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0 07: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程标准: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山穷水尽
——文革后的中国
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着什么困境?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2.7《人民日报社论》
上千万知识青年、下放干部、知识分子和其他城市下放人员要求回城,全国城镇有两千万人等待就业。
——《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9年4月5日)
安徽省4000万农村人口中有3500万以上的人吃不饱肚子!
——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
思想僵化;
民主法制被破坏;
经济衰退;
就业压力;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积极性
……

穷则思变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1978年邓小平
(二)真理?真理!
——真理标准探讨(1978.5)
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四人帮)他们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
——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突破思想禁锢:
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准备
(三)峰回路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
“以阶级斗争为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重新确立
③审查解决
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道路
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
①工作中心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指导思想
会议内容
意义
(三)峰回路转
——加快冤假错案的平反
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四)十一届六中全会及《历史决议》1981.6
(1)召开:1981年6月,在北京举行
(2)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的主要点,已经可以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基本的总结。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五)1982年宪法
1.过程: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意义:
①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②为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实施依法治国奠定基础。(补)
八二宪法 我国当前现行宪法。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分配方式:
集体所有——集体所有
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家庭
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对内改革:农村先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制不变,改变的是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劳动力的行业流动与城乡流动
—为城市经济的改革奠定基础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
年代及农业政策 土地所有制 特征 意义或弊端
①1950-1952土地改革 地主→农民 仍为私有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1953-1956 农业合作社 农民→集体 私有→公有 实现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1958-1983人民公社 集体 提高公有化程度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④1978年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同①
对内改革:城市先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7月,中国第一家股份国营企业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
改革: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82年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1987年 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21世纪后
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1992年 南方谈话
1992年 十四大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开放:中国的窗口——经济特区
几块竖在街中间的石头,把一条窄窄的中英街一分为二,……香港那边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们忙忙碌碌,显得一排繁华热闹。而我们这边却一片荒凉,萧条冷落,很多人往那边跑,不回来。
——卢荻《习仲勋主政南粤》
1980年5月,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立经济特区
1978年以来,作为内部自我调整机制的“改革”,与作为外部调整机制的“开放”共同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不仅相互支撑,而且相互补充。实践表明,每当国内改革动力不足,乃至陷入争论的时候,扩大开放往往会扮演改革“救驾者”的角色,发挥“倒逼”改革的作用。
——魏加宁《改革方法论与推进方式研究》
改革 开放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
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加入WTO
……
……
1988年开放海南岛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
农村到城市逐层深入的改革
思考:中国的改革与对外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

一国两制
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可以保留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外国投资可以不动,但祖国要统一。
——1978年邓小平会见外籍人士
(一)理论创制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二)理论实践
我要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保持繁荣的香港、澳门,不是贫穷的香港、澳门。
——1984年 邓小平
1982年,中英就香港问题开启会谈
1984年 《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 香港回归
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 澳门回归
(四)理论实践
1979年元旦
1992年11月
1993年4月
2005年3月
2015年11月7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1.《告台湾同胞书》
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2.“九二共识”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4.《反国家分裂法》
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3.“汪辜会谈”
两位领导人在北京会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胡连会
两位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5.习马会
2005年4月29日
理论 领导人 核心或回答的问题 地位确立 意义
邓小平 理论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07年 中共十七大写入党章,2012年十八大确立为指导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年中共十九大(2018年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写入宪法) (参见第191页第一段中间)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9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