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21: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梳理课文所描写事物的主要特点。
2.通过对课文关键语句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品读作者所描写事、物中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使学生学会用一段话写写自己身边具有某一特点的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使学生学会用一段话写写自己身边具有某一特点的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提问: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课文中的对话为什么说花生具有“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个特点?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预设: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4件事,分别是: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花生虽然被埋在地里,长得矮矮的,必须在成熟的时候挖出来才能知道有没有果实,但是它的味道美,它可以榨油,价格还便宜。所以很有用。
课文借花生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小结并过渡:借物喻理的文章,一般要先写清楚能表现事物特点的事物有关状况,然后点出事物的特点,再根据事物特点引申出要说的道理。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用这样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一段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的话。
板块二:尝试写一段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的话 
(一)正确审题。
1.出示任务:读读题目,想一想:这次小练笔要求写什么内容?
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石头、竹子、梅花、蜜蜂…… 
2.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仿照课文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的写法,借助其中一个事物,用一段话写身边的一种人。
追问:题目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预设:题目中的省略号表示除了已经推荐的4样事物,还可以选其他的事物来写。
  (二)选择题材。
  1.提示:要借助一个事物写身边的一种人,就要想清楚这个事物的特点与哪些人的品质性格特点是相似的。
  2出示任务: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题目里的四种事物各有什么特点,哪些人的什么样的品质精神是与它们的特点相似的?其他的事物呢?
  3.交流反馈,预设:
  (1)石头:
特点:其貌不扬,默默坚守;
人物代表:环卫工人、医生、战士;
  品质精神:默默奉献,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2)竹子:
  特点:中空挺拔,拔节向上;
人物代表:科学家、努力学习的学生、遇到挫折不被打倒的人;
  品质精神:奋发向上,虚心谦逊。
  (3)梅花:
  特点:迎风斗雪,不惧严寒,绽放迎春;
  人物代表:驻守海疆、高原的边防战士;
品质精神:品性高洁,不畏艰难,坚贞不屈。
  (4)蜜蜂:
  特点:不辞劳苦,分工合作;
  人物代表:各行各业的工人、老师、默默耕耘的人;
  品质精神:勤劳奉献,团结协作。
  ……
  (三)构思内容。
  1.师引:我们谈论了这些事物的状况、特点,以及由它们想到的人,那你准备借哪个事物喻理(喻人)呢?怎样写这段话呢?
  2.出示任务:选择最有把握写好的一种事物,试说一段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的话。先想清楚写作的顺序和内容,然后与同桌交流,就状况、特点、人的品质精神是否合理提建议。
  3.学生自主准备,并与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教师作指导。
  (四)尝试写作。
  1.出示任务:根据最后的评议,再想想自己的这段话还需要修改些什么,然后把它写下来。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2.学生自主完成写作。
  3.交流反馈。师生共同点评。
4.学生自主修改小练笔。
由“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唰——唰——唰——”前方传来扫地的声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身影。她,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洁工。我从她身边经过,只见她戴着手套,穿着单薄的衣服,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扫进簸箕里……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份辛勤的工作都值得尊敬!
板块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明白了做人要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通过学习写作小练笔,我们明白了借物喻理的文章,一般要先写清楚能表现事物特点的事物有关状况,然后点出事物的特点,再根据事物特点引申出要说的道理。这些学习经验,都值得我们积累,也希望能成为你将来的引路人。
2.再次朗读课文,并给家人讲一讲这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