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人
赏析古诗词中的句子
【答题技巧】
1.从内容入手,赏析其蕴含的生活哲理。
2.从感情入手,赏析作品体现的健康向上的感情。
3.从词语入手,赏析作者遣词表达主题的魅力。
4.从修辞和表现手法入手,赏析修辞、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表达的情趣。
【例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历来倍受赞赏,请加以赏析。
【答案】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后天晴,红白交辉的美景,比拟成妩媚的美女,表达了词人对
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A)
A.莽莽(mǎng)
滔滔妖娆(ráo)
红装素裹
B.分外(fèn)
文采折腰(she)
原驰蜡象
C.可汗(hdn)
风骚谦逊(xùn)
一代天娇
D.今朝(zhao)
娇美沁园(qing)山舞银蛇
【解析】B.折zhé;C.娇一骄;D.沁qim。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是
当之无愧的一代天骄
B.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C.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
素裹。
D.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堪称新时代的
风流人物。
3.(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
当的一组是
B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要有强国兴邦、建功立业的
,要有生
龙活虎、昂扬向上的
,要有攻坚克
难、敢闯敢拼的
,要有不卑不亢、自
立自强的
A.志气
锐气
朝气
骨气
B.志气
朝气
锐气
骨气
C.骨气
朝气
锐气
志气
D.骨气
锐气
朝气
志气
B.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
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C.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忠
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
D.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
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
动力。
【解析】D.语序不当,将“发展、生存和凝聚”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日。
B.“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的是“秦朝的皇
帝”,“汉武”指“汉武帝”。
C.“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
的《离骚》。
D.“河”在中国古代专指黄河,如《庄子·秋
水》中的“百川灌河”中的“河”就是指黄河。
【解析】“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共15张PPT)
人
如何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1.音乐之美:诗歌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2.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具体的客观物象来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感,寄意于象,以象尽意。
3.句式之美:句式整齐,循环往复构成形式之美;
4.情感之美: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文体,母爱、爱情、家国情怀…都是诗歌的经典主题。
【例题】请欣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美。
【答案】①音乐之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韵脚工整,格律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之美;②意象之美:
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被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了一个优
美的意境;③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
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④情感之美:本诗所写情感,是母爱也好,是爱情也好,抑或其他,都不失
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A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洒在(sǎ)
娉婷(pin)
鲜妍(ydn)
水光浮动(fú)
B.冠冕(min)
戴着(dài)
鹅黄(é)
天真庄严(yan)
C.柔嫩(neng
喜悦(yue)
期待(dài)
星光闪烁(shan)
D.燕子(yàn)
呢喃()
温暖(nuan)
夜夜月圆(yuan)
【解析】A项“娉”应读“ping”;C项“嫩”应读“nen”;D项“呢”应读
“ni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C)
A点亮
笑响
轻灵
林徽因
B.光艳
云烟
黄晖
百花冠冕
C.细雨
赞颂
希望
四月天
D.浮动
花开
白莲
粱间呢喃
【解析】A.“笑晌”应为“笑响”;B.“黄晖”应为“黄昏”;D.“粱间呢南”应
为“染间呢南”。
3.选词填空。(填序号)
(1)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B
(A.轻盈
B.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2)柔嫩喜悦/水光B(A.晃动
B.浮动)
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A
(A.呢喃
B.歌唱)。
B.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南方四月是一个美
丽的地方。
C.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
诗歌、散文以及文学著作。
D.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清明上河图》动态展
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看。
【解析】A项语义重复,应删去“再次”或“重新”;B项搭配不当,应将
“地方”改为“季节”;C项不合逻辑,“文学著作”与前面的“小说”“诗
歌”“散文”不属于并列关系,应删去“以及文学著作”。(共9张PPT)
人
材料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
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双
