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目录
01
课堂检测
【实验目的】
1. 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 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 ∶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实验步骤】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如图6-S-1)
图6-S-1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
(1)熄灭蜡烛的实验 蜡烛 自下而上 熄灭 CO2不能 燃烧 ,也不 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 大
自下而上
燃
烧
支持
燃烧
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
(2)CO2与水的反应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 紫 色;通入CO2后溶液变为 红 色;加热后溶液变为 紫 色
紫
红
紫
H2CO3、
+H2O
续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
(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再通入CO2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浑
浊
CO2+Ca
+CaCO3↓
续表
1.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C )
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B.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D. 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发生,故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C
2. 如图6-S-2所示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图6-S-2
A. 本实验过程涉及2个化学反应
B. 2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D. 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3. 图6-S-3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错误的是( D )
图6-S-3
D
A. 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 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不相等
C. 甲和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
D. 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4. 如图6-S-4所示是同学们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图6-S-4
C
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
下面的集气瓶里
B. 取用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
气体顺利排出
C. 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c导管也
必须安装止水夹
D. 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5. 根据图6-S-5回答问题:
图6-S-5
(1)仪器b的名称是 锥形瓶 。
锥形瓶
2HCl+CaCO3
(3)若要制备较多CO2并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应选取的发生和收集的仪器组合是 bcefh (填序号)。检查该组合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往长颈漏斗注水,一段时间后液面稳定不下降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bcefh
往
长颈漏斗注水,一段时间后液面稳定不下降
(4)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可将上述某仪器换成 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
分
液漏斗
d
H2O+CO2
图6-S-6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