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练习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了《秋天的怀念》一文,我知道了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私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广安市交警队最近加大了对酒驾、醉驾的查处力度。
C.很多希贤小学的学生观看了11月3日在广安举行的“2019年国际红色马拉松”比赛。
D.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这难道值得大家去好好学习吗?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一句中的“原因”是名词,“觉得”是动词。
B.“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一句中的“性情”是名词,“定要尽情玩弄”一句中的“要”是动词。
C.“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一句中的“有”是动词,“媚态”是形容词。
D.“仿佛又是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一句中的“出来”是动词,“是”是动词。
3.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献丑 B.见笑 C.笑纳 D.光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一眼望去,湖面上水波粼粼,这景象真是美极了。
B.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
D.他俩在某个问题上有了分歧,争得面红耳赤。
5.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和画线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谧(mì)的夜晚,月亮如一颗珍珠襄嵌在夜空,月光如一片轻柔的白纱,整个村庄都沐浴在这柔和的月光里。
B.早春的雨后的西湖别有一番美,似乎总要把一冬贮蓄的绿完全绽(dìng)放出来,和蓝天相互映衬。
C.夕阳西下,在薄烟笼罩下,天边露出一丝丝诱人的黄晕(yūn),和唱着渔歌归家的粗犷的汉子形成鲜明地对比。
D.他给人一种很高邈(miǎo)的感觉,让人不敢亵渎,甚至吝啬用更多的词语来形容他,只是觉得深远。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zào( )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zá( )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 ① ( A偷偷地 B悄悄地 )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② (A偷偷地 B悄悄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 )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 )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暴zào ( ) ②zá( )碎 ③侍( )弄 ④捶( )打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① ②
(3)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莫怀戚的《散步》,完成下列的题目。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7.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借散步一事写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体谅,强调的是一种使命感和孝道的精神。
B.文章第⑥段主要采用了行动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C.“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8.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至少答出两点。
9.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走得很仔细”和“整个世界”的含义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四、句子默写
10.根据提示默写。
(1)水何澹澹, 。(《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
(4)《次北固山下》中写出诗人所见江阔流直之景的诗句: , 。
(5)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6)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7)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
五、诗歌鉴赏
11.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①如果把“惊慕”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
②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中心,通过隽永的文字赞美母爱、赞美童心、歌颂自由。
B.冰心的《繁星》《春水》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主要以“小诗”为主。
C.《繁星》《春水》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颂扬,对爱情的讴歌。
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
12.《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与妈妈有几次嬉戏?
六、名著阅读
13.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七、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4.【 活动一:悟“美” 】 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质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关的呼唤。
(1) (2)
15.【 活动二:鉴“美” 】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
的妈妈最美
16.【 活动三:荐“美” 】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为她写一则推荐词
要未:①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 候选人姓名;④60字左右。
“最美妈妈”推荐词
17.
18.【 活动四:赞”美”】 你推荐的候选人荣获了“最美妈妈”称号,请给她写一则贺词
要求:① 仿照小诗画线部分拟写;②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③字数不必完全相同。
我们这群母亲
把和平的旋律
摇进世界的心脏
——一(瑞典)沙克丝
我的“最美妈妈“
您
------爱您的XXX
八、作文
19.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B.“防止”与“不再发生”用词重复,可将“不再”改为“再次”;
C.语序不当,将“很多希贤小学的学生”改为“希贤小学的很多学生”;