减”工作的目标,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
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
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
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
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
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
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此次“双减”的目的是要发挥学校教育
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让教育的起
跑线不因贫富等差异而失均衡
一位教育专家坦言:小学阶段的排名和成
绩,对一个人的成长并没有实质性意义。相反,
孩子是不是合群、能不能学会交朋友、能不能真
实表达自己,才真正有价值。也就是说,对低年
级孩子心智的培养,比盲目地抢跑,无休止地刷
题更为重要。再说要不要给孩子学习压力和竞
争压力的问题,当然要有,参照国外的经验,压
力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而我们此前已提前到
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过早地去划起跑线,本身
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误区。“双减”最大的意
义,是给孩子留下了心智成长的空间
“双减”之后,孩子和家长都会有各种不适
应,家长们的焦虑,来源于没有厘清“成长法则”
与“社会法则”之间的关系,没有算清“双减”之
后的利弊得失。失去的无非是靠强压硬灌获得
的一点点解题技能,得到的是你有时间带着孩
子亲近自然,寻找兴趣的方向,还有早睡的健
康,避免近视的隐患,以及你最关心的教育成本
的大幅降低。孩子的“双减”也应当是父母的
“双减”,减少你对教育的焦虑,减少以成长为名
的另类伤害。
摘编自“长江网”)
材料三“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受教育者是
有生命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在每个年
龄阶段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需要“顺木之天,以
致其性”,揠苗助长、填鸭漫灌只能是徒劳无功。
这些年,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能“唯分数论”,但
教育领域“以分数论英雄”的倾向依然明显,这也
使得在德、智、体、美、劳中,社会对学科教育的关
注远甚于其他。超强的学习负荷之下,孩子们的
世界也少了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小胖墩”“小眼
镜”越来越多,这显然有违教育初心。以“双减”为
契机,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真,引导孩子在全面
教育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品格、持续学习的能力、
探索未知的兴趣,善莫大焉
摘编自《北京日报》)(共17张PPT)
人
如何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1.象征定义:象征就是借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写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
寓意。运用象征可以将某些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答题技巧:①精选含义丰富、能引起联想的象征物。②抓住事物的特征,挖掘出其所具有的某种精
神品质。③抓住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例题K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组意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土地”象征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
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艾青(ài)
温柔(róu)
深沉(cheng)
B.黎明(ni)
嘶哑(yǎ)
大堰河(yàn)
C.腐烂()
悲愤(fèn)
无止息(x)
D.喉咙(hu)羽毛(y)
汹涌(yōng)
【解析】A项“沉”应读“chén”;B项“黎”应读“Ii”;D项“涌”应读
“yong
2.下列诗句空缺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C)
(1)我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
(4)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
A.嘶哑
悲哀
狂怒
埋藏
B.沙哑
悲剧
愤怒
腐烂
C.嘶哑
悲愤
激怒
腐烂
D.沙哑
愤慨
激愤
埋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
地爱得深沉的原因。
B.通过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可以感受到
诗人艾青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着、坚贞
和顽强
C.如果去掉《我爱这土地》中的第二节,诗意
就得不到升华、强化和提炼
D.诗歌流派主要有“新月派”“七月派”“九叶
诗派”“朦胧诗派”等
【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B.缺主语,在“可以”前加“我们”;
C.语序不当,应将“升华、强化和提炼”改为“提炼、强化和升华”。
5.(郴州中考)假如你要在书房悬挂名言警句来激
励自己努力学习,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C)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爱这土地》中表达作者甘愿为祖国献身
的句子是: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
土地里面。
(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
子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共16张PPT)
人
如何理解借物抒情这一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指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抽象的感情,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1.寻“物”要当。具体事物与所抒情感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一是二者之间要有相似点或联系点;二是
二者之间的情味、色彩要协调。
2.喻“物”要新。生动贴切、想象新奇的最好。
3.写“物”要准。状物要准确,在物与情之间架起桥梁,才能便于读者理解。
【例题】“乡愁”是一种很抽象的情感,作者是怎样抒发乡愁的?
