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升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升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9 23: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提升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小说。小说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B.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有“昆虫的史诗”之美誉。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其成名作《光的赞歌》赞美了“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2.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共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
B.祥子虽然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但又被刘四爷抢走了;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后想东山再起,但很快又失去了希望,因而消沉了。
C.“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
D.小说还刻画了祥子周围的不同人物:大胆泼辣的虎妞、残忍霸道的刘四爷、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等,展示了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的称呼很多,例如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是“弼马温”,唐僧收他为徒时为他取名“行者”,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是“斗战胜佛”。
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见闻感受。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
B.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5.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乙】
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gòu病的人们,无论其为chù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这名文便即传遍了全城,人人当作有趣的话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家藏( ) 扫兴( ) gòu( )病 chù( )生
(2)下列词语中与“故事”的词性相同一项是( )
A.美丽 B.书本 C.跳跃 D.或许
(3)【乙】文段中的“四书”分别指《大学》《中庸》《 》《 》。
(4)《朝花夕拾》有对儿时生活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社会上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请选择一个主题,结合【甲】【乙】两文段说说你的看法。
6.根据提示填空.
⑴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 , ”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句子是: , 。
7.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题目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正欢呼雀跃地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突然要求“我” (填事件),让“我”失去了看戏的兴致。
(2)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A 》,我们了解了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读《昆虫记》,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B 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景阳冈打虎的C (人名)……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8.初一(2)班准备举行“名著中的劳动模范”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到一组反义词。
(2)《西游记》中这首诗描写的是谁?结合诗歌及名著内容说说他有什么本领。
翅薄随风软,腰轻映日纤。嘴甜曾觅蕊,尾利善降蟾。
酿蜜功何浅,投衙礼自谦。如今施巧计,飞舞入门檐。
(3)在活动“评选名著中的劳模”环节,你打算将劳模一票投给下面哪个人物?请结合原著中的某个情节简述理由。
阿长 藤野先生 猪八戒 沙僧 白龙马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②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④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①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②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③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④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9.在“救星”出现之前,甲、乙文中主人公的处境和心理相似,是怎样的呢?请按要求回答。
相似的处境:
相同的心理:
10.甲文第③段和乙文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在表现“我”的心情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作用呢?
(1)甲文第③段主要采用 修辞手法,作用是
(2)乙文第②段主要运用 描写,作用是
11.人生路上,困难总与收获相伴。回顾课内全文,你从两位主人公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2.课内阅读,完成问题。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本段文字提到了冬天百草园里的哪些趣事?
(2)请说说选文②中“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为什么要用“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文②中连用了三个“也许是”的作用是什么?
1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从“九日”“登高”“菊”等词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你成长,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你感动,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样给你以教育……
请以“只是因为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D.“其成名作《光的赞歌》”有误;艾青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相关知识。
B.“祥子虽然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但又被刘四爷抢走了……”表述错误。祥子虽然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但抢走了他车的是大兵,不是刘四爷。
故选B。
3.B
【详解】B.有误。祥子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一个下层劳动人民;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故选B。
4.C
