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第一讲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考点解读
概括文章内容分为概括某一件事和概括全文内容。
概括某一件事的方法有:
①通读全文,进行定位。在通读文章后,看文章详细叙述事件的文字分别在第几段,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
摘录句段法。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原文语句。
要素归纳法。找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并合理组织语言。
段意合并法。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记叙,要将重点段落筛选出来,将其段意进行整合。
②理清事件,梳理结构层次。看文章介绍了几件事,再看哪几段都是围绕一件事写的,把这几段划分在一起。或者根据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划分层次,如“第一次”“第二次”“后来”等,依据段落层次来概括每个具体事件。
概括全文内容的方法有:
①标题拓展法。如果标题本身就是一个事件的话,那么可以在标题的基础上增加相应要素,对其进行拓展。
②六要素归纳法。六要素中,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最主要的。如果文中特意强调了时间或地点,概括时就加上;如果文中的地点、时间总是在不断变化,则不需要加入。
③中心句提取法。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对其再加工。
④分层归纳法。先分层(或部分),明确各层(或各部分)大意,再将大意归纳起来。
考点训练
听到幸福
①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②火车站很小,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③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 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
④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儿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的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所以,每天下午他都来听,回去后用很大的自己听不到的声音喜滋滋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又听到了汽笛声。
⑤我被小男孩的满足震撼了,当他听到那激荡耳膜的汽笛声时,他肯定又听到了他曾经听到过的蜂嗡莺啼、虫啾雀语,还有那爆竹炸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水从泉眼里汩汩流出来的声音……所有剧烈的声音和细微的气息都在一颗幼小的心间反复地回荡,那一刻,他一定惬意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也是从那个夜晚起,我不再用力关窗以隔绝忽然来临的火车汽笛声,而是用平静的心去聆听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树林中透出的雀鸣,细雨轻叩窗棂的浙沥,雪压梅枝折断的声音……所有这一切悄然入耳,那时,我仿佛也触摸到了小男孩听到汽笛时心底泛起的幸福。
1. [整体感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男孩听到为什么是喜滋滋的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 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 9 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 ”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 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 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整体感知]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着伞骑车回家。 B.一对母女在城市里艰难地生存。
C.一位母亲努力帮女儿实现小小的愿望。 D.一位母亲反复关心孩子是否被雨淋2.[语言品味]下列关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第③④自然段中的两个“小小的愿望”含义不同。
文中的三处破折号作用相同,三处省略号作用也相同。
“我”两次问“你在伞里吗”,从中可见“我”是一个关爱女儿、细心体贴的妈妈。
女儿两次回答“在”,响亮而干脆,可见这是一个体贴妈妈、乖巧懂事的女儿。3.[语言品味]读画“ ”的句子,“我”为什么感到“一阵一阵的温暖” 又为什么感到“一阵阵战栗”
综合演练
望 月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 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
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 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 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1.[整体感知]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在甲板上和小外甥发生的两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 。
2.[评价鉴赏]第⑤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妙处 谈谈你的理解。
3.[获取信息]“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是由 引起的联想。
4.[语言品味]阅读第 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一自然段是对小外甥的 描写,从中能感受到小外甥是个
的孩子。
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请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
月亮就像 。它 5.[获取信息]文中引用 了许多描写“月”的诗句,请按要求摘录下来。
描写月“形”的:
描写月“色”的:
描写月“影”的:
[评价鉴赏]文末画线句中的省略号作用是什么 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答案+解析】
《听见幸福》
1.答:“我”到山村采访时,看到一位失聪儿童因为能听到火车汽笛声而感到幸福和满足,从中意识到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的含义,才能享受到幸福。
【解析】题目要求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类型:叙事类文章
方法:要素(六要素/四要素)归纳法:
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起因、经过、结果)
关键词:满足、幸福、失聪儿童
2.答:男孩大病之后,听力严重受损,当他听到汽笛声时,他又想到他曾经听到过的各种声音,他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个听不见声音的人,因此感到欣喜、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去分析判断。
文章第三段提到“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由此可见,失聪儿童感到很满足,他为何感到满足呢?在第四段中他妈妈说的话中可以找到答案。
“男孩儿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的听力严重受损”“回去后用很大的自己听不到的声音喜滋滋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又听到了汽笛声”“当他听到那激荡耳膜的汽笛声时……泪泪流出来的声音”, 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推知他喜滋滋的原因。
只需要对第四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就能得出答案。
《你在伞里吗》
1.A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人物+事件”的方法进行总结。文章描写对象是“我”和女儿,事件是一起在风雨中骑车回家。
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含义及标点作用的理解分析。通过分析,文中的三处破折号,第一处和第三处表示补充说明,第二处表示语意的转折;三处省略号都表示语意未尽。故B项说法错误。
答:感到“温暖”是因为纸袋里的肯德基热乎乎的,与女儿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 着“我”的后背。感到“战栗”是因为“我”收入不高,得节约用钱,常常不能满足女儿 的一些愿望,心里很愧疚。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完成此题,要注意“温暖”是身体的触感而“战栗”是内心的感受,再依据第④自然段的插叙来分析原因即可。
《望月》
1.答:背诵关于月亮的诗句、讨论“月亮像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先将与小外甥有关的段落筛选出来,然后梳理归纳。第⑤- 自然段写了作者与小外甥背诵关于月亮的诗句的情景;第 ~ 自然段写了作者与小外甥讨论“月亮像什么”这件事。
2.答:既写出了小外甥对古诗很熟悉,也表现了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多如繁星”“眼睛一眨”体现了小外甥积累的关于月亮的古诗很多,且背诵的速度很快,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如此之多,可见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
3.答:月光被云层封锁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然后依据前句所写内容,明确小外甥看到怎样的情景才引起这样的联想。
4.答:(1)语言 爱幻想,聪明好学
【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及对人物的评价。根据“说”一词,可确定这一自然段是对小外者甥语言的描写。第④自然段中有“我”对小外甥的评价,摘抄原词回答即可。
(2)示例:一叶小舟 在云海里缓缓地移动,带着人们的幻想和憧憬,越漂越远。
5.答:(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答:表语意未尽。这样的结尾颇具余味,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对省略号作用的辨析。根据省略号前面的“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可知,此处省略了对月亮的具体幻想,故省略号在此处的作用是表语意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