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会诗歌的情感美。
2.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诗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3.通过品味、欣赏,培养语言感受能力及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1.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一课时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反复朗读,感悟深情
㈠深情范读,先声夺人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倾听总体感受作品的情感美、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㈡初步感知,交流所得
1.通过听老师的诵读,你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2.诗中哪些形象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感;通过“形象”组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㈢反复诵读,领悟情感
1.比较诵读:请同学把这首诗与刚刚学习的《我爱这土地》和《我用残损的手掌》作比较,看看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基调读才能更有表现力。在比较揣摩之后,独立练习朗读。
2.个性化朗读展示,并请学生评价感情表达是否到位。
3.诵读指导。(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施教)
在学生朗读之后,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及时朗读指导。教师需储备以下资料:
把握情感基调,注意节奏和重音。如读诗可以根据诗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第一节是叙说历史,诗人的情感是深沉的,语速要慢些,语调要深沉些;第二节到“痛苦的希望”,就可以加快语速,语调高昂一些;第三节是充满希望的祖国,就应该是喜悦的心情,语速语调也要相应变化;第四节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并将为之奉献一切,语调可以适当深沉些,但语速可以不变,最后抒情句要达到情感的高峰,收束要有力。
4.组合诵读:同学前后组合,每人朗读一段,请本组同学评判朗诵情况。或学生独立揣摩诗中包含的情感,并将自己的独特发现与大家交流。
三、联想想象,领悟形象
㈠组接镜头,领悟内涵
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想象,揣摩诗中蕴涵的情感、思想。
1.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形象”,请大家根据诗中的“形象”组接成情景画面。
诗人写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
2.把这些形象组接在一起,并形成一幅画,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这幅画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那第二节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第二节诗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㈡揣摩特点,感受形象
1.再读诗歌的第三小节,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形象”,请大家根据诗中的“形象”组接成情景画面。
诗人又写了“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形象。
2.这些形象又具备什么特点,由此你能联想到什么?透过这些形象,你能感受到祖国的什么气象?
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诗人的感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3.第四节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第四节诗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诗人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四、配乐朗读,深层感悟
在感受、领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整体诵读。这次诵读的关注点一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充沛表达;二是进一步全面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五、熟读成诵,积累升华
1.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全文背诵,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以体现各尽其能的教学特色。)
2.扩展练习。
课下请同学自己找一首抒情性很强的爱国诗,或者舒婷的另外一首抒情诗练习朗诵,开展抒情诗配乐朗诵比赛。
结束语
同学们,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像舒婷一样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并为之而奋斗一生,留下了历史上壮丽的华章,来,让咱们听听历史的回音吧!我领读,大家齐读名人后面的内容。
(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