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二课时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1.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除了显微镜外,常用的探究工具还有哪些?
刀片、烧杯、酒精灯、培养皿、滴管、试管、镊子、放大镜、载玻片等。
酒精灯
滴管
载玻片
烧杯
观察器具
放大镜
解剖器具
解剖盘
解剖剪
镊子
计量器具
量筒
天平
加热器具
石棉网
三脚架
酒精灯
通用器具
试管
烧杯
研钵
试剂瓶
培养皿
药匙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3.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切断电源、水源和热源等。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实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表皮为例)
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它展平。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7.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
1.制作临时装片时,取了材料再滴清水,还是滴了清水再取材料?
先滴清水再取材料
2.在观察前,要先对光,需要转动物镜对准通光孔。用于对光的物镜应该是低倍物镜还是高倍物镜?
低倍物镜
想一想
3.对光再放玻片标本,还是放了玻片标本再对光?
先对光,再放标本
4.看到细胞的物象在视野左上角,在转高倍之前,要把这个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向左上方移动
想一想
1.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擦片→滴水→取材→盖片→染色→吸水
试试看
用放大镜观察清洗之前和清洗之后的手掌表面,看看有何不同,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退出
考 点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2.移中央: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偏向哪就往哪边移)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薄而透明
5.强光:大光圈、凹面镜;弱光:小光圈,平面镜。
6.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画图。
7.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说明污点只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判断方法: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在目镜上;
转动物镜,污点消失,则在物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则在装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