D.“难道”与反问句构成否定句,否定了这种行为,与要表达的原意不符,可在“值得”前面加上否定词“不”,改为双重否定表肯定;或者删去“难道”和“吗”,改成肯定句;故选A。
2.C
【详解】C.“媚态”是名词。故选C。
3.C
【详解】C.“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对象误用。故选C。
4.B
【详解】A.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使用正确;
B.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在此形容马的神情与颈部的美相互配合得很好,使用有误;应使用“相得益彰”;
C.信服:相信并佩服。使用正确;
D.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使用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襄嵌——镶嵌;
B.绽——zhàn;
C.晕——yùn;
故选D。
6.(1) 躁 砸 shì chuí
(2) B悄悄地 A 偷偷地
(3)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bào zào:暴躁。形容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感情。注意“躁”的部首。
②zá suì:砸碎。用坚硬的工具把完整的东西击碎。注意“砸”的正确书写。
③侍弄:shì nòng。北京方言。指仔细的经营照管、伺候。
④捶打:chuí dǎ。用棍棒或拳敲打。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偷偷地:指暗暗地,形容行动避人、不易使人觉察和发现。
悄悄地: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
①空根据句意形容母亲躲出去的声音很轻,故选B悄悄地;②空根据句意是指母亲偷听“我”动静的这一行为不想让他人发觉,故选A偷偷地。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的“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属于动作描写,“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母亲对“我”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描写了母亲对儿子瘫痪现状的心痛,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7.D 8.表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愉快心情,更好的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9.“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他们生怕稍有点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整个世界”是指: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可以看出,母亲听“我”的话不是迫不得已,而是信服的,是充满信任的,是充满情感的,故D错误,选D。
8.本题考查景物描写作用。1)作者抓住了田野的绿色、树木的绿芽、田野里的冬水来描绘了南方初春的景色,结合“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可知,这处景物描写展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2)眼前的南方初春的田野是充满生机的,这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比较有活力的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可以看出此时一家人的心情都是非常愉悦的,因为母亲熬过了冬天,一家人心情愉快,表现了晚辈对长辈的爱,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9.本题考查句子理解。1)“走得很仔细”即是指走得很认真,在这里指“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和孩子时走得很认真,怕有闪失让老人和孩子害怕、不安,甚至造成伤害,表现了“我”和妻子对母亲和儿子的爱。2)“整个世界”是指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这里指“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孩子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显然这不是一个地理上的世界,而是一个情感上的世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和孩子,以及既是父母也是孩子的中年人就是整个世界。对于民族、国家、人类而言,老人代表着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这三者就是一个世界。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10. (1)山岛竦峙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5)枯藤老树昏鸦 (6)一夜征人尽望乡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详解】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竦峙”“啼”“羌”“潮”“藤”“鸦”“望”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1. (1)①不好。“惊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更能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除此之外,也说明了人们对成功之花的成功不够理解。
②(示例)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与牺牲精神,作者写此诗也是为了鼓励青少年要努力奋斗。 (2)C
【详解】(1)①考查诗句中重要词语的表现力。“惊慕”:惊叹仰慕。“羡慕”:爱慕钦慕。“惊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如果改为“羡慕”,则失去了人们对成功之花的惊诧赞叹之意。②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可分析具体诗句,如“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几句,是写花的奋斗与牺牲精神。然后联想到青少年身上来,青少年应该具有花的这些精神品质。(2)C项,“三方面”表述应为: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2.有三次嬉戏:第一次,散发出香气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二次,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三次,失踪一天后突然再落到地面恢复原形,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原文中有词语(句子)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句子)。
根据文章分析可知,有三次嬉戏;
根据文章第一段“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第五段“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可知,第一次嬉戏:写变成花儿的孩子,想静悄悄的开放,散发香气,给母亲一个意外的惊喜。表达对母亲表示依恋;
