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卫填海 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精卫填海 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0 12: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在东海上空,有这样一只小鸟,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这片大海填平。
  面对这只小鸟,你想问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吗?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现存18篇,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还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与物产、风俗与民情的大部头地理著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其中有关矿物的记录,更是世界上这一类文献中最古老的类似记录。
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
理解精为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生活中学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学习目标





shào

yuē

fǎn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笔顺:
yuē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独体
名曰 美其名曰

叫作。
最后一笔横封口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左右
溺水 溺爱

淹没。
鼻音
笔顺:
fǎn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半包围
返回 返老还童

回,归。
最后一笔是平捺
笔顺:
xián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左中右
衔接 结草衔环

用嘴含,用嘴叼。
中间的“钅”尽量写得纤长些
  辨析:表示“年纪轻,跟‘老’相对”时,读 shào,如,年少、少校;表示“跟‘多’相对”“短暂地”“丢,遗失”时,读 shǎo,如,少有、稀少。
shào 少年 
shǎo 多少

1.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3.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
首领。
【少女】
小女儿。
【逆】
溺水,淹没。
【故】
因此。
【衔】
用嘴含,叼着。
【湮】
(yīn)填塞。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于东海。
“溺而不返”与“堙于东海”有什么关系?
因为溺而不返,所以堙于东海。
“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
“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文意理解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主人公
她的名字叫女娃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
它不甘于被海水淹死的命运,精魂化鸟,誓将东海填平报仇,同时也是替人类除害造福,不让东海继续为患。
写出了精卫填海的具体做法,再现了精卫填海的情景。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体现了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我要学习精卫这种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做一个敢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人。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精卫——口衔木石,
以堙东海
锲而不舍
不屈不挠
精卫填海
本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