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2 课
阿 拉 伯 帝 国
壹
创立宗教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1.背景:
①自然环境恶劣;外部势力入侵
②多神崇拜,国家分裂,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③商路不畅,商业衰落;
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公元6世纪后,阿拉伯半岛已逐步形成群雄逐鹿的阶级社会,这里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地退化严重,相互间为了土地、牧场和水源连年征战。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拜占庭与波斯两为占据半岛商道,轮番出兵占领半岛土地掠夺财富,穆罕默德在此内忧外患之下创办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
2.时间地点: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3.创立者:
穆罕默德
穆罕穆德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父亲在他出生前殁于经商途中,6岁母亲病故。12岁跟随伯父参加商队经商。他为人诚实谦虚,办事公道,赢得族人的赞誉和信任,被誉为“艾敏”(即忠实可靠者)。
596年,时年25岁的穆罕默德和40岁的赫蒂彻结婚。从此,穆罕默德的生活走向富裕,在麦加的社会威望日益提高,为他的传教事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婚后穆罕默德到麦加郊区一个山洞里隐居潜修、探求解决阿拉伯民族的出路。一个夜晚,当他在希拉山洞潜修时,安拉派遣天使向他传达旨意,首次向他展示《古兰经》,授命他作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从此,穆罕默德接受真主赋予的使命,以无限的虔诚献身于伊斯兰教事业
4.经典:
《古兰经》
《古兰经》伊斯兰教唯一的经典。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真主启示”汇集。“古兰”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5.教义:
6.主要节日:
独尊安拉(一神崇拜)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穆斯林群众众迎接开斋节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6.圣地:
7.标志:
麦加 麦地那 耶路撒冷
新月
伊斯兰教标志是一个月牙形的弯月和一颗五角星,它代表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
月牙代表伊斯兰教历法中的新月,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五角星代表着五个基本信仰:信仰真主、信仰天使、信仰先知、信仰经典、信仰末日。
伊斯兰教圣地 麦加
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
伊斯兰教圣地 耶路撒冷
阿拉伯是新月之乡
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麦加朝圣”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世界三大宗教
时 间 创 始 人 地 点 经 典 教 义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巴勒斯坦
古代印度
《大藏经》
“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忍耐服从
耶稣
《圣经》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穆罕穆德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
独尊安拉(一神崇拜)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8.作用:
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民族界限,推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三大宗教共同点:①都诞生于亚洲 ②要求人民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 ③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贰
国家统一
二.阿拉伯统一
1.统一过程:
①7世纪初(61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伊斯兰教第一圣地、诞生地——麦加
穆罕默德后期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二.阿拉伯统一
1.统一过程:
伊斯兰教独尊安拉,反对多神信仰,受到麦加城中信奉多神教的贵族的排斥。伊斯兰教教义中存在施舍、人人平等这些代表平民的主张,损害了贵族和大富豪的利益,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甚至施加暴行,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622年,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
伊斯兰教第二圣地——麦地那(“先知之城”)
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在公社内,穆军默德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②622年,出走麦加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二.阿拉伯统一
1.统一过程:
③630年,占领麦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以“武力卫教”为口号,进军麦加。麦加贵族迫于形势,承认穆罕默德权威,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确认麦加为圣城。为统一信仰,将克尔白神殿改为清真寺,为穆斯林朝圣地点,清除殿内其他神,只保留真主安拉,黑石作为伊斯兰教的圣物,供穆斯林朝觐和礼拜。
清真寺(天房)朝觐的人群
穆罕默德在迁往麦地那后的10年传教和建国过程中,以“圣战”名义,先后作战65次,630年,穆罕默德以“向麦加进军,武力卫教”为口号,进军麦加。其中亲自带兵出征27次,为巩固公社,实现阿拉伯半岛统一,作出卓越贡献
624年白德尔之战穆斯林以少胜多
穆罕默德使命
①创立宗教 ②建立统一国家
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的关系
伊斯兰教为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思想基础。国家统一促进伊斯兰教的传播。
军、政、教合一的国家基本统一
3.阿拉伯统一意义
伊斯兰教
阿拉伯
国家统一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振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扩张进一步促进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伊斯兰教对中国的影响
宁夏银川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翠瓦飞檐、古色古香,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亚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经过元代以后,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叁
帝国扩张
三.阿拉伯帝国
1.原因:
继承者发动大规模对外扩张
穆罕默德发动“圣战”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在沙漠中孕育出世界最大、最辽阔的帝国——阿拉伯帝国。继承者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满足阿拉伯人对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开始了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世界的行动。他通过血与火建立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鼎盛时期领土达到4000万平方公里。
三.阿拉伯帝国
2.过程:
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哈里发(伊斯兰教国家对于政教合一的领袖的称呼,用于穆罕默德逝世后)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征服运动。东路大军在 “真主之剑”哈利德将军率领下,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后乘胜挥师东进,642年,消灭了有1200多年文明的波斯帝国。倭马亚王朝又继续扩张,664年,占领阿富汗首城喀布尔,后挥师北上,侵入中亚直至为唐军(中国)所阻,东方战场的另一支阿拉伯军队,攻入印度河流域。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三.阿拉伯帝国
2.过程:
②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公元751年,唐朝将领高仙芝率安西都护府军队及西域仆从国与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遭遇并展开血战,这是东亚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碰撞。激烈的战争中,唐朝军队虽勇猛彪悍,但由于规模的绝对劣势,以及盟国葛逻禄的背叛,最终惜败阿拉伯,唐朝百年来的向西扩张戛然而止。
埃及地处亚非两洲的交接点,地处尼罗河下游,土地肥沃,盛产谷物,一向是君士坦丁堡的粮食供应地,有“拜占廷粮仓”之称。由于这些原因,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初期,他们早已垂涎于尼罗河流域了。在征服叙利亚之后,埃及便成为穆斯林非常向往的地方。
③在西线,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三.阿拉伯帝国
2.过程:
④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732年,穿越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附近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败。