根据文章第六段“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可知,第二次嬉戏: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替母亲遮阳;
根据文章第八段“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可知,第三次嬉戏:失踪一天后,突然再落到地面恢复原形,给母亲一个惊喜。
13.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朝花夕拾》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阿长和衍太太分别是作者赞美和讨厌的两个人物。作者对阿长的态度变化:由“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中间的转折点是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衍太太是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因为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散播谣言,所以对她相当讨厌。
14.⑴道德价值⑵真善美(2分) 15.⑴(勤劳)的妈妈最美⑵(有爱)的妈妈最美(1分) 16.⑴勤劳的妈妈最美,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用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她用双脚踏出富裕的道路,她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明天。⑵我的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敬老院里,有她温暖的话语;街道社区,有她甜美的笑容;义工队里,有她忙碌的身影。(2分) 17.⑴我的最美妈妈
您(把勤劳的美德
融入我的血液)
——爱你的XXX
⑵我的最美妈妈
您(无私仁爱的善举
唤醒人们的良知)
——爱你的XXX(2分)
【解析】14.试题分析:提取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找到语句的关键部分,即“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关的呼唤”,其中体现“评选标准”的词语分析可知,应为“道德价值”“真善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整体感知语段内容,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15.试题分析:“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是审题的关键点,根据要求填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如和蔼、善良、博爱、善解人意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点评: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填写出符合要求的词语或短语即可。
16.试题分析:“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拟答的基本要求,不管选择哪一个,应运用排比,写出推荐的理由,可以用抒情,还可以写人物的事迹。如“博爱的妈妈是最美的。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博爱的人。她在家里孝敬老人,抢着做脏活累活 ;在外面尊敬老人,公交车上有她给老人让座的身影,马路上有她扶老人过马路的情景,敬老院里有她陪老人聊天的情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读、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从读书中发现的问题等等,自己不仅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还要多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17.试题分析:此题是比较宽松的仿写,只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即可,即表达对活动二中最美妈妈的祝贺。按照基本句式,可写您把如阳光般的爱心,撒进老人们的心田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另外还要注意语意通顺,内容相关.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19.【佳作展台】
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暖心
一片混沌中,我的喉咙像被一万只蚂蚁贪婪地蚕食着,火烧般的痛感使我难以忍受。我极力想赶走这群蚂蚁,它们反而铺天盖地地向我袭来……我一惊,从周公的怀里挣脱出来。“什么情况 ”我一说话,喉咙就像一个破旧的老风箱一样轰轰地响。我试着咽了一口唾沫,坏了,我心里一沉,我的嗓子哑了。要是在平时,哑了就哑了呗,问题一点儿都不大,吃点药就完事。可是,明天是学校艺术节“歌唱之星”的决赛,我要是这样上台,就只能去比赛尬唱了。妈妈今天值夜班,我只好向好友小明求助,他应该也是一个人在家。窗外黑漆漆的,我看了下表,已经十二点了,但我还是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喂——”我刚开口,小明就关切地问:“你:的嗓子怎么哑了 ”我立刻感到心里暖暖的,轻声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哑了,我家没药。”电话那头的他,只顿了一下,就对我说:“来我家吧,我家有药。”我们两家住在一个小区里,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把药箱拿出来了。他拿着两个不同颜色的药盒对我说:“这个药是温水送服的,一次吃一粒就够了。这个,是含服的,说明书上说一个小时含一片。你今天晚上就住在我家吧,现在距离早上入点还有七个小时,你可以含七片。”他暖暖地笑笑,又说:“放心吧,听我安排。”说完,他就把已经准备好的水杯递给了我,我感激地张了张嘴,喉咙发出嘶哑的声音,算是对他表示感谢了。温开水润湿了我疼痛难忍的喉咙,也温暖了我的心。吃过口服药后,我又含了一片药,便睡下了。那天晚上,小明每隔一个小时就会轻轻拍醒我,让我再含一片。我迷迷糊糊地一会儿睡一会儿醒,药片的清凉温柔地驱散了咬噬我喉咙的蚂蚁。第二天早上,我一睁眼就看见小明脸,上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我心头一热,赶紧转过头去,不让他看见我那夺眶而出的眼泪。那是发生在一年前的事情,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谁又会忘记,那让人一想起来就心里暖暖的感动呢
【详解】这是一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选材与补题。考生首先要选择好想叙写的“那件事"一只能选择一件事来写,不能写多件事;“那”暗示考生所写之事已经发生,并且“那件事”给自己的心理或情绪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横线上所填的词应当是一一个能展现自己当时的心情情绪或精神面貌的词语。为使文章更新颖、更吸引人,考生可从提示语外寻找合适的“情绪词”,比如愤怒、骄傲等。考生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一件让自己体验深刻的事情详细叙述,用细节描写展现自己的情绪体验。写出来的文章要注意展现积极向上的力量,尽量不要写沮丧、失落、痛苦等负面的情绪。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因为是写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我们可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使文章更有波澜。
【点睛】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