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3课
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盛世与危局
专制时代的本固邦宁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壹
明朝政治制度
——不断收紧的缰绳
首探“专制集权”,何为“专制”与“集权”?
“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导语
专制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地位: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创立人:秦始皇
含义: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
特征: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君权
相权
中央
地方
要素
表现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郡县制度
刺史制度
行省制度
一、明朝的建立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天灾人祸让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化,导致1351年爆发元末大规模农民起义。
元朝
明朝
时间:1368-1644年 (276年,十二帝)
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
国都:应天府(南京),15c迁都北京
“近睹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宪台举亲而刻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庙堂不以为虑,主添冗官,又改钞法,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
——朱元璋:《讨张士诚檄》
蒙古人 蒙古人元朝之“国族”
色目人 西北、西域各族,包括党项兀儿吐蕃、回回等原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期、真等,包括云南、四川省
汉人 各族民众
南人 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
二、明代强化君主专制之废丞相
材料一: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巨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 ——《明史·胡惟庸传》
材料二:“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
材料4:
(监察)
(军政)
(行政)
地方权力过大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丞相权力过重
皇权日益加强
矛盾加剧
布政司
三司
地方
行中书省
按察司
都指挥司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思考:为什么朱元璋要废丞相制度?
二、明代强化君主专制之设内阁
改革前
皇帝
中书省: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改革后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打工”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三十多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探究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朱元璋和后代皇帝如何处理解决繁多的政务与个人有限精力之间的矛盾?
内阁
奠基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出现 明成组: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发展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全盛 明神宗:权力大增(权压六部)
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三、明代君主专制的黑暗之处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思考:内阁在这套工作流程里,处于什么地位?特点如何?
思考:这套工作流程里,谁掌握最终的决策权力?
1、不是国家法定行政和决策单位,而是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x
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
2、内阁完全受制于皇权;内阁不能制约皇权(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由 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3、权力受司礼监的制约,二者矛盾深刻
三、明代君主专制的黑暗之处
改革后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内阁
司礼监
(东厂、西厂、锦衣卫)
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富,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宦官)”——黄宗羲
内阁为皇帝秘书机构,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无力约束皇权,过度依赖皇帝的英明勤政,一旦皇帝怠政,朱批大权就被秉笔太监撺掇,从而导致宦官专权。明代司礼监有“太上内阁”之称。
明朝以前 洪武时期 仁宣以后
宰相 皇帝 司礼监
内阁
六部 六部
三、比较宰相和内阁的异同
宰相 内阁
相 同 不 同 权力来源
职 责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参与决策
侍从咨询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四、明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之地方管理
前
皇帝
中书省: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中央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
后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地方
布政司
民政、财政
都指挥使司
军政
按察司
监察、司法
内阁
司礼监
探究4:设立三司使,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五、清代君主专制的发展
(1) 形成奏折制度
康熙当政时期,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控制,了解地方情况,使下情及时上达,特许他的亲信官员“但有所闻”,立即“密折奏闻”。
——潘玉民《奏折》
依据材料和教材,分析奏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特点:迅速、机密
作用:提高了决策效率,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康熙时期奏折
◎红漆皮奏折匣
五、清代君主专制的发展
2.南书房
收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3.军机处
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养心殿
军机处
50
米
康熙:南书房
借书文议政
雍正:军机房
决策西北战事
乾隆:军机处
中枢秘书机构
临时当差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檐曝杂记》
乾纲独断。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清高宗实录》
军机处基本信息:
①性质:
②特点:
③人员:
秘书、顾问机构
简、速、密
(机构简单,效率高、保密性强)
朝臣兼任
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承旨遵办
影响: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4.大兴文字狱:
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贰
明朝经略边疆
——帝国荣光下的边疆形势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1371年 - 1433年),原名马三宝,回族人。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二、明清版图奠定
1、造成严重的财政困难
2、海禁政策实施打击了民间贸易
1、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国内手工业发展;
2、开辟了新航路,为大航海时代到来奠定基础;
3、加强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亚非人民的友谊。
二、明清版图奠定
阅读教材73页第一段
勾出其时间、历史地位、目的
结合材料,思考影响何在?
郑和第4次下西洋访问过的莫桑比克沿海,已到达南纬33度以南接近好望角之地,没有郑和所开拓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路,欧洲人无法这么快到达中国。正是郑和下西洋为16世纪~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是“大航海时代”前奏》
郑和下西洋,既表明朝廷对外关系政策的愚昧,更是对民间海外开拓的反动,也埋葬了宋元以来中国朝野的开放趋势郑和之后,虽然明朝无力进行类似郑和下西洋的朝贡贸易,但仍继续明初的海禁政策,直至无力贯彻海禁政策而在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
——庄国土:《论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外开拓事业的破坏——兼论朝贡制度的虚假性》
二、明清版图奠定
蒙古族
倭寇
荷兰殖民者
女真族
藏族
葡萄牙殖民者
区域 势力 相关举措 结果
内陆 边疆 蒙古
藏族
女真族
经略 海疆 倭寇
葡萄牙
荷兰
修长城、册封 、互市
蒙汉关系缓和
册封、设立宣慰司、委任上层
与中央关系甚为密切
册封、设奴儿干都司
威胁始终没有解除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倭患有所缓解
武力抗倭、海禁、开禁
无有效手段
16C中,获澳门租住权
无有效手段
1624年占据台湾
(一)明朝经略内陆边疆和海疆举措
土木之变(1449年)
俺答汗和议(1571年)
抗倭援朝(16C末)
二、明清版图奠定
相关举措
①东南
②东北
③北部
④西北
⑤西藏
⑥西南
民族事务
内地
(二)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
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统一台湾(1662);清廷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4)。
与沙俄-雅克萨之战;1689年《尼布楚条约》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1688-1757);于蒙古设盟、旗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于新疆设伊犁将军(1762)
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1727);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金瓶掣签制度1793)
改土归流:取消土司世袭制,任流官管理
督抚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乾隆后期规定,格鲁派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确定,报朝廷批准。
三、明清版图奠定
册封达赖、班禅
派驻藏大臣
伊犁将军
盟旗制度
总督-巡抚
改土归流
①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国家统一,为后世边疆地区的治理提供借鉴;
②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巩固、开发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以及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特点:
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多元一体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四、明清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背诵)
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政治上:强化对人民的管控,皇帝专断独裁,政治体制日益僵化。
3、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创新、文化进步以及民主思想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2、有利于民族交融以及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