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落实目标2 分角色回读全文,整体感知。
四、回读全文,明晰启发 1.你觉得叶子上的虫要不要治?回读全文想一想,借助插图说一说,明白蚜虫、叶子、葫芦之间的联系。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面对邻居的劝告,你会怎么做呢? 4.小结举例说明道理(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学生回读课文,看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学生多角度说说读完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 回归全文,找出叶子、蚜虫、葫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领悟想要“可爱的小葫芦”就要关注到葫芦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比如蚜虫。再联系生活实际说道理,水到渠成。多角度谈启发,想象拓展,进而换位对比思考。落实目标3
达标 检测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不改变句意,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再读一读。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板书 设计 14 我 要 的 是 葫 芦 (范写“谢、想、邻”) 虫多 叶黄 落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