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植被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植被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0 08: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一节植被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下面小题。
3.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4.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境内,是以毛竹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下图示意生态站内三种典型植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说明( )
A.自森林顶端到地面,气温明显降低
B.树冠越封闭,草本植物生长越旺盛
C.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强
D.垂直结构越复杂,植被种类越丰富
6.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体现出( )
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②植物的附生关系③植物的共生关系④植物的竞争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其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区中不同植被类型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随着降水量增多,不同植被类型占比中( )
A.灌木逐渐增加 B.多年生草本减少 C.乔木逐渐减少 D.一年生草本减少
8.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物根系的特点最可能是( )
A.扎根面广而深 B.根系细小而短 C.扎根面窄而浅 D.根系的数量少
9.浑善达克沙地中植被类型从东到西分布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地理位置 D.太阳辐射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越丰富
B.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森林的分布面积越广
C.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越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
D.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发育越不明显
11.下列植被类型中,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的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硅化木是几百万年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硅化木来自新疆奇台县等地的茫茫戈壁,树种以柏树(属裸子植物)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的硅化木主要树种在地质史上迅速发展的时期为(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3.奇台县等地出露有近千棵硅化木,说明该地在硅化木形成前曾经( )
A.火山活跃 B.炎热干燥 C.温暖湿润 D.冰川覆盖
滴水叶尖是指树叶的叶尾细长,能排除树叶内较多的水分,又避免雨水在叶面上积存。右图为某滴水叶尖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4.滴水叶尖常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15.下列对该现象的解释,最可信的是( )
A.气候干旱,水分蒸腾多 B.空气湿润,叶片吸水多
C.降水丰富,叶片排水快 D.光照强烈,出水反射强
老鼠艻(如下图)属多年生小灌木状草本,根系长而坚韧,秤表面有白蜡质,叶片线形,平卧地面部分长达数米,雌雄异株,雄花成熟后脱离植株,随风奔跑。老鼠艻多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老鼠艻可能生长于( )
A.海边沙滩 B.沼泽地区 C.热带雨林 D.温润山地
17.老鼠艻对所在地区的影响可能有( )
A.加剧土地沙化 B.减轻水土流失 C.减弱海水侵蚀 D.掩埋道路房屋
二、综合题
18.读植被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属于天然植被的是 ,属于人工植被的是 。(填“甲”“乙”“丙”或“丁”)
(2)与图中其他植被相比,乙图植被的突出特征有 、 等。
(3)指出丙图植被的突出特征是 ,成因是 。
(4)指出甲、丁两图植被的显著区别:甲图植被 ,丁图植被 。
(5)同学们结合日常观察,判断柳树和杨树属于( )的树种。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四类自然植被景观图。
(1)图示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自然植被景观,垂直结构分层最明显的是 (填序号),植被种类相对较少的是 。(填序号)
(2)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名称是 ,主要分布于 、 的温带气候区,叶片多呈 。
(3)指出②代表的自然植被的主要分布区域 ,并说出植被特性 。
(4)说出柳州市自然植被的类型 ,并指出其生长环境的气候特征 。
20.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特征。
(2)指出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地区。
(3)与常绿阔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其它地方森林茂密,故不是人为破坏,A错误;图示为石灰岩小山,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B正确;图示高度在40-120米,海拔低,热量条件差别不大,C错误;图示高度在40-120米,属于缓坡丘陵,坡度相对和缓,D错误;故选B。
2.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6-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雨季,草木茂盛,11月-次年2月为凉季,气候凉爽宜人,3-5月为热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草枯黄,形成褐色“巧克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特点: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特点:全年高温多雨。东南亚的热带湿润气候,在那里形成了茂密的热带森林,是与亚洲其他地匠的根本区别。菲律宾群岛有热带雨林景观。
3.D 4.D
【解析】3.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主,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5.D 6.B
【解析】5.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弱,森林高度不足以使得气温变化过大,A、C选项错误,树冠越封闭,到达地表附近光照越弱,草本植物越稀少,B项错误,垂直结构越复杂,植被种类越丰富,D项正确。故选D。
6.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体现了植物的竞争关系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附生和共生的关系,②③错误,故选B。
【点睛】植物可以改造其生长环境条件:裸地→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更多种类植物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7.D 8.A 9.B
【解析】7.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降水量增多,一年生草本植物占比减少,D正确;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比增加;乔木和灌木占比先增后减;半灌木先减后增,ABC错误。应选D。
8.据材料分析可知,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降水少,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由此可知,扎根面广可以获取更多水分,植物根系多、扎根深既可以固定植物体又可以获得水分,故植物根系的数量多,扎根面广而深,A正确,BCD错误。应选A。
9.据材料分析可知,浑善达克沙地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且其植被类型分布比例明显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是从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所导致的,B正确;由于整个浑善达克沙地都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沙地内经纬度差异不大,故太阳辐射和温度差异较小,受地理位置影响不大,ACD错误。应选B。
【点睛】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0.A 11.C
