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备课】高中化学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学案+练习)(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1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漏。一旦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下列各种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人群向高处疏散
B.将人群逆风向疏散
C.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D.向泄漏地点撒一些石灰
2.据实验证明: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原因可能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溶液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3.(双选)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是( )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4.(2013·济南高一检测)在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是
( )
A.FeCl3 B.FeCl2 C.Na2O2 D.Na2O
5.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
①用含氯化氢146克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
②用87克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
则所得氯气( )
A.②比①多 B.①比②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6.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2013·昆明高一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曾在全球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使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在这里,消毒液功不可没。
(1)生产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消毒液滴加AgNO3溶液,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消毒液中有_____
_____离子。
(3)消毒液稀释后喷洒在空气中,可以生成有漂白性的物质,请写出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有漂白性是因为它有强氧化性,但是它也很不稳定,请写出它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2013·泉州高一检测)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图:
(1)反应前,在装置A中__________装浓盐酸(填写仪器名称),__________装MnO2(填写仪器名称)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当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将人群往逆风向高处疏散,向泄漏地点撒一些石灰与Cl2反应;也可用浸有稀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但不能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因为NaOH溶液碱性太强,有腐蚀作用)。
2.【解析】选C。真正有漂白性的是HClO,漂白效果会更好是因为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更多的HClO。
3.【解析】选A、B。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明确HClO有漂白作用,干燥的Cl2不具备漂白作用。先应判断A处通入的Cl2是否带有水蒸气。根据B阀打开时,红色布条褪色,说明A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B阀关闭时通过D,看不到C处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处溶液吸收了氯气或者吸收了潮湿氯气中的水蒸气。因此正确选项为A、B。
4.【解析】选B。A项,Fe与Cl2发生反应Fe+3Cl22FeCl3;B项,Fe与Cl2反应只生成FeCl3,不生成FeCl2;C项,点燃条件下Na与O2发生反应2Na+O2Na2O2;D项,常温下Na与O2发生反应4Na+O2====2Na2O。
【易错提醒】Cl2与金属的反应
变价金属与Cl2反应时,全部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部分学生错误认为:当Cl2少量时,Fe与Cl2反应生成FeCl2;当Cl2足量时,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实际上Fe与Cl2反应只生成FeCl3,与通入Cl2量多少无关。
5.【解析】选A。浓盐酸与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
Cl2↑+2H2O,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变为稀盐酸后不再与MnO2反应。
①中n(HCl)==4 mol,不能完全反应,产生的n(Cl2)<1 mol,②中n(MnO2)==1 mol,能完全反应,制得n(Cl2)=1 mol。故产生Cl2的量②>①。
【互动探究】(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提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中MnO2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每4 mol HCl参加反应,只有2 mol HCl被氧化生成Cl2,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1∶2。
(2)上述反应中若有2 mol HCl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
上述反应中有2 mol HCl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
6.【解析】选C。A操作不正确,它不能排除C的干扰;B操作不正确,因为Ag2CO3跟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C操作正确;D操作用盐酸酸化,加入了Cl-,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
【技法小结】离子检验答题模板
以检验溶液中存在Cl-为例:
7.【解析】(1)Cl2与Na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2)消毒液中含有NaCl、NaClO两种溶质,其中Na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
(3)消毒液喷洒在空气中,NaClO会与空气中CO2发生反应2ClO-+CO2+H2O====C+2HClO(或ClO-+CO2+H2O====HC+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但HClO不稳定,光照下会发生分解反应2HClO2HCl+O2↑。
答案:(1)Cl2+2OH-====ClO-+Cl-+H2O (2)氯(Cl)
(3)2ClO-+H2O+CO2====C+2HClO(或ClO-+H2O+CO2====HC+HClO) 2HClO2HCl+O2↑
8.【解析】(1)实验室中常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其中MnO2放入圆底烧瓶中,浓盐酸放入分液漏斗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l2与KI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淀粉遇I2变蓝色。
(3)干燥Cl2应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4)多余Cl2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
答案:(1)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溶液变蓝 Cl2+2KI====2KCl+I2
(3)浓硫酸 干燥Cl2
(4)Cl2+2NaOH====NaCl+NaClO+H2O
课件51张PPT。第
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
氯晨背关键语句知识点一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二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三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与Fe、Cu、Na、H2等单质反应,也可以与水、NaOH、Ca(OH)2等化合物反应。
2.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ClO、H+、Cl-等,所以氯水有多种性质。 1.氯元素的存在
氯在自然界中以 态存在,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盐矿中。
2.氯原子结构
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l容易 一个电子而形成Cl-,表现 。化合NaCl得到氧化性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主要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 、 、
