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时空坐标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
---王朝中后期的自救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过渡时期:各项经济政治改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与成就
1978年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晚清: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民国改革
战国:商鞅变法
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朝:张居正改革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古代:富国强兵
近代:救亡图存
现代:民族复兴
基本框架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课文目录
专题
必修教材课文目录
通史+专题
选择必性必修与必修的关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①了解中国历史上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作用。
②了解中华民族在政治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必然性;多层次认识变法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特点、影响及评价,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改革家们在改革中体现的远见卓识和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邹忌改革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改革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BC356)最为彻底。
齐国 邹忌改革
楚国 吴起变法
秦国 商鞅变法
燕国 乐毅改革
赵国 武灵王胡服骑射
魏国 李悝(kuī)变法
韩国 申不害变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1)背景: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
①经济: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①经济:铁器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根本原因)
②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确立新的政治秩序。
③军事: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改革的直接动力(目的)
④思想: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⑤阶级:士阶层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调动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
----促进小农经济;增加赋税
--便利各地经济交流与发展,加强中央集权。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1)背景:(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
①经济: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②军事(选官):废除世卿世禄,军功受爵
③政治:a、废分封,建立县制。
b、(严格刑罚)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c、规定轻罪重刑。
④思想:燔(焚)诗书
(4)实质: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推动了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
---限制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严刑峻法,强化统治,
稳定社会秩序
---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一: 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残忍的死刑,就是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让马车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撕裂人的肢体。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了吗?并说明理由。
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
尽管如此,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推动社会的全面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商鞅变法成功了。
理由: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1)背景:(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 (4)实质: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5)影响:
①商鞅变法沉重打击旧贵族,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
③消极影响:
a、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b、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c、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分析
(1)为何农民会支持商鞅?
(2)为何秦国贵族要商鞅的命?
(3)为何旅店老板不敢收留商鞅?
(4)为何秦惠文王在处死商鞅后,沿用了商鞅之法?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严刑峻法、什伍连坐
①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
②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拓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看商鞅变法与封建制确立的关系
军事
经济
政治
封建经济基础
县制取代封国采邑制
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封建上层建筑确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专政
打击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
社会转型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1)背景: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北魏孝文帝时期
①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五胡乱华);
②新崛起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分裂割据、战乱不断、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俸禄制: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
(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利于改善吏治,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国家将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一般不得买卖,死后归还。
(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恢复;增加政府收入
租调制(赋税制度):一对夫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县以下设三长直属于州郡,(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发赋役,管理生产,配合均田制,维护治安。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保证农时和政府的赋税收入
名词解释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1)背景:(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后期:孝文帝主持,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都说幸福婚礼
都--迁都洛阳
说--说汉语
姓--改汉姓
服--穿汉服
婚--通汉婚
礼--用汉制,学汉礼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1)背景:(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后期:孝文帝主持,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①迁都洛阳:
493年,以“南下伐齐”为名,迁都洛阳;
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原因:
①地理: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平城地处塞上,不利于“经略南方”。
②政治: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阻力大。迁都洛阳利用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③经济:平城经济落后,无水路漕运,粮食供给困难。
④军事:平城与北边柔然相毗邻,很不安全。
⑤文化:洛阳本为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材料: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迁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原。 ---《魏书》
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2)意义:①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②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
③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
(1)原因:①洛阳旧城衰败;②为迁都做准备;③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
举措:①任用汉人筹划重建;②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
③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1)背景:(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后期:孝文帝主持,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实行汉制
③影响:利于加强统治;利于实行汉制;
利于移风易俗
(4)实质: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封建化改革;
(5)影响:
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制,学汉礼等
鲜卑姓 拓跋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贺 刘
鲜卑姓 丘穆陵 步六孤 贺楼
汉姓 穆 陆 楼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子,同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生产方式农耕化
社会制度封建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速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一: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1)背景:(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后期:孝文帝主持,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4)实质: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封建化改革;
(5)影响:
①加快北方各族交融,缓和民族矛盾
②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④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
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③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③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④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3、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太祖)“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北宋初年面临的危机主要是什么?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削弱地方势力
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置通判监督地方;
财政: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军政:选取地方精锐编入禁军;定期更换地方军队驻地;
“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如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冗兵
冗兵