【解析】10.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类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如热带雨林地区,A正确;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发育越明显,如热带雨林地区,D错误;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并不是各类植物都能生长,如寒带的植物在热带通常是不能生长的,C错误;森林的分布面积,不仅受气温和降水影响,还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B错误。故选A。
11.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的特征,C对;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二者一年四季常绿,AB错;亚寒带针叶林,叶片缩小为针状,D错。故选C。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层是通过争夺阳光实现的; 但植被垂直结构中:植株高度 、种群数量、 层级数量等 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植被既要适应自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被全年生长旺盛,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
12.C 13.C
【解析】12.题意表明,新疆硅化木的树种以柏树(属裸子植物)为主,祼子植物在地质史上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中生代,C对;前寒武纪是藻类植物繁盛时期,A错;古生代主要是孢子植物繁盛时期,B错;新生代主要是被子植物繁盛时期,D错。故选C。
13.奇台县等地出露有近千棵硅化木,说明该地在硅化木形成前,当地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表明当地适合森林生长,因此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C对;火山活跃有可能破坏森林,A错;炎热干燥和冰川覆盖不利于森林的存在,B、D错。故选C。
【点睛】生物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演化。地壳演化史中,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
14.A 15.C
【解析】14.由材料可知,滴水叶尖是指树叶的叶尾细长,能排除树叶内较多的水分,又避免雨水在叶面上积存。所以,“滴水叶尖”该现象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因为该此处的特点是终年炎热多雨,A正确。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域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降水没有热带雨林地区多,BCD错误。故选A。
15.此处降水多,叶片不需要太多的水分,需要排水,C正确,A错误。此叶片主要为了排除叶内较多的水,不是吸水,B错误。此处的叶片排水与光照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滴水叶尖是一种地理现象,也是一种美妙的自然界的现象。主要是指热带地区对流运动显著,每天午后两点左右都会由于强对流而形成对流雨,而热带地区的植物较茂盛,雨水顺叶尖流下,形成滴水叶尖。
16.A 17.C
【解析】16.材料显示,老鼠艻多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老鼠艻根系长、秆蜡质、叶片线形等特征指示当地环境(海边沙堆)相对干燥,A选项正确。沼泽地区、 热带雨林、温润山地较湿润,排除BCD。故选A。
17.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少,排除AB。老鼠艻多生长于海边沙滩,平卧地面部分长达数米,利于防海浪冲刷,为优良的海边固沙植物,C选项正确。老鼠艻植株较小,不会掩埋道路房屋,排除D。故选C。
【点睛】南方主要是沿海防护林树种,要求选择适应盐碱沙地生长的抗风、固沙、耐旱、耐贫瘠、耐潮汐盐渍的树种,如木麻黄、相思树、黑松、刺槐、垂柳、旱柳、臭椿、苦楝、毛白杨、白榆、桑树、梨树、杏树、紫穗槐、柽柳、红树等。
18.(1) 乙丙 甲丁
(2) 植被种类丰富,垂直结构显著;四季开花、四季结果 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和板根现象
(3) 叶子缩小为针状 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
(4) 秋冬季落叶 四季常绿
(5)B
【分析】本大题以“植被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被类型和特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乙图中植被为热带雨林,丙图中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均属于天然植被;甲图中植被为苹果树,丁图中植被为柑橘树,均属于人工植被。
(2)乙图中植被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使得植物全年都可以旺盛生长,可四季开花;植物的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常见茎花和板状根等现象。
(3)丙图中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呈针状,可以抗寒抗旱。
(4)甲图中植被为苹果树,属于落叶阔叶林;丁图中植被为柑橘树,属于常绿阔叶林。显著区别是落叶阔叶林秋冬季节落叶,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
(5)通过日常观察发现,柳树和杨树的叶片宽阔且薄,C、D错误;柳树和杨树在秋冬季节时叶子脱离枝干,春季发芽,夏季茂盛,所以柳树和杨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B正确、A错误。故选B。
19.(1) ① ④
(2) 温带落叶阔叶林 湿润 半湿润 纸质
(3)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特征:植被以松、杉类为主;树叶为针状;抗寒抗旱。
(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类自然植被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植被景观的特征、植被类型名称和植被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及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
通过读我国四类自然植被景观图判断:图示①有板状根,代表的自然植被景观为热带(季)雨林、②代表的自然植被景观为亚寒带针叶林、③为银杏叶,代表的自然植被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④中有骆驼,代表的自然植被景观为温带沙漠。其中垂直结构分层最明显的是①热带(季)雨林。植被种类相对较少的是④温带沙漠。
(2)
由上题可知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名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叶片多呈纸质。
(3)
由上题可知②代表的自然植被景观为亚寒带针叶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区域为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亚寒带地区,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其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
(4)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所以自然植被的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1)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带状东西延伸。
(2)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
(3)垂直结构复杂,树木高大茂盛;具有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植物种类多。
【分析】本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呈条带状,东西延伸分布在北半球大陆约50°N~70°N之间的地区,包括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2)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图中自西向东依次为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的马来群岛及马来半岛南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其中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
(3)
热带雨林地区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导致两种植被出现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树干的高度和群落结构及附生植物与藤本植物等方面,具体而言,热带雨林植物叶片深绿,高大茂盛、群落结构复杂,多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