、 等。装置如图所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 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 (3)收集方法:
①向 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
②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上 (4)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 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 ,则证明已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
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 溶液吸收。淀粉碘化钾蓝NaOH1.下列关于实验室用MnO2制取Cl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MnO2与浓盐酸共热
B.缓慢加热反应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l2
D.多余氯气常用较浓的碱液吸收.解析:由于浓HCl易挥发,故必须缓慢加热以减少HCl的挥发;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 Cl2极易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故应用较浓的碱液吸收多余的Cl2。
答案:C[自学教材·填要点]1.物理性质黄绿色 气体 刺激性 有毒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现象:火焰为 色,瓶口出现 。
(3)与水的反应:
①氯气的水溶液称为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 。苍白白雾HCl+HClO氯水无HClO②次氯酸的性质:(4)与碱的反应:
①与NaOH反应:
化学方程式: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 。
②与Ca(OH)2反应:
化学方程式: 。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漂白粉的成分为 。
3.用途
(1)用于制取高纯硅、锗和金属钛。
(2)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的主要原料。Ca(ClO)2和CaCl2[师生互动·解疑难]1.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2.氯气与盐的反应 3.溴、碘的颜色
溴单质在液态时呈深红棕色,在蒸气状态下呈红棕色;碘单质在固态时呈紫黑色,在蒸气状态下呈紫色。溴和碘溶于不同溶剂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同:4.碘的特性
碘遇淀粉变蓝色。2.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
B.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
C.氯气氧化性很强,一般都能将还原剂氧化为它的最
高价态
D.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氯元素只有-1和+
7价答案:C1.对比实验白色沉淀 不溶解 Ag++Cl-===AgCl↓
白色沉淀 不溶解 Ag++Cl-===AgCl↓白色沉淀 溶解并产
生气泡答案:A[答案] B 氯水性质的多样性
在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因此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不同微粒的性质,体现了氯水性质的多样性:关于氯水的漂白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氯水的漂白性实际上是氯气的氧化性
B.干燥的氯气也有漂白性
C.氯水的漂白性是由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引起的
D.氯水的漂白性和氯气的漂白性原理相同解析: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干燥的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故选C。
答案:C①在该实验中,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②C装置中盛放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套完整的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包括反应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
(2)反应装置的选择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设置。收集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气体密度、溶解性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反应。是否需要尾气处理,要取决于该气体是否有毒。(1)KMnO4在常温时和浓盐酸反应产生Cl2, (2)
中氯气的制取装置可选用哪一个?
(2)在E中加入含有KSCN的FeCl2溶液,E中有
什么现象产生??
提示:(1)可选用a
(2)溶液变红色,因为通入Cl2时发生反应2Fe2++Cl2
===2Fe3++2Cl-,Fe3+与SCN-作用使溶液变红。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第1课时)s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氯气的性质,并从原子结构上认识氯气的化学活泼性。
3.了解氯水的的成分和重要性质。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应用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
运用氯气毒性及其用途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次氯酸的漂白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展示海边盐场的图片。
引言:食盐是我们人体必需的一种调味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经过日晒蒸发,就可以得到固体氯化钠。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氯的知识。首先让我们认识氯的单质——氯气。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观察一瓶氯气(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闻味(注意方法“扇”和“飘”),再倒入少量水振荡。
学生观察、闻味,回答氯气的颜色、气味和倒入水后的现象。
归纳整理: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倒入水后塑料瓶变瘪,说明氯气能溶于水。
板书:
(一)氯气
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溶于水(1∶2),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34.6℃)。
展示氯气毒性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l2曾被德国在战场上用作化学武器,这种作法是不人道的。
学与练:写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氯原子的原子结构,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归纳整理: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所以Cl2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
板书:
2.化学性质: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演示实验: 氯气与金属钠、铜、铁反应。
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金属分别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演示实验: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和混合光照爆炸。
学生观察并描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讨论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
(2)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纯净H2在Cl2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生成。
应用:工业制盐酸。
强调: ①H2与Cl2的混合气光照:爆炸。
②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思考与交流:氯气有毒,但是很多自来水厂都用氯气来消毒杀菌,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阅读课本第84页前三个自然段,了解消毒原理。
提出问题:用氯气来对自来水杀菌消毒,而实际起作用的是氯气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
解释:实际起作用的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由此可以看出不只是能溶于水,而且还能和水反应,氯气的水溶液我们称之为氯水,下面我们学习氯水的成分。
板书:
(3)氯气跟水的反应
展示刚才实验中加水的盛有氯气的塑料瓶。引导学生观察水溶液的颜色及水溶液上方气体的颜色。
思考与交流:
①Cl2是否完全溶于水?