【答案】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却借助具体可感的实物: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来表
达思乡之情,不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增加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愁是艾青的执着
即使变成一只
鸟,即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要用嘶
yǎ的喉咙歌唱。乡愁是余光中的忧愁
似
一枚小小的邮票,像一方矮矮的坟ù,如一湾
浅浅的海浃;还是一曲永远歌咏不尽的乐章!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腐烂()
嘶yǎ(
哑)
坟mù(墓)乐章(yue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海浃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海峡
”
(3)文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并
改正。
“歌唱”后面的句号应玫为分号。
2.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是
(B)
A.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土地爱得深沉…
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解析B为设问,其他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就往诗文中寻个消遣
处。②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③这么
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
表达。④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
谁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①④
D.
4)0
0③
【解析】论述的是乡愁及原因,然后举例说明。所以选C。
5.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
假如你要把这件事告诉同桌文文,下列表达最
得体的一项是
(C)
A哎,你听说没?写《乡愁》的那个姓余的去
世啦!
B.小文子,跟你说个新闻,听着啊!诗人余光
中逝世了。
C.文文,告诉你一个沉痛的消息,著名诗人余
光中逝世了。
D.别写作业了,跟你说个大新闻,有个名人
死了!
3
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乡愁》,完成下列各题。
7.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
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
作者对祖国统一的殷切希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
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
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
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
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期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
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
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共15张PPT)
人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岁月疾驰,我们始终忘不了周总理的殷
(yn)殷赤子心。十里长街送总理,已
经定格成难忘的历史瞬(shùn)间。
(2)稻田里,是袁隆平院士深深的足ì
(迹),那沉甸(diàn
)甸的谷sui
(德)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3)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宿(Sù)营地,
我们兴致高涨地开始了篝(gu)火
晚会。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D)
(1)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
(2)你可知道,我们
你,/—你的人
民
你!
(3)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
深情地
A.停留
想念
思念
呼喊
B.停息
思念
想念
呼唤
C.停留
思念
思念
呼喊
D.停息
想念
想念
呼唤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国家的各项振兴乡村举措,极大地增加了
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热情。
B.“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运用反复的修辞手
法,提高了人民的无限哀思
C.人们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主席台上这位
校长的身上。
D.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人民的文化认同,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
4.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是
(A)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
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
、揽
、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
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
、闻
、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
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人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
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
2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不同的情境,文段设置两个情境,即“在月下”
“在雨中”。根据这一关键信息可以做出选择,前两个空是②④,夜色
里遥望繁星,拥抱夜风。“迷蒙”“响雷”对应“在雨中”这一情境。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是
A.《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体裁是新诗,
又称白话诗、现代诗、自由诗。
B.“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运用重叠句式加强
语气,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寄寓了人民的
无限哀思。
C.柯岩,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
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
长》,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等等。
D.“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
挑着故乡”中的“月”就是意象。将情思融
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解析】选C,柯岩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共8张PPT)
人
失误文升格
【二类文下】
信念是一条成长的路
郑舒予
记得我小时,每到夏天,住在乡下的姥姥总
会邀请我们到乡下品尝他们辛苦了一年的劳动
成果
果园里一棵棵果树上都结满了果实,又饱
满又鲜美,令人垂涎三尺。然而,引起了我的注
意的,却是门口那棵病恹恹、从未开花结果的芒
果树。(设置了悬念,为什么对这棵芒果树“情
有独钟”?引发联想。)
这棵芒果树不如白杨树那样挺直,不如柳
树那样柔美,不如榕树那样茂盛,甚至不像其他
的果树一样开花结果,用香甜可口的果实来回
报人们。它是那么不起眼,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这棵历经磨难却无法成长的芒果树,
(“历经磨难”应有较为具体的交代,否则会让人
摸不着头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想起了
我假期前的期末考成绩。无论我如何努力复
习,成绩终究没有给我一丝回报。我同情这棵
芒果树,也同情我自己。我们都一样,努力地想
要成长,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却始终挣
扎着未能成功。
(加上一些“我”与芒果树相处的场景和心
理描写,会与下文衔接得更加自然。)
有一天,我对它说:“既然我们拥有同样的
处境,同样的目标,那我们就来比赛吧!看谁先
成长,先获得成功,实现目标。”风儿跑来做了我
们的见证人,小芒果树也发出“沙沙”声表示同
意。于是,我们的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我是个好胜的人,回到城里后,我更加发奋
地学习,认真复习,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弥
补自己的不足。渐渐地,我的成绩稳定了下来。
一天,乡下打来电话,姥姥兴奋地说芒果树
竟开花了,后来还结出了小小的果实。听得出
姥姥是抑制不住地激动,这当然是令人振奋的
消息啊,我们的努力终于都有了回报!
