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高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元素
B.“染色剂”选择绑定癌细胞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有关
C.手术前患者可以选择注射或口服的方法获取这种“染色剂”
D.蝎子合成这种蛋白质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共同参与
2、为探究蓖麻(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蓖麻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遮光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及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图甲表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其中一部分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B.糖类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由脂肪转化为糖类,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据图分析影响种子干重增加的元素主要是C元素
D.据乙图分析6天后种子干重减少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造成的
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人民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大国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样板。研究发现,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表面的S蛋白在病毒表面形成特殊的花冠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蛋白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链的氨基中
B.COVID-19难以防治的原因之一是单链RNA不稳定,易突变
C.给患者注射新冠感染康复者的血清与接种疫苗的防治原理相同
D.高温可以杀死COVID-19,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蛋白质变性
4、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其结构分不开的。核纤层起支架作用,维持细胞核糙面内质网的轮廓,核孔复合体控制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糙面内质网与外核膜相连,为核糖体提供了附着位点
B.核孔复合物位于核膜的核孔,核孔复合物可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以及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所以核孔复合物的存在可以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推测核纤层与细胞核的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
D.染色质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5、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是蓝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C.正常情况下,人在紧张时,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与ADP的产生速率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D.细胞膜上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的水解
6、图甲为某阳生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2吸收或产生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该植物叶片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单位均为:mmol·cm-2·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温度为30℃和40℃时,该植物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相等
B.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klx时,只要白天时间比晚上长,即可正常生长
C.如果换成阴生植物,图乙中的D点一般要左移
D.图乙中影响C、D、E三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是光照强度
7、图a、图b是同种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据图可判断( )
a b
A.a、b分别指有丝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B.a、b细胞的DNA数量相同
C.a、b细胞的染色体数量相同
D.从a到b是中心体发出纺锤丝牵引染色体活动的结果
8、家鼠的正常尾和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为两组家鼠的杂交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P F1
雌 雄 雌 雄
Ⅰ 弯曲尾 正常尾 弯曲尾,正常尾 弯曲尾,正常尾
Ⅱ 弯曲尾 弯曲尾 弯曲尾 弯曲尾,正常尾
A.家鼠的正常尾对弯曲尾为显性
B.F1中的弯曲尾雌家鼠都是杂合子
C.F1中雌家鼠的正常尾基因都遗传自雄性亲本
D.F1中雄家鼠的正常尾基因都遗传自雌性亲本
9、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需要精确定量的是( )
A.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B.探究乙烯利对水果的催熟作用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D.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发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利用光温敏不育系水稻为基本材料培育的。光温敏不育系在夏季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植株花粉败育,而雌配子可育),在秋季短日照、低温下又变成了正常的水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B.光温敏不育系水稻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诱发细胞基因突变所形成的
C.利用雄性不育系水稻为材料培育杂交水稻,可以省去去雄这个步骤
D.光温敏不育系水稻在秋季可通过自交结种,以备来年使用
11、野生型水稻(2n=24)的穗色为绿穗(RR),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获得了水稻紫穗(rr)植株突变体,为了对紫穗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人员利用单体(2n-1)定位法对紫穗基因进行定位(假设水稻单体减数分裂I后期,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其方法是:以表型为野生型绿穗(RR)的植株为材料人工构建水稻的单体系(即仅丢失某一条染色体的水稻植株),将紫穗水稻(rr)与水稻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收获子代独立种植并观察穗色。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需要构建的绿穗水稻的单体共有12种
B.科学家构建的绿穗水稻的单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12个四分体
C.若子代全为绿穗,说明紫穗基因不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D.若子代绿穗:紫穗约为1:1,说明紫穗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
色体上
12、闰绍细胞是脊髓中的一种中间神经元,它的轴突较短,末梢终结在运动神经元2上,而运动神经元1的轴突侧支终结在闰绍细胞的胞体上,如图1所示,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运动神经元1,依次测量三种神经元上电位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神经元1兴奋后可使闰绍细胞产生兴奋
B.闰绍细胞的变化可抑制运动神经元2产生兴奋
C.若提高运动神经元1胞外Na+浓度,则图2中b的峰值升高
D.图2测量电位的电表两极都连接在膜外侧