冗费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
=
北部游牧民族侵扰
政治腐败农民起义
积贫
积弱
3、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1)背景:
材料: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①宋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冗两积”问题,出现财政危机。
②辽和西夏的威胁,出现边患危机。
③土地兼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出现统治危机。
④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失败提供了经验教训。
庆历新政
改革者:范仲淹
支持者:宋仁宗
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
改革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3、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1)背景:
(2)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内容: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三舍法。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种子或贷款,收获后还本付息。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农民积极性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募役法: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规定按户等高下分派费用。
----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地主、官僚也不例外。
--- 一定程度抑制兼并,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市易法:设置市易务,低价时收购滞销物品,市场短缺时卖出。
---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均输法: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减轻纳税户的负担,提高效率。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转移贵的(商品)到便宜的(地方),用本处的(丰富物产)去换取远处的(匮乏的物资)。
裁兵法: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
量和军费开支
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从军。
----①加强对人民控制,维护地方治安;
②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保马法:百姓养马,官马由农户保养可减赋税,马死赔偿。
----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
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提高了武器数量和质量
改革(内容上)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
经义考试: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开议论,阐发义理。
策论考试: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举改革目的: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
选官制度改革:贯彻择优录用,惟才用人的原则, 克服恩荫弊病。
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
学校教育改革:整顿太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新学科,设学田。
----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
3、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1)背景:(2)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3)内容:
(4)评价:
性质: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自上而下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进步意义(积极作用):
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局限性:
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③强兵效果并不明显(表现:北宋与西夏开战再次失败)
④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后被废止。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材料一: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工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挑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以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大计。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②用人不当,执行中损害百姓利益;
③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
④宋神宗动摇(后期)。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3、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4、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嘉靖皇帝深居内宫,修仙练道,三十年不理政;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遇有国家大事,听任群臣争议,一言不发,有人竟以为他是哑巴。
材料二: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监察的不行纠劾,人们愤愤地指出:“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
材料三: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摘选自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吏治腐败,政治危机
土地兼并,经济危机
鞑靼劫掠
倭寇袭扰
葡占澳门
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后绘制
边患严重,边境危机
4、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政治: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②经济:国库亏空、土地兼并严重,经济危机
③民族:瓦剌鞑靼 袭扰不断
④外部:边患严重,边境危机(倭寇猖獗 葡荷殖民)
⑤主观:1572年神宗即位张居正内阁首辅
①政治:考成法—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改善了官场风气,行政效率提高,为其他各项改革的实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政治:考成法——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②经济:一条鞭法——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a、国家税收增加;
b、农民负担减轻了,对国家依附关系有所放松;
c、稳定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发展。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既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简化税种
征收形式
征税标准
③军事:整饬武备——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大力增修、加固长城(内修防备);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来往(外示羁縻)。
a、使边塞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商贸活跃;
b、蒙汉间在思想、文化和习俗相互熏染融合;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改革核心
4、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政治:考成法——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②经济:一条鞭法——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③军事:整饬武备——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大力增修、加固长城(内修防备);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来往(外示羁縻)。
(3)影响:
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②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苦心经营十年,卓有成效的改革却一朝颠覆呢?
材料 “务在强公室,杜私门”“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夫”“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
①官僚地主反对; ②与皇权形成矛盾;
③张居正自身性格弱点;④君主专制制度(根本)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间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背景 诸侯纷争,社会变革 民族冲突与交往 内忧外患 统治危机
内容 废两制(井、世),奖耕战,行两制(连坐、县制) 实行三制(俸、均、三);迁都+汉化 商业贷款、兵农合一 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富国强兵,奠定秦统一基础 促进北魏发展;加快民族交融;利于国家统一 初期有效,后被废止; 富国未强兵 暂缓危机,
几乎废止
从背景可以看出各个时期实行变法时,社会都是比较动荡的,
其次从其主要目的来看都是为了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但改革内容的侧重点不一样,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性质:
实质:局部改变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上层建筑(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挽救王朝危机: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目的: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
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结果:
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
标准:是否实现改革目的(推动生产力发展);
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
内容:
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
政治:权力分配问题。
经济:财政收入问题。
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
思考:通过学习本课的改革,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
⑤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⑥改革要争取民众的支持。
探究:判断一场改革是否成败的原因是什么?
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探究: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③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④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中国变法流血,就从我开始吧。”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改革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充满曲折。这就需要改革家有远见卓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阅读上述内容,谈谈改革家应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爱国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1840年鸦片战争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1851年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李鸿章、曾国藩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孙中山、黄兴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中国近代改革面临哪些社会变局?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主要任务
①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不同阶级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进行改革探索
思考: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针对社会变局如何进行改革?