(这里缺少过渡,应该补充自己的心理
感受。)
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比赛,谁也不肯服输。
在这场比赛中,我渐渐提高了我的成绩,芒果树
也一年结出比上一年更大的果实,用累累的硕
果证明它的价值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懂得了信念的伟大,懂
得了坚持的可贵。所以,我们都获得了回报,收
获了成长
(应该再次点题,点明中心,与题目呼应。)
【升格点拨】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修改:一是补充
芒果树“历经磨难”和“我”与“芒果树”相处的细
节,使行文更加自然;二是注意点题,可以直接
抒情点题,也可以描写心理感受点题。
【升格佳作】
信念是一条成长的路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夏天,住在乡下的姥姥
总会邀请我们到乡下品尝他们辛苦了一年的劳
动成果
果园里一棵棵果树上都结满了果实,又饱满又
鲜美,令人垂涎三尺。然而,引起了我的注意的,却
是门口那棵病恹恹、从未开花结果的芒果树。
这棵芒果树不如白杨树那样挺直,不如柳树
那样柔美,不如榕树那样茂盛,甚至不能像其他
的果树一样开花结果,用香甜可口的果实来回报
人们。它是那么不起眼,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听说这棵芒果树在它还是小树苗时,曾遭
息后来天家把定移到门日搬离集体,单独
就像二个病弱的孩子只是保住了生命,却难
长(共8张PPT)
人
写
1.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
愿、抒发思想感情的。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写诗需要形象与想象。好的诗歌更需要
新颖的构思、生动的形象和奇特的想象,借此来抒
发自己的情感。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3.诗句需要分行排列,可以根据内容的需
要分为若干小节。
4.诗句要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5.诗歌的语言需要锤炼。字句推敲、反复
修改是语言锤炼的必要手段。
作展
佳
一、仿照穆旦的《我看》写一首诗。要求主题积
极向上,鼓舞人心。
我看
我看天上的一朵白云
悄悄飘过天宇
我看它们拥抱又分离
奔向各自的海角天涯
我看树梢的鸟儿嬉闹
惊醒宁静的校园
我看它们恼怒又和好
肩并肩飞向广阔的田野
哦,青春的多少序曲与快乐
我都在不觉中忽略
哦,多少年来校园的美丽
会在我的心间永驻
【名师点评】本诗第一、二节写有趣的校园生活;
第三节前两句写反思,后两句则流露出了对校
园生活的难忘之情;全诗一气呵成,既是真情的
自然流露,又充满想象和联想。
二、以《
之歌》为题,写一首小诗。
江南雨之歌
江南雨斜斜
江南雨细细
江南雨斜
斜成檐前翻飞的燕子
江南雨细
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
江南雨
是阿婆河边捣的衣
江南雨
是阿妈屋前春的米
江南雨
是水乡月上柳梢的洞箫
江南雨
是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
江南雨中
有一把圆圆的纸伞
江南雨外
有一个圆圆的思绪
江南雨有情
绵绵的使江南人不想离别
江南雨有意
密密的使外乡人不愿归去
【名师点评】本文抓住了“江南雨”这一意象的特
点,写了雨中“翩飞的燕子”“荷塘浅笑的涟漪”
“河边捣的衣”“屋前春的米”“月上柳梢的洞箫”
“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圆圆的纸伞”等江南特
有的事物,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
三、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露的泉水。
自拟题目,写一首诗,表达你的思想感情。
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拾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名师点评】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热爱故乡,眷
恋故乡。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借助“画”这一
形象,想象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一幅挂
起来的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共17张PPT)
人
带着“情感”品析字词
品析字词一般可以联系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从字词的感彩方面进行品析。值得品析的
字词主要有:①富有动感的动词;②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③反复强调的数词;④特殊搭配的词语;⑤感情
色彩变化的词语。
t
【例题】请品析“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中“揉”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揉”用得妙,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青草低首又低首,这是春风与青草的互动。诗人把
t
常见的风景写得饱含情感,十分生动。
A
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甲】我màn步在蜿蜓的小道,一路空气
清新,青草丰润,鲜花竞放,令人qè意。还没
走近,就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近前
一看,清Chè的溪水缓缓而下,水色斑阑,【乙】
水声如鼓乐低鸣,清脆悦耳,宛如仙女弹拔的
琴弦,令人心旌摇曳;沿溪而下,奇石嶙峋,鸟
鸣虫唱,别有一番趣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n(漫)步
aie(惬)意
清che(澈)
摇曳(ye)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蜓”应改为“蜒
②“阑”应改为“斓
(3)文段中画线的【乙】句运用了比喻
的
修辞手法。