【详解】试题分析:把句末的叹号放入引号内。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5.(1) cáng xìng 诟 畜
(2)B
(3) 论语 孟子
(4)示例:甲文中说到“‘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批判封建孝道的愚昧和虚伪。乙文中写到人们对“中西学堂”的嘲诮,批判了当时的人们抵制新事物,落后保守的思想。(或:批判了封建势力的顽固及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的排斥。)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家藏,jiā cáng,指家中收藏的。
扫兴,sǎo xìng,指原有的兴致因某种干扰而低落。
诟病,gòu bìng,意思为侮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
畜生,chù sheng,本意是家里饲养的、用于获利的动物;骂人的话,主要指那些不讲道理,没有人性的人。
(2)本题考查词性。“故事”为名词;
A.“美丽”为形容词;
B.“书本”为名词;
C.“跳跃”为动词;
D.“或许”为副词;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写“我”很好奇《二十四孝图》中讲了什么,想理解“孝”,有做“孝子”的计划,但是看过《二十四孝图》后却绝望了,间接(含蓄委婉)地批判了封建孝道的愚昧和虚伪。
乙文“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这名文便即传遍了全城,人人当作有趣的话柄”,写人们嘲讽新开的中西学堂,甚至用八股来嘲诮它,表现了时的人们抵制新事物,落后保守的思想。
6. 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⑵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详解】两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小题1注意“罔、殆”的写法。小题2注意“婵娟”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7. 背《鉴略》 红星照耀中国 法布尔 武松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背《鉴略》),“我”失望、郁阿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着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2)《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红星照耀中国》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昆虫记》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还被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该书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与人生。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8.(1)答案示例:①亲近名著中的劳动模范,远离思想里的懒惰习惯。②勤劳创造美好生活,懒惰汇聚无尽忧伤。
(2)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例如:在三调芭蕉扇情节中,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着她拿出芭蕉扇。(说出孙悟空的一个相关本领即可)
(3)示例①:我选阿长,阿长是“我们”家的保姆,勤劳能干;示例②:我选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在“我”读书期间为“我”修改讲义,认真负责;示例③:我选猪八戒,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脏活累活都是猪八戒干,比如在乌鸡国,猪八戒就从井下把国王的尸体背了上来;示例④:我选沙僧,取经途中,沙僧一直担任挑行李的工作,任劳任怨;示例⑤:我选白龙马,小白龙千里迢迢驮着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艰辛,毫无怨言。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囗号”,拟写宣传标语,一要做到紧扣主题,二是语言简洁明了,三是语意易懂,便于传播,如本题能体现“劳动”主题,且用到一组反义词即可。
示例:赞扬劳动模范,批评懒惰典型。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把握能力。
诗歌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写的是孙悟空变作小蜜蜂去救师傅唐僧的内容: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洞。悟空变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与怪相斗,被蛰头部。八戒被蛰了嘴。最后,孙悟空上天从光明宫搬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等悟空诱出蝎子精,立于山坡上,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对着妖怪一声啼鸣,此怪即时就现了毒蝎本相。昴日二声啼鸣,毒蝎浑身酥软,死在坡前。故诗歌中描写的是孙悟空,这里描写的是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示例:孙悟空大战黄眉妖(六十六回)时,变作一个大西瓜,乘黄眉妖吃瓜之际钻到妖精肚子里,大弄手脚,用“翻跟头,竖蜻蜓”的战术制服妖精。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其情节的识记。本题要注意围绕“劳模”来写,选择的人物及其情节要突出人物的勤劳、能干,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①:我选长妈妈,长妈妈在鲁迅断奶时来到鲁迅家,帮助鲁迅母亲和祖母抚育鲁迅和四个弟妹,勤劳能干;
示例②:我选藤野先生,他为“我”修改讲义,教“我”画解剖图,他治学严谨,认真负责;
示例③:我选猪八戒,在高庄招亲后,所有的劳作都是他一个人做,耕田耙地不用牛,收割庄稼不用刀,吃苦耐劳。
示例④:我选沙僧,自从唐僧收了沙和尚这个徒弟后,他就挑着重重的担子,一直挑到了西天,从没叫过苦,任劳任怨;
示例⑤:我选白龙马,白龙马任劳任怨的驮着唐僧去取经,任劳任怨,而且在几位师兄都不在的情况下,他变为侍女去刺杀黄袍怪救唐僧,毫无怨言。
9. 相似的处境:都陷入了困境。甲文中的“我”失去光明,十分迷茫;乙文中的“我”攀岩遇险,无法脱险。 相同的心理:害怕(恐惧),迷茫,不知所措,渴望帮助(言之成理) 10. (1)甲文:比喻, 将我的迷惘处境比作船在迷雾中找不到方向的处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失去光明而迷惘、恐惧的心理,表明“我”急需教育,急需有人引领和帮助,这就为沙利文老师的出现以及对“我”人生的影响等情节做下铺垫。 (2)乙文:环境描写, “太阳西沉”和“夜幕降临”等词,写出时光流逝和我被困时间的漫长,烘托“我”因害怕而绝望、麻木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父亲出现并帮助我的情节做铺垫。 11.答案示例: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克服紧张害怕的心理,勇于面对困难,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帮助,一步一步勇敢走出困境。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定能收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分析】9.本题考查信息梳理和概括比较。
处境上:从甲文第③段“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可知,“我”此时正处于失去光明的困境之中,又不知如何渡过这一困境;从乙文第①段“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可知,此时的“我”在悬崖中间上下不能,处于危险之中无法脱险。
心理上:从甲文第③段“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可看出,“我”此时内容迷惘、无助,不知所措;从乙文第②段“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可知,此时的“我”害怕、恐惧,只能趴在那儿一动不动,迷茫无措。