13、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为治疗某种退行性神经疾病做了如下研究,通过比较患者和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发现该疾病由
基因t突变为基因T导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Cas9蛋白依据sgRNA片段能精准识别并切割患者成纤维细胞中的致病基因T
B.过程②的培养条件十分苛刻,对气体环境的要求是95%O2加5%CO2
C.过程④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分化诱导因子,以促进ES细胞的增殖分化
D.利用上述思路治疗该退行性神经疾病,理论上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14、吃透一颗桃,链上桃产业。依托丰富的鲜桃资源和招商引资政策,某地吸引了一批深加工企业落户,已开发出黄桃罐头、桃饮料、桃酒、桃干等系列产品,提升桃果附加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可以加大接种量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B.为避免杂菌污染,家庭酿制黄桃酒时需严格灭菌后再切块
C.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各种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D.用带盖的瓶子酿制黄桃酒时,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打开瓶盖一次
15、每年4月中旬的重庆,进入桑葚采摘旺季,桑葚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利用桑葚可生产桑葚酒、桑葚醋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桑葚醋时,干热灭菌后的果酒需冷却后才能接种醋酸杆菌
B.花青素主要分布在成熟桑葚果肉细胞的大液泡中
C.果酒制作好后应将果酒转移到温度18~25℃环境中制作果醋
D.桑葚酒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并定时通入无菌空气
16、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
A.若析出漏斗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增大
B.若向漏斗中加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不变
C.若向漏斗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减小
D.若向烧杯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减小
17、图1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c表示相关反应阶段,甲乙表示相应物质;图2表示某装置中氧气浓度对小麦种子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表示二氧化碳,乙表示水
B.[H]叫还原型辅酶Ⅱ,是一种活泼的还原剂
C.图2中影响A点高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D.图2中B点后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小麦种子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18、我国古诗词中常常包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19、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B.甲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C.分解作用可用箭头甲指向丙表示
D.甲、乙、丙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0、下列关于胚胎分割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分割操作在动物的子宫内进行
B.用分割针或分割刀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
C.分割后的胚胎可移植到受体子宫内进一步完成胚胎发育
D.对囊胚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21、下图是利用番茄、马铃薯两种植物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马铃薯一番茄的基本流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由Ⅱ培养过渡到Ⅲ培养通常要遮光处理
B.愈伤组织由特定形态和功能的薄壁细胞组成
C.Ⅰ过程最好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低渗溶液中
D.由Ⅲ培养过渡到Ⅳ培养通常无须更换培养基,给予适当的光照
22、1926年,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了图甲所示的有关实验,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尖端释放的生长素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琼脂
B.避光是为了防止光照影响去顶胚芽鞘内源生长素的运输
C.琼脂上放置11个胚芽鞘尖端,去顶的胚芽鞘弯曲度数仍为15°
D.由图乙可得出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结论
23、数十万年前,北美大陆西北部形成的冰川屏障将当地乌鸦分隔为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在漫长的演化后分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西北乌鸦和美洲乌鸦。最新遗传学证据表明,随着冰川的消融,这两种乌鸦在“分道扬镳”数十万年之后,通过长期杂交,正在重新融合为同一个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乌鸦和美洲乌鸦的产生属于异地物种的形成
B.冰川屏障属于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西北乌鸦和美洲乌鸦将重新融合为数十万年前的原物种
D.冰川消融不利于西北乌鸦和美洲乌鸦的基因交流
24、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同
B.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C.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种类均发生了变化
D.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增多
25、我国的新冠病毒二次感染高峰正在进行,一个出现明显症状的感染者体内可能已发生应对新冠病毒的(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以上皆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受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TNF-α等淋巴因子有甲、乙两大类,与免疫炎症有关,这两类淋巴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淋巴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________病,TNF-α等淋巴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结合后调节免疫反应。其中甲类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淋巴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淋巴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___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该过程反映了GC分泌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通过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完成大鼠RA病动物模型构建,然后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分组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患RA的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组注射姜黄素,对照组注射①_____________
饲养(喂养) 在②________的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
检测 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甲、乙两类淋巴因子的含量
