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0 11: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学目标】 能借助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教学重点】能借助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
【教学难点】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了解探险家的故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提示,确定探险的地点和目的,组建探险团队,选择随性的装备。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过程编写成提纲。
【教学过程】
板块设计 评价设计 学教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课前,教师先图片展示徐霞客、马可波罗等一些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旅行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 导语: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编撰了《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通过自己的探险之旅首次在世界历史上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 探险者们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怀着不可摧毁的毅力踏上了征途,他们也体会到了别样的刺激与喜悦。今天,我们一起开启神奇的探险之旅,分享你的探险故事吧。(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确定探险地点,明确探险目的 评价内容及标准: 人人发言,交流自己想去探险地点,理由合理、充分1★ 主动汇报,加1★。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教材中的文字,了解本次习作要求。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2.出示一些探险地点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简要介绍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等地的环境。 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你有没有想过去哪里探险呢?为什么会选择那里? 4.师生共同归纳探险的目的:探索未知的世界、挑战自我、磨炼意志…(板书:确定地点 明确目的)
三、组建探险的团队,选择随行装备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险前都要作哪些准备,在PPT中相机逐条出示教材中的内容。 2.出示教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在组内交流想法。 (1)让学生在组内说说表中人物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根据探险地点和人物特点,选择探险队员,并交流理由。 预设: 教师小结:选择队员时,要考虑的比较全面,要思考探险的地点和人员的能力,还可以选择和自已在性格方面互补或兴趣方面相投的伙伴。(板书:选择同伴) 3.出示教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如何准备装备。 (1)请学生说一说:课本中提到的装备都有什么作用?它们都适用于哪些环境? 预设: (2)请学生结合各自探险的地方,选择适当的随行装备并说说理由。 (3)教师进行小结:我们在准备探险所带的装备也要与探险的地点之间建立起联系,还要注意适量,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板书:准备装备)
四、以沙漠探险为例,编写提纲,提炼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及标准: 合学:(1)能依据提供的“沙漠”这个探险地点,进行合理地想象★ (2)认真倾听,及时对组员的想象进行补充★ 展学:(1)小组团队进行脱险环节的情节推进说明★ (2)点评补充★ 学习活动: 1.自学: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探险的条件,引导学生围绕“无火做饭取暖”这一情况尝试进行想象。如: 2.合学:依据课本中提供的情景,想象遇到的困境和如何解决的方法。 (1)学生自由想象团队遇到的困境,并展开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判断想象的合理性。 (2)指导学生进行提炼要点:困境想象要合理;并且能体现处境的危险。 (3)让学生编写脱险经过部分的提纲。要把整个过程的要点写清楚。 ①教师相机补充钻木取火的图文资料,要科学合理,学生小组内讨论脱险的办法。 ②各小组选派组员交流组内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或补充。 提示:交流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脱险方法的合理性、团队成员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所带装备的运用情况等。(板书:脱险过程) ③出示范例提纲。如: (4)让学生把提纲与小组讨论的脱险过程进行比较,师生提炼评价要点:脱险过程是否能体现了人物特点,脱险的方法是否合理可操作性,脱险的经过是否能写清楚? 3.引导学生继续想象在沙漠探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险情,说说探险的结果和收获,凸显探险之旅的神奇。 如:遭遇野兽、突发疾病、断水断粮、沙尘风暴……
五、展开想象,编写习作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想象自己在探险之旅中“遇险”和“脱险”的经过,并编写成提纲。 2.编写完成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自主修改提纲。 提示:评价时,教师可先对探险的目的、地点、人物、装备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要点评价“遇险”和“脱险”过程的提纲,重点关注步骤是否清楚。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提纲,独立完成习作。提示学生注意把“遇险”和“脱险”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 1.能根据习作的要求评价同学的习作。 2.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要求评价同学的习作。 2.能正确运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内容 1.上节课我们借助教材的提示,确定了探险的地点和目的,组建了探险的团队,选择了随行的装备,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编写成了提纲。课后,大家也根据自己的提纲完成了习作。 2.布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例文,然后根据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师生点评学生习作,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评价标准及内容: (1)探险的过程写具体,加1★; (2)想象合理,加1★; (3)语句通顺,加1★; (4)有可供借鉴的地方,加1★。 1.同桌互评习作。教师提示评价要点: 评价 维度选择材料 (6★)组织材料 (6★)语言表达 (15★)书写规范 (3★)评 价 指 标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探险地点,依据探险的目的、地点选择装备和随行人员,开展探险之旅。①遇到的困境能合理,能体现处境的危险; ②脱险的方式要考虑到装备、同伴的特点,考虑环境的因素。①想象合理、丰富,体现探险的“神奇”; ②尝试把遇险的前因后果、脱险部分写清楚、写具体; ③把自己在探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写出真情实感。①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②不写错别字、拼音; ③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出示学生习作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重点评价“通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这两部分内容,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预设1:“遇到的困境”部分。 优点:能根据海中荒岛这一情境想象遇到缺少淡水的困境,比较合理。 不足与建议:文章并没有把当时处境的危险写出来。细节描写还不够生动,建议写出“我”和表哥玩耍后大量饮水,使所带的淡水消耗过快,不能满足大家接下来的饮水需求,炎热的天气下,“我们”可能面临中暑、脱水这样的困境,所以得提前准备好淡水。也体现了情节的一波三折。 预设2:“求生的方法”部分。 优点:脱险的过程写得很具体,突出了探险爱好者魏叔叔的特点,即运用丰富的探险经验,解决缺水问题,摆脱困境。 不足与建议:脱险过程中,没有写出“我”和表哥两个人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人物的形象不够立体,建议写作时,结合表哥胆子大胆行事鲁莽的特点写出他的表现,以及“我”对于探险中危险情况的表现。 4.学生对照习作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交流本次习作的收获。 预设: (1)我知道了写探险类的作文先要想好探险的地,点和目的,根据探险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以及相应的装备。 (2)我知道了写探险故事时,要把遇到的困境和脱险的经过写具体,写困境时要考虑想象是否合理,体现处境的危险。脱险的过程要根据人物特点写出他们不同的表现,还有脱险的方法要合理。 (3)我喜欢看探险纪录片,想去体验探险的乐趣,这次习作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 2.布置作业:把修改后的作文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