②溶于水的Cl2是否完全与水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
①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1∶2)
②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水溶液中有Cl2单质。
过渡:氯水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学生实验:取少量氯水于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AgNO3溶液、石蕊试液、Na2CO3溶液。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的试剂
现象
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
AgNO3溶液
石蕊试液
Na2CO3溶液
归纳整理:滴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Cl-,滴加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呈酸性并且含有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成分。
板书并讲解:
Cl2+H2O=HCl+HClO
氯水的成分:
① 氯水中有多种成分共存——是一种混合物
② 氯水中的成分:H2O、Cl2、H+、Cl-、HClO、ClO-。
过渡:氯水中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成分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课本第84页实验4-4和实验4-5。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回答实验结论。
归纳整理: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板书:
3.HClO的性质
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第3、4两段,了解次氯酸的性质。
板书:
(1)不稳定性:2 HClO 光照 2 HCl+O2↑。
(2)强氧化性:应用于消毒、漂白剂(强氧化性破坏有机色素)
问题讨论: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有何区别?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并板书:
新制氯水:H+、Cl-、ClO-、HClO、Cl2、H2O。
久置氯水:H+、Cl-、H2O(相当于稀盐酸)。
三、本课小结
1.通过对氯气的学习,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氯气非常活泼,是由氯原子的结构决定的。
3.学会了对物质成分的验证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一、氯气
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溶于水(1∶2),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34.6℃)
2.化学性质: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现象:剧烈、白烟
Cu+Cl2 点燃 CuCl2 棕黄色烟
2Fe+3Cl2 点燃 2FeCl3 棕褐色烟,其水溶液呈棕黄色
(2)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点燃 2 HCl
现象:纯净H2在Cl2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生成。
应用:工业制盐酸。
(3)氯气跟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
氯水的成分:
① 氯水中有多种成分共存——是一种混合物
②新制氯水:H+、Cl-、ClO-、HClO、Cl2、H2O
久制氯水:H+、Cl-、H2O(相当于稀盐酸)
3.HClO的性质:
(1)不稳定性:2 HClO 光照 2 HCl+O2↑
(2)强氧化性:应用于消毒、漂白剂(强氧化性破坏有机色素)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87页:1~6题。
六、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2.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金属单质与氯气之间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FeCl2 B.FeCl3 C.AlCl3 D.CuCl2
3.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要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下列哪种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 )
A.Na2SO4 B.NaCl C.AgNO3 D.AlCl3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Cl- 的检验方法。
3.了解氯及含氯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亲身实践的意识,使学生勇于探索,学会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漂白粉等含氯化合物的漂白原理和生产原理。
2.卤素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卤素离子检验的方法、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来水用氯气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次氯酸。而人们在用氯气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克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用氯气,84消毒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你知道它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吗?它又是怎样制备的呢?
二、新课教学
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漂白粉和漂白液的成分及制备方法。
板书:(4)氯气跟碱反应
演示实验:向两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振荡后,看气体颜色变化情况,比较氯气与碱反应和与水反应的程度。
学生观察对比,回答。
归纳:氯气与水反应时,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而氯气与碱反应时,瓶内氯气几乎被全部吸收。
板书: C1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讲解: NaClO就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利用此原理,工业上采用价廉易得的消石灰和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粉。
学生阅读课本第85页关于漂白粉的制备、成分等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制备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
②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成分又是什么?
③使用漂白粉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并板书:
漂白粉:
① 制备反应原理:2 Cl2 + 2 Ca (OH)2 = CaCl2 + Ca(ClO)2 + 2 H2O
② 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③ 有效成分:Ca(ClO)2
④漂白粉漂白原理: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生成HClO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强调:酸性:HClO < H2CO3
思考与交流:根据以上原理分析应如何保存漂白粉?
归纳整理并板书:
⑤保存:密闭。(HClO见光分解使漂白粉久置空气中失效)
阅读课本第85页第3、4自然段,了解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思考与交流:请你以氯气为例,谈谈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回顾与思考:在学习氯水的成分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检验氯水中是否含Cl-?
学生思考回答。
过渡: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Cl-吗?
学生分组做实验4-6,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加入硝酸银溶液
加入硝酸后
稀盐酸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自来水
蒸馏水
思考与交流:
1.在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2.稀硝酸起什么作用?一定要加硝酸吗?
3.自来水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含有哪种离子?
归纳整理:在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和,加稀硝酸的作用是排除对Cl-的干扰。
板书:
(二)氯离子的检验
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含有Cl-。
思考讨论:
1.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能否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银离子?
2.某生在配制硝酸银溶液时,没有蒸馏水了,能否用自来水?
学生阅读课本第86页科学视野,了解成盐元素——卤素。
思考与交流:什么叫卤素?包括哪几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三)卤素
卤素单质包括F2、Cl2、Br2、I2,它们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化学性质相似。
三、本课小结
1.氯气与碱的反应
2.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的制备及成分
3.卤素离子的检验
4.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四、板书设计
(4)氯气跟碱反应: C1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漂白粉:
①制备反应原理:2 Cl2 + 2 Ca(OH)2 = CaCl2 + Ca(ClO)2 + 2 H2O
②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含少量Ca(OH)2)
③有效成分:Ca(ClO)2
④漂白粉漂白原理: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生成HClO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失效)
说明的问题:酸性:HClO < H2CO3
⑤保存:密闭(隔绝H2O和CO2)
二、氯离子的检验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6~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