实验结果分析 若结果为甲类淋巴因子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乙类淋巴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27、(9分)宫颈癌是一种在女性中高发、由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遗传物质是DNA)引发的癌症。2019年12月,首个国产HPV二价疫苗上市,适用于9~45岁女性。HPV的结构如下图1,疫苗制备的基本流程如下图2。请回答下列有关HPV疫苗(不含核酸)与预防子宫颈癌的相关问题。
图1 图2
(1)制备HPV疫苗的目的基因可以用__________方法获取和扩增,该过程除了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原料、缓冲溶液、还需要__________
(2)利用基因工程制作疫苗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序号),该步骤用到的酶有_______。③过程通常需要用_______________处理酵母细胞或大肠杆菌,使之处于感受态。
(3)当个体接种HP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__________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第二个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并与其结合。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的作用。B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后者在机体被HPV感染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因而能够起到降低患子宫颈癌风险的作用。
(4)结合图1分析,该二价疫苗安全又有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此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聚集沉积形成斑块。请回答以下问题:
(1)Aβ含有39-43个氨基酸,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一种膜蛋白)水解而成,与该前体蛋白形成并出现在膜中直 接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1可知,淀粉样前体蛋白先后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切断了___________(选填“肽键”“氢键”“二硫键”)而形成Aβ,每经过此过程生成一分子Aβ需要__________分子水。
(3) A的空间结构如图2,有证据表明,Aβ在健康人脑中有营养神经的作用,但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Aβ产生量过多后,可形成不同的Aβ聚集体(图3为12个Aβ的聚集体),产生神经毒性并最终使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和记忆衰退的症状,综上所述,请提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IKK激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临床上发现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IKK基因编码区第1183位碱基T突变为C,导致IKK上第395位酪氨酸被组氨酸代替。为研究该患儿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野生鼠应用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纯合),主要过程如图甲、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定点诱变获得突变基因
乙模型鼠培养
(1)在PCR反应体系中,除需加入引物、IKK基因、缓冲液、Mg2+等外,还需加入_______等。
(2)在图甲获取突变基因过程中,需要以下3种引物:
引物A 5'-CCCAA CCGGAAAGTGTCA-3'(下划线字母为突变碱基)
引物B 5'-T AAGCTTCGAACATCCT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HindⅢ识别序列)
引物C 5'-GT GAGCTCGCTGCCCCA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SacI识别序列)
则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________________,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和图中大引物的(填“①”或“②”)链。
(3)PCR的反应程序:94℃3min;94℃30S,58℃30S,72℃50S,30个循环。在循环之前的94℃3min处理为预变性;循环中72℃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经鉴定、筛选获得一只转基因杂合鼠F0,并确认突变基因已经稳定同源替代IKK基因,请你设计完成获得SCID模型鼠的实验步骤:
①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杂交得F1;
②F1雌、雄鼠随机交配得F2;
③提取F2每只小鼠的基因组DNA,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IKK基因探针和突变基因探针进行筛选,则_________________的为模型鼠。
30、(10分)光合作用常常被视为植物的专利,但一些绿色海蛞蝓通过“窃取”藻类中的叶绿体,获得了这种能力,它们会从吃下去的藻类中摄取叶绿体,并将其长期储存在体内,如绿叶海天牛可以只在年轻时吃一顿藻类大餐,此后余生便不再进食,被称为“爬行的叶子”。下图甲表示绿叶海天牛细胞的某些代谢过程(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图乙为在某浓度下,环境因素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海天牛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它在孵化时呈半透明或白色,摄入并储存于体内的叶绿体会使它们呈现出翠绿色,这是因为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______,而绿光被反射出来。这些色素分布在______上,包括多种,可用______法进行分离。
(2)图甲②过程称为______,虽不直接需要光,但却需要①为其提供______。当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h的含量会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
(3)图甲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4)图乙P点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在b(最适)温度下Q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延长光照时间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绿叶海天牛的光合作用速率。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CCBDA 6-10 BBDDB 11-15BDBAB16-20 CCABA 21-25 AC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答案:(1)自身免疫;特异性受体;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NF-α和IL-6
(2)减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3)①等量的生理盐水;②相同且适宜;
27、(9分)答案:(1)PCR;DNA模板和引物;
(2)②(;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钙离子(Ca+)
(3)抗原;)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4)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病毒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L1、L.2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8、(10分)答案:(1)略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β-分泌酶、γ-分泌酶,肽键,2
(3)研制开发抑制β-分泌酶、γ-分泌酶活性的药物,研制开发促进Aβ分解的药物;采取措施(物理或化学)阻止Aβ聚集
29、(12分)答案:(1)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酸(dNTP)
(2)引物A和引物B;引物C;②
(3)使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
(4)①F0×野生鼠;③IKK基因探针检测未出现杂交带,突变基因探针检测出现杂交带
30、(10分)答案:(1)消费者、生产者;蓝紫光和红光;类囊体膜/光合膜;纸层析
(2)碳(暗)反应/卡尔文循环;ATP、NADPH;增多
(3)①⑤;⑤
(4)光照强度;CO2浓度、色素含量、酶含量、矿质元素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