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放牧》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综述】
内容简介
《放牧》选自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精选了四首放牧田园、民族风格的作品,有歌曲《牧童谣》、《放牛歌》、欣赏曲目《牧童短笛》、牧童》。
作品联系
四首作品在创作上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典型特点: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节奏规整。节拍上都为偶数拍子,《牧童短笛》与《牧童》多采用附点及切分节奏,情绪欢快,使歌曲增添了生气。除了《牧童》是带有明亮的色彩的D大调,其他三首乐曲都采用中国民族调式。
教学价值
从形式上看《牧童》《牧童谣》《放牛歌》都是民歌体裁,《牧童短笛》是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从题材上看,都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景画,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从素养和大概念角度上看,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民族歌曲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但也具有创作上的共性,歌曲难度小,富有趣味,易于传唱。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与民族歌曲的联系,以及民歌在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二、【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评价工具
帮助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动态生成,民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通过课堂音乐实践活动,实现核心素养提升,能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感受和欣赏民族歌曲,表现民族歌曲。 对比探究音的高低,双响筒以及三角铁、木鱼的演奏方法。 课堂观察教师评价 1.能否准确辨别音的高低。2.正确、恰当演奏双响筒等乐器的程度 叙述性评价课堂实践题
感知作品的风格情绪特点,参与演唱,从生活经验理解音乐。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 1.能否基本正确理解、表现歌曲情绪、情感、速度等音乐要素2.演唱时积极程度 叙述性评价
根据歌曲中的形象,营造氛围,即兴表演。 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能否表现出歌曲的主题和内容,动作符合音乐特点和角色特征的程度2.表达自己想法的积极态度3.表演的成果 叙述性评价
发现、感受生活中的民族歌曲,欣赏民歌。 教师评价 1.表达个人见解积极程度2. 能否清楚地表明自己的音乐感受。 叙述性评价学习评价单
三、【单元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感知民歌以及中国风味的器乐曲不同的音乐要素、艺术形象、风格意蕴、情感表达等,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艺术表现:能够用富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用正确的方法演奏双响筒等乐器,表现不同作品的音乐形象。
创意实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营造大自然的美好氛围,激发灵感,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进行创造性表演。
文化理解:理解民族风格的乐曲中的人文内涵以及社会功能,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教学安排】
《春天》 课时一:《木童谣》 要点一: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 “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
要点二:通过学习敲击双响筒,加深对音乐以及乐曲强弱的体验与感受。
要点三: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
课时二:《放牛歌》 要点一: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放牛歌》。
要点二:感知音的高低,通过画旋律线掌握歌曲旋律及间奏。
要点三:创编打击乐器分声部伴奏。
课时三:《牧童短笛》、《牧童》 要点一: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
要点二: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旋律及意境。
要点三: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