10.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分别从修辞和描写角度上进行着手分析。
(1)甲文划线句子“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把“我”此时的处境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用航船在大雾中找不到航行方向来形容“我”在生活中找不到方向,迷茫、恐惧不知该做什么,形象写出“我”因失去光明而迷惘、恐惧的心理;结合“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可知,表明“我”急需教育,急需有人引领和帮助,为下文莎莉文老师的出场及对“我”产生巨大的影响做了铺垫。
(2)乙文划线句子“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影子拉长、太阳西下、夜幕降临,这些是对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从“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现主题”等方面分析其作用。这一环境表明傍晚将至,也表明“我”长时间处于困境之中,随着夜晚来临形势将更加严峻;从而烘托出“我”害怕、绝望、焦急的心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父亲的出现及表现“我”在父亲的帮助下脱困做了铺垫。
1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可结合内容谈出自己的体会,体会需从原文中找出依据。然后联系实际谈感受。
示例一:在悬崖上,在父亲的鼓励下,“我”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功脱困。这启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想克服困难获得成功,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古今中外,成功、成才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
示例二:这莎莉文老师的“爱”,最终成功教育了“我”,爱是“我”成长的助推器。这告诉我们,爱是尴尬时鼓起的掌声,爱是一句关切的话语,爱是困难时他人伸出的手,爱是一顿丰盛的晚餐,爱是冬天的阳光,爱是夏日的树荫。生活需要爱,爱能创造奇迹。
12.(1)堆雪人、塑雪罗汉、雪地捕鸟。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于离开百草园的感叹及惜别的不舍之情。
(3)用猜测、疑问的语气,表达了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情感。
【详解】(1)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从语段中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结合“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可概括出这里写出了冬天的百草园里可以做的事有:堆雪人、塑雪罗汉、雪地捕鸟。
(2)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这个句子写的是我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等百草园中的事物告别,但是在这些事物后面作者都加了一个“们”字,可见是将这些事物拟人化,它们就如自己的老朋友一样,和它们一一告别,突出作者内心的眷恋、不舍与无奈。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三个“也许是”表示作者的猜测、估计、不能肯定,因此这是猜、疑问的语气。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告别百草园时作者的疑问和无可奈何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儿时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的无限留恋,同时这种猜测使“我”显得极为天真可爱。
13.(1)重阳节
(2)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分析】(1)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把握。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的习俗。所以由标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强欲登高去”中的“登高”“遥怜故园菊”中的“菊”等可知,本诗写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
(2)
此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的意思是: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遥怜”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壁残垣间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傍战场开”让读者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14.【佳作展台】
只是因为那个人
坐在老屋门前的板凳上,听着屋子里电视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曲选段,回忆起那段自行车后的温暖旧时光。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外公对淮海戏情有独钟,他不仅会哼唱那些耳熟能详的选段,而且还喜欢自己改曲儿。那时,外公家有一辆老式的凤凰牌自行车,那辆自行车陪伴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印象中,外公仿佛是不用忙农活的。大部分的时间,外公都会用自行车载着我走街串巷,晃晃悠悠,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进了时光里。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隔壁小伙伴手里的图画色彩斑斓,内心羡慕不已,于是就缠着外公给我买盒彩笔。骑上老旧的自行车,外公载着我往镇子上赶。外公蹬车是不急的,好像这是一种享受,又或许是年老力气不足。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有时候抬头望望天空蔚蓝蔚蓝的,那一方澄澈好像也只停在了记忆里;有时候向后望望车子碾过的痕迹,远方的房屋和树影交相掩映,在重重叠叠的残晖中斑驳了童年。
外公在途中是一定会唱小曲儿的。有时候是《樊梨花点兵》,有时候又是《金刀记》,那拉长了的音调,百转千回,至今仍在我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更多的时候,外公喜欢把我唱进他的曲子里,哼唱里满是他对我深深的爱意和无尽的疼惜。兴起时,我也会轻轻哼唱,外公便会更加开心,时不时纠正我的错误。而骑着的“凤凰”,也跟着我们摇头摆尾起来。这时,我往往会靠着外公宽实的后背,心里涌着无尽的温暖。
等买完彩笔,天色已渐近昏暗。路旁的人家灯火通明,长长的小路上只有自行车上的我和外公,在悠悠的时光中慢慢前行。拿出彩笔,借着路旁的灯光,我在自行车的后盖上画了一个太阳。抬头望着外公晃晃的身影,我笑了。那一刻,天空没有太阳,我的心中却充满了阳光。依旧是不紧不慢的,一路上回响着外公吟唱的旋律,绵长悠远………….
现在,自行车已经搁置了很久。掸落灰尘,依稀可以瞧见那个太阳和那些往日时光。
只是因为有了你一外公,我的回忆不孤单,一直温暖着……
【详解】“只是因为那个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此题目适合写记叙文。“那个人”是谁?他(她)与你之间发生了什么难忘的事?最重要的是,你因为“那个人”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写作时如果能突出自我的主体性地位,文章就很容易切题,例如写一个陌生人的温暖让“我”改变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态度。既可以写现实中的人,也可以写历史中的人,要写出这个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如给你精神指引,给你无穷力量,陪伴你度过枯燥的生活,指导你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行事等。写作时,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力争使文章从语言到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