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习题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0 08: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13 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B.“涸”应读“hé”;C.“桦”应读“huà”;D.“慷概无私”应为“慷慨无私”。
A
1.下面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废墟(xū) 酬劳(chóu)
  薰衣草(xūn) 沉默寡言
B.干涸(gù) 坍塌(tān)
  毛榉树(jǔ) 生机勃勃
C.呼啸(xiào) 薄荷(bò)
  白桦林(huá) 无边无际
D.流淌(tǎng) 遮拦(zhē)
  枫树林(fēng) 慷概无私
·
·
·
·
·
·
·
·
·
·
·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    成现在的样子的。
(2)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    。
(3)趁这个机会,我    ,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A.修补   飘着   刨根问底
B.修补   飘荡   追本溯源
C.修整   飘荡   刨根问底
D.修整   飘着   追本溯源
解析:
修整,修理使完整或整齐;修补,修理破损的东西使完好。房子用“修整”更符合语境。笑声与“飘荡”搭配,不能说笑声“飘着”。“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追本溯源”指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选“刨根问底”更合适。
C
3.(20-21·滨州无棣水湾镇中学同步测试)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解析:
“安静,忠厚,不张扬”等人格化的词语,赋予狗人的特性,写出了对狗的喜爱之情,是拟人修辞,“像”表示比较,而非比喻。
D
4.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①做好绿化工作取决于我们是否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广大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②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人人从植一棵树、种一株草做起,③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共建美好家园。
(1)第①句应改为   。
(2)第②句应改为   。
(3)第③句应改为   。
(示例)能否做好绿化工作取决于我们是否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示例)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的活动中去
(示例)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共建美好家园
解析:
第①句一面对两面,第②句成分残缺,第③句动宾搭配不当。
5.下面对“牧羊人”的分析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他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
扣子缝得结结实实等表现了他是一个热心助人、乐观向上的人。
B.“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中画线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牧
羊人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特点。
C.“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
一点儿灰尘……”这些内容从正面直接刻画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勤劳不懈的人。
D.从“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可看出他是一个只有面对陌生人时才比较沉默寡
言的人。
解析: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安静,忠厚,不张扬”的人,而非“一个只有面对陌生人时才比较沉默寡言的人”。
D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中“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部分,回答后面的问题。
6.选文中“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8.“植树的牧羊人”感动了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普罗旺斯爷爷”。请你回忆课文全文,说说你从“普罗旺斯爷爷”身上看到了哪些精神。
6.选文中“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
  插叙。交代了牧羊人的人生经历和家庭情况,点明了牧羊人种树的原因;突出了牧羊人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跌宕紧凑。
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答案示例: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顽强的生命力、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暗含了作者对牧羊人高尚品质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8.“植树的牧羊人”感动了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普罗旺斯爷爷”。请你回忆课文全文,说说你从“普罗旺斯爷爷”身上看到了哪些精神。
答案示例:
  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不求回报的精神;坚持多年、努力不懈的毅力和精神;为他人幸福着想的奉献精神。
9.(2020·东营模拟)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开头,介绍一个自己熟识或者崇拜的人。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答案示例:
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能触动她内心深处那根弦。从她读书看戏时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状态可知,她是一个极易动情的人;从她常常一个人沉默寡言、无语凝噎的情况可知,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她常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他人一句无关轻重的话语、一个黯淡无光的眼神,都能刺痛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她永远都是眉峰紧蹙的样子,正应了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沙海一苗树
梁 衡
①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②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齐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③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④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⑤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⑥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⑦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10.说说高林树和官井村村民经历了怎样的种树及治沙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显示其主要过程。
11.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结合上下文,请按要求赏析语句。
(1)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从写法角度赏析语句)
(2)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语句)
12.几十年的时间,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并不是高林树一个人的功劳,文章为什么要重点写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3.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10.说说高林树和官井村村民经历了怎样的种树及治沙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显示其主要过程。
解析:
根据“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可概括出:一苗树壕,一层新绿。根据“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可以概括出:有树有草。根据“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可以概括出:一片籽麻。根据“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可以概括出: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
答案示例:
  ①一苗树壕,一层新绿;②有树有草;③一片籽麻;④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
11.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结合上下文,请按要求赏析语句。
(1)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从写法角度赏析语句)
解析:
(1)句要求从写法入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苏东坡描写的月光下的院子是“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是“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作者将月光下的院子和风沙过后的院子进行对比,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
答案示例:
  对比,把苏东坡描写的月光下的院子和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作比较,突出沙漠环境的恶劣,表现治沙工作的艰难。
(2)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语句)
解析:
(2)句要求从修辞手法入手赏析。从“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甘草、土豆、苜蓿、奶牛”,从甘草到奶牛,则揭示了官井村几十年来的巨变,“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赞叹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答案示例:
  排比(或反复),“一万亩甘草,一万亩……”连用了几个“一万亩”,铺排出了官井村现在的苗之多,突出了官井村几十年的变化大,表达了当地人民的自豪之情。 
12.几十年的时间,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并不是高林树一个人的功劳,文章为什么要重点写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析:
回答“文章为什么要重点写他”这个问题,可以从高林树所做的事的特点以及所起的独特作用来思考,根据“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可知,种树治沙,他最早做;根据“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可知,他植树种草劲头足,成就大,绿化致富,并且对绿化沙漠有带动作用;文中第③段详写高林树种树经过,带动村民植树绿化沙漠,绿化致富,突出平凡人在平凡岗位做出的伟大贡献,深化主旨;详写高林树一人种树,绿化沙漠,略写村民效仿种树,以点带面,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答案示例:
  种树治沙,最早是从他开始的;他植树种草劲头足,成就大,绿化致富,对绿化沙漠有带动作用;详写他一个典型人物,突出平凡人在平凡岗位做出的伟大贡献,深化主旨;以点带面,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13.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解析:
首先要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内容,并从中谈出自己的感悟。根据“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可知,这一苗树给了沙漠变绿的希望,给了人们改变沙漠和未来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根据“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可知,文章赞美了“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作者用库布齐大沙漠及官井村前后的变化告诉人们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在困难面前怀着执着、坚韧、顽强的精神就能创造奇迹。莫要小看生命之初的弱小,用心去呵护它,定能燃起希望之火。
答案示例: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一苗树”给了沙漠变绿的希望,给了人们改变沙漠和未来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文章赞美了“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
14.综合实践。
  学习了《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后,同学们为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精神所感动,为此七年级(1)班举行了以“关注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
(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材料二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3)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父亲。(50字左右,语言得体)
(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解析:
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引号中的文字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阐述一个方面的内容。因而,对内容的概括,宜采用句意合并的方法。首先筛选出每句话的核心内容,然后综合起来加以概括。
答案示例:
提示:信息里要同时体现“生态文明”“保护环境” “美丽中国”三个要点。
(2)材料二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解析:
考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所蕴含的寓意。要认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包括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理解其象征意义,组织语言作答。
答案示例:
构图要素为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ZHB。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们。山和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ZHB为“中国环境保护”汉语拼音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
(3)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父亲。(50字左右,语言得体)
解析:
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再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示例:
爸爸,我不赞成放烟花。其实,表示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帮爷爷实现他的愿望,在生活和身体上多关心爷爷,或在爷爷生日那天种一棵纪念树,等等。放烟花既不能为爷爷带来任何好处,还污染环境,影响邻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