(一)晚清政府进行的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二)民国时期的系列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1)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后,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③思想: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特点:结合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行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
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扬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1)背景:
(2)内容: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任用维新人士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经济 设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邮局 取消旗人寄生特权、裁撤驿站,
文教 开办新式学堂,设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报馆等,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派人出国留学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 精炼陆军,改实洋操、实行征兵制等 裁撤绿营
冲击了旧官僚体制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促进新思想传播
推动军队的近代化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1)背景:(2)内容:
(3)性质:
(4)结果: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的变法措施,最终失败(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瀛台
京师大学堂
戊戌六君子被杀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1)背景:(2)内容:(3)性质:(4)结果:
(5)败因:
(6)启示(认识):
(7)影响: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
②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④维新派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⑤对极少数帝党官僚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⑥缺乏从政经验,计划失当,操之过急,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
⑦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①政治:兴民权,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维新派提倡新学,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其若干措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2、清末新政(1901-1911)(王朝自救)
(1)背景:
(2)内容:
概念阐释:
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
预备立宪:指1906-1911年间,清政府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在政治层面所展开的改革。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①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
②军事:编练新军
③商业: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新式知识分子、民主共和思想
---清政府掘墓人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2、清末新政(1901-1911)(王朝自救)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革命很快爆发了。
1901年1月,慈禧默许实行新政,下诏变法;
1907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5月,宣布“采取君主立宪制、组织内阁”;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至此结束。
知识拓展:预备立宪(1906-1911)
目的:
预备立宪,就是正式立宪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经过:
①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②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学习日本 ,渐行立宪。
③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⑤内容:预备期为9年;皇权至高无上。
⑥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阁员13人,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故称“皇族内阁”。
实质:
骗局。依据:集权于皇上和皇族。钦定宪法、皇权至高无上;组成“皇族内阁”,按英、日立宪制,皇族不能进入内阁。
①客观进步意义:预备立宪政体虽不完备,但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是一场具有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②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
③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④削弱了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影响:
如:第一次颁布了宪法大纲,成立经选举产生的具有议院雏形的资政院和谘议局。其一部分成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
拓展:整体认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①主观目的反动性:为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直接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⑤认识:
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2、清末新政(1901-1911)(王朝自救)
3、民国时期的改革(1912-1949)
(1)内容:
(2)结果: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1912元旦
1912.3
1928
1927
1949
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政治:五院制: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
经济:废两改元:1933年废用银两,改用银元
文教:推行学制:壬戌学制,初等6年,中等3年,高等3年
军事:筹建军校,编练现代化军队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2、清末新政(1901-1911)(王朝自救)
3、民国时期的改革(1912-1949)
4、中国近代改革的特点:
5、中国近代改革的结果:
5、中国近代改革的意义:
①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
②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多以失败告终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
②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败因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冲击封建制度;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启蒙、促进中国人民觉醒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线索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今
●
●
●
●
●
●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两年徘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巩固新生政权: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经济改革,恢复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成功的探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
左倾错误:1958三面红旗(建设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2017年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推进...和治理...的总体目标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深刻转变(1949-1956)
民主改革:
从1950年到1952年底,全国新解放区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土地改革:
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了新生政权,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经济改革:
农民分得土地
提供稳定的
国内政治环境
提供稳定的
国际政治环境
肃清残敌 剿匪反霸
土地改革 解放农民
稳定物价 恢复经济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重整外交 独立自主
国内
国外
巩固
新政权
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奠定一定
经济基础
过渡时期(1949-1956)
过渡时期
总路线
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一化”
“三改”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政协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
初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国内经济
政治条件
国际形势
人民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深刻转变(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
1960年,中国共产党出台“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此后,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深刻转变(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
(2)重大挫折:
A、原因:
B、表现:1958年三面红旗
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运动:“以钢为纲”“以钢为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生产,组织集中,提高生产力。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由于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58—1965年,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较大发展。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
思考: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发展。
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
沈阳飞机制造厂
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深刻转变(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
A、召开:1978年12月,北京
B、内容:
C、意义:
思想路线: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经济: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2001加入世贸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
时间:2012年11月
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中共十九大:谱写新篇章
时间:2017年10月
内容: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经过长期的努力,国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
(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目标
(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中共十九大:谱写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十九届四中全会:迈进新时代
时间:2019年10月
内容:
①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
(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目标
(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中共十九大:谱写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十九届四中全会:迈进新时代
(6)改革开放的过程:
A、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②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③撤公社设乡镇;取消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④承包地三权分置:"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⑤脱贫攻坚战: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⑥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6)改革开放的过程:
