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平均数
学习目标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1、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
预习反馈
同学们,思考一下,七个小矮人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后来白雪公主来了,他们8个人的平均身高变为65厘米那么白雪公主的身高是——厘米
1、平均数可以反应一组数据的情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数据。
2、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3、还可以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求平均数。
先来了解一下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数量关系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了解过后,我想同学们应该有解题思路了吧:
65×8-50×7
=520-350
=170(厘米)
答:白雪公主的身高为170厘米。
例题:
4+6+3+2=15(台)
15÷3=5(台)
答:平均每天修5台。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3×30+5×38=280(千克)
280÷(3+5)=35(千克)
答:小亮家买的小猪平均35千克。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14个
12个
11个
15个
平均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能比平均数多,或者少,或者相等。但平均数一定在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之间,随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求出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是表示他们四人中某一个人实际收集了13个瓶子吗?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学习用品的情况。
姓名 小红 小王 小明 小 丽 笑笑
本数 9 6 7 8 15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9+6+7+8+15)÷5
=45÷5
=9(个)
答:平均每人捐了9个。
课堂练习
笑笑4班的跳绳平均成绩是95个,小明3班的跳绳平均成绩是88个,那么小明和笑笑谁跳的更多?
首先我们不能确定谁更多,因为平均数只能反映两个班级学生跳绳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不能确定个别对象的跳绳数量,所以不能确定谁更多。
注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