叙利亚
波斯
阿富汗、印度西北部
唐朝
埃及
西班牙
北非
⑤8世纪期地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2.过程:
三.阿拉伯帝国
①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帝国
②伊斯兰教向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③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传播
3.影响:
⑥1259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从9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内讧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势カ,以及近200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了帝国的实カ。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蒙古铁骑:“杀气腾腾,连闪电也不敢向前迈步,霹雳不敢高声布道。”一个游牧民族起家的帝国被另一个游牧民族灭掉了
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帝国
你知道哪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今天的阿拉伯国家
630年,占领麦加,部落承认穆罕默德,半岛基本统一
统一
鼎盛
灭亡
衰落
622年,麦地那,穆斯林公社建立
8世纪中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分
崩
离
析
9世纪中叶
1258
雏形诞生
阿拉伯国家又称阿拉伯世界,指以阿拉伯人为主要族群的国家,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大部分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共包含22个国家,总面积131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0645万(2016年)。阿拉伯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科摩罗、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突尼斯、阿联酋、也门、叙利亚
肆
灿烂文化
四.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出现的原因:
①哈里发重视知识,揽招人才
②开明的文化政策
③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创造灿烂阿拉伯文化
8世纪中期,哈里发哈伦把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代学术遗产译为阿拉伯语。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等,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百年翻译运动拉开序幕,巴格达成了汇集古典文化的海洋。哈里发麦蒙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的翻译报酬,以与译出书稿同等重量的黄金计算。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源于沙漠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不仅是占有了一些地理区域,而且是占有了全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阿拉伯人被那些建筑家、工艺家、宝石匠和机械制造者的作品折服,阿拉伯文化其实是抢来的文化。
四.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文化代表: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①数学阿拉伯数字
完整的代数法
②《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医学之王”拉齐斯的《医学集成》,花费15年时间完成。主要讲述疾病、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
伊本·西那《医典》,全面而系统,全书包括五部分,分别讲述医学总论、药物学、人体疾病各论及全身性疾病等内容。
③文学《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该书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①笔画简单,使用方便,便利人们的生活。
②成为世界各国通用数字,便利交流和交往。
③有利于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印度泰姬陵
开罗清真寺
巴基斯坦清真寺
中国清真寺
建筑艺术成就显著
世界各国清真寺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阿拉伯医学手术器具
把中国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传入欧洲
把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西方谚语
3.影响: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四.阿拉伯文化
4.阿拉伯人特点:
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合精神。
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
5.繁荣原因:
①善于学习重视文化
②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并加以创新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
——英国学者罗伯特·布雷福特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
电影《穆斯林的无知》是美国籍基督教徒纳库拉·巴塞利(一位埃及出生反伊斯兰分子,一位有前科的诈骗犯)制作并导演的电影。该片声称穆罕默德是一个骗子,沉溺女色,暗示他是一个同性恋,装模作样的白痴,是私生子,还把一头毛驴称为“穆斯林第一动物” 。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伊斯兰教是“一种癌症”。
2012年9月11日,伊斯兰国家爆发激烈反美示威,美国驻埃及和利比亚班加西的使领馆均遭到抗议者袭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约翰·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在内的4名美国人,在事件中遇袭身亡。
2012年9月17日,俄罗斯总检察院准备向法院起诉,要求认定《穆斯林的无知》为极端主义电影;同日,伊朗当局表示要追捕该片导演。
2012年9月27日下午,纳库拉在洛杉矶被捕。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创立
背景:多神崇拜,国家分裂,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时间创始人:公元7世纪 穆罕默德
教义:独尊安拉(一神崇拜)
作用: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民族界限,推动阿拉伯半
岛统一和阿拉伯国家建立
阿拉伯统一
统一过程
①7世纪初(61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②622年,出走麦加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③630年,占领麦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课 堂 小 结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①数学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法
②《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③文学《天方夜谭》
原因:继承者发动大规模对外扩张
过程:①②③④⑤
影响:①哈里发重视知识,揽招人才
②开明的文化政策
③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创造灿烂阿拉伯文化
1.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2.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3.7世纪,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公社,标志着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该地点是( )
A.麦加 B.巴比伦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
4.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
A
B
D
C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5.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这里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 B.部落战争连绵不断
C.人民渴望统一 D.阿拉伯帝国衰落
6.据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行刑前手持《古兰经》,据此判断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7.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 文明交流 B. 民族融合
C. 习俗差异 D. 国家冲突
7.穆罕默德完成的双重历史使命是(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出走麦地那 ③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C
A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