A、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B、城市改革——放手焕活力
C、所有制改革: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五位一体改革: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F、对外开放——时代展新图
①搞好国营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①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开放内陆中心城市。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 自由贸易试验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计划经济体制
1956—19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2001
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01——2022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2012——2022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
(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目标
(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中共十九大:谱写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十九届四中全会:迈进新时代
(6)改革开放的过程:
(7)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带一路”建设
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
规律总结:
改革启示:
改革的目的: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旧有社会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②严重的社会危机。
改革的必要性
①新的经济因素。②新的社会力量的兴起和壮大。
③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击。
改革的可能性:
①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稳定社会秩序。
②根本: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改革因素
改革成败因素:
①是否顺应社会潮流
②改革策略是否得当
③改革者的实力强弱和政治素养高低
④改革是否符合多数人利益
⑤反对力量的强弱
⑥改革措施是否全面、符合实际并得到有效贯彻
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②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④要采取积极稳妥的策略
⑤改革措施要切实有效 ⑥ 注意协调各方利益
⑦处理好新旧制度文化关系 ⑧改革不能超过社会承受力
⑨减少改革的负面影响
分析变法的思路
1、为什么变法?(背景、目的、原因)
(1)目的:为了维护、巩固统治,例:北魏孝文帝改革
(2)原因:
①经济因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例:商鞅变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②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矛盾激化导致统治危机等)外患(民族危机),例: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例: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④其它:改革力量(阶级条件)、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例:戊戌变法
2、怎么变?(内容、措施)
往往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3、变法结果:
成功:个别改革会变成不间断的政策调整,最终建立一种新制度,释放出社会内部的压力。
失败:改革导致新的矛盾激化,社会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4、决定变法成败的几个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5、认识和启示
(1)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者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与勇气,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国)
2、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
3、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1069-1085)
4、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
1、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2、清末新政(1901-1911)(王朝自救)
3、民国时期的改革(1912-1949)
4、中国近代改革的特点:
5、中国近代改革的结果
6、中国近代改革的意义:
1、过渡时期—深刻转变(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解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是宗法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商鞅变法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是力图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故C项正确;对家庭分户析居与推动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系,排除A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是铁犁牛耕的推广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结果,排除B项;商鞅变法的这一措施主要目的不是实现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C。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拆分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男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 )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
B.维护小农经济主导地位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
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由“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得知北魏吏治得到好转,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由于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所以选A。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A
解析:依据材料“他主持变法期间,政府对地方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想通过王安石变法来改变统治危机,D项正确;北宋的治国理念就是重文轻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伦理纲常失序,排除B项;北宋治国理念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宋神宗问唐代河北州县设置,安石日:“唐时或是藩镇欲张虚名,纵唐州县亦不足问,但计方今利害何如尔。”他主持变法期间,政府对地方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河北西路撤去19个县。这说明北宋中央政府( )
A.并未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认为社会伦理纲常失序C.治国理念发生剧烈变动
D.力图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是明神宗时期内阁首辅大臣,在任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机构,故排除A。C明朝错误,排除。军机处在清朝出现,故排除D。故选:B。
4、明神宗是明代一位颇具个性的皇帝。其执政前十年,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却不理朝政,深居宫中,拒绝上朝长达二十多年。有学者认为,明神宗之所以后期不理朝政,与张居正不无关系。据此推知,张居正就任的职务应该是( )A.监察院御史 B.内阁首辅
C.司礼监太监 D.军机大臣
B
解析: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C
解析:根据材料“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可知,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要求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使得农民不得不将生产的粮食拿到市场进行销售,换的银两缴纳赋税,在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是在两税法之后,排除A项;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一条鞭法的推广,减轻了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6、“一条鞭法”是明代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 ( )
A.实现了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
B.有力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
D.促使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生产关系的调整,A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是1958年的错误政策,排除B项;抗美援朝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A。
7、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这样表述: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采取的措施是(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C.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规定‘解放前农民所欠农民的债务及其他一般借贷关系,均继续有效’,从而改变了解放前“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农村私人借贷政策进行新的制定,这个办法总结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以来处理农村债务的经验,以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为宗旨,充分考虑了新区农村债务关系的状况,着眼于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是较为全面和妥善的办法。新区的土地改革,摧毁了长期存在于中国农村的旧的高利贷制度,农民的债务负担因此而大大减轻,经济翻身,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农村的旧的高利贷制度,并非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排除A项;这一调整废除了剥削制度的残余,排除C项;1949年西柏坡会议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回到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法令,规定“解放前农民所欠农民的债务及其他一般借贷关系,均继续有效”,从而改变了解放前“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的政策。这一调整(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C.保留了剥削制度的残余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邓小平”、“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可以推断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出现在改革开放后,而改革开放推动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出现在改革开放后,而反帝斗争的胜利、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均出现在改革开放前,时间上与题中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9、邓小平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据此推断,“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胜利
B.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C.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D.推动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C正确;平反冤假错案与“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无关,故A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故B错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D错误。
10、1979年,极具世界影响力的新闻周刊——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是指( )
A.平反冤假错案
B.提出了“一国两制”C.开始了改革开放
D.中国重返联合国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