(4)文段中横线处应该填上的标点是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穆旦在他的诗歌《我看》里写道:“哦,逝去
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
描画”!
B.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
将回归于大自然
c
C.报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
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D.热爱祖国吧!一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
骄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
理制度。
B.目前,研制出抑制这种病毒的疫苗还需要
相当长的时间。
C.广大医药研究人员应群策群力,尽早研制
出便捷的检测方法
D.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
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解析】A.语序不当,将“健全”和“建立”调换位置;C.将“研制”改为
“探索”或“寻我”等;D.缺主语,删掉“看到”或“让”
乃)阅提升
文体:散文
人文主题:走进自然
建议用时:15分钟
穆旦在《我看》中,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青
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
爱;《低头见花》中作者写出了低头的一瞬间发现
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
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低头见花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
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
略的闪光之球,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
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共8张PPT)
人
一、根据下列内容填空
1.艾青(1910一1996),原名
蒋正涵,浙江金
华人。著有诗集《大堰河
》《北方
》
《向太阳
》《归来的歌》等,论文集《诗论》
《艾青谈诗》等
2.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
我的保姆》充分体
现了自由诗的特点,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
意的排叙、长短储落的诗行
不求整齐
划一的诗节
等方面。
3.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
地
”和“
太阳
”。
他的长诗《
向太
阳
》《
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
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
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4.艾青的自由诗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
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
的设问
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
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二、阅读表格,根据《艾青诗选》的内容填空。
忧郁和悲哀笼罩:
初期创作
《我爱这土地》、
(1937年以前)
《芦笛》
主题:爱国主义
中期创作
希望与理想追求:
中心意象:
(1937-
《火把》、《向
土地和太阳
1978年)
太阳》
剑作特点:
赞美和歌颂的情
待中有画
晚期创作
怀:《镜子》
(1978年以后)
《光的赞歌》
三、请将下列意象所对应的代表意义序号填在
横线上。
土地:B
树:C
黎明:E
镜子:A
礁石:D
A.直言刚烈之士
B.对祖国母亲的爱,对劳动者的关注
C.独立向上、团结战斗的精神
D.坚强傲立的大丈夫
E.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量也要发挥干净。”
《鱼化石》
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
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2.“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
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
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
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太阳的话》
这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抒发感情,使
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选出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此诗咏礁石,并非以咏礁石为目的,而是借
咏礁石而咏人抒怀。
B.诗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向礁石“无休
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
C.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含着微笑的礁石,
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倍受屈辱、强颜欢笑的
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