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3份+教案3份+试题3份+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3份+教案3份+试题3份+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1-02 07:25:22

文档简介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
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验硫; (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5)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2.配平化学方程式
(1)Fe+O2 Fe3O4
(2)KMnO4 K2MnO4+MnO2+O2↑
(3)HgO Hg+O2↑
3.某同学在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写成:Mg+O2MgO2,试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
我夯基 我达标
1.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在B中,则燃烧得更旺,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C通过加热的氧化铜,则生成A和E。据此推断并写出以下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AB+C: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2)S+BD: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C+CuOA+E:__________________。
2.(2005湖南岳阳中考)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方程式为M+3O22CO2+3H2O,则该化合物是( )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分子式为C2H5OH
3.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Cu+__________O2__________CuO
(2)__________C3H8+__________O2__________CO2+__________H2O
(3)__________FeS2+__________O2__________Fe2O3+__________SO2
(4)__________Cu2(OH)2CO3__________CuO+__________H2O+__________CO2
5.解释下列问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为什么在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 (2)用红磷制造烟幕弹。
我综合 我发展
6.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Cl2),还有一种气体是水蒸气,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延长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基本反应类型中属于_________反应。
我创新 我超越
8.“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 nm(1 nm=10-9 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
1.书写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时,可能用到的符号是( )
A.“=” B.“↑” C.“△” D.“↓”
2.在反应中, 分质量的镁跟 分质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 分质量的氧化镁和 分质量的铜。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水通直流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水;
(3)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2O3 + CO Fe + CO2
(2) CH4 + O2 CO2 + H2O
(3) Mg + CO2 MgO + C
(4) Cu2(OH)2CO3 CuO + H2O + CO2↑
5.根据下列信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在空气中点燃锌粉时,锌粉燃烧。
(2)铝跟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3)汞蒸汽有毒,为防止汞蒸气使人中毒,可以在洒落的液态汞上覆盖硫粉,产物是+2价汞的硫化物。
(4)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慢慢生成铜绿。
6.在返回地球途中不幸失事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混合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力。试写出其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Oz,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
1.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 )
A.5︰3 B.5︰2 C.2︰3 D.3︰2
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升高至+1价,氢气是还原剂;铜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至零价,氧化铜是氧化剂。则在反应中,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是氧化剂,____是还原剂。
3.在实验室里,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硝酸银很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____;二是____。若镁在CO2中燃烧产生黑烟,并有白色固体产生,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
5.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纳米材料”特指粒子直径为1nm~100nm(1nm=10-9m)的颗粒。将物质的粒子直径加工至上述范围,会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将铝粉加工至纳米材料范围,这种铝粉遇到空气便可爆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6.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发生氧化反应,放出氧气和热量,使可燃物燃烧,生成白烟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
(1)放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Sb2S3可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的气体)____。
挑战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O3的氧化能力比O2强得多。
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约3%的O3。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CO、CO2、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致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O2和O3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____的现象。
(3)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应采用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答:____。
(5)SO2遇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SO2与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出N3,1998年底又制取出N5。
(1)N2、N3、N5在物质分类中都属于____。
(2)N5的分子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在通常状况下,它采取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火箭每发射1t设备,需要5t传统燃料(如液氢),若使用N5做燃料,这一比率可以改变。假设你是一个科学家,想设计用N5做燃料发射火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
1.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
A. B.
C. D.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乙醇燃烧:
4.从安全、方便、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选取制氧原理是( )
A. B.
C. D.
5.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受热分解反应时,做了两种假设:
(1)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
(2)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
(3)事实上,由于FeO易被氧化,FeSO4的分解产物是Fe2O3、SO2和SO3(分解温度在500℃左右),反应方程式是____。
6.“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7.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空气中点燃氢气____。
②冶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____。
③某化工厂用废铁屑处理含硫酸铜的废水____。
④黑色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的,点燃后产生比原有体积大千倍的气体,具有猛烈的爆炸威力,反应后生成物为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____。
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
(3)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
上述三个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依次为____。
9.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涉及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____和____。
10.汽车中用的电瓶是铅蓄电池,它的电流强度、功率远远超过普通干电池,其工作原理是:正极附着的PbO2与负极附着Pb及电解液中的硫酸发生反应,生成PbSO4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____价变为反应后的____价。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 Pb(NO3)2 PbO+ NO2+ O2
(2) Al2(SO4)3+ NaOH== Al(OH)3↓+ Na2SO4,上述反应中,(1)属于____反应。
12.实验室中有KMnO4、O2、Mg、稀盐酸、Cu(OH)2五种物质,请你以它们为反应物,按下表中的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关于配平方法的介绍
配平的方法有多种,现介绍四种方法:
(1)奇数、偶数法
原理:根据奇数永远不可能等于偶数原则,变奇数为偶数。
适用范围:此方法多适应于反应里出现双原子分子的情况。
配平步骤:
①找出方程式中左右两端出现的双原子分子,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
②使选定元素的原子个数变奇为偶
③由已确定的系数推定其它物质的化学式的系数
关键:选定“变奇为偶”的元素
(2)观察法
原理:分析反应实质,利用观察分析配平。
适用范围:观察法适用于化学反应本质较易分析的方程式
步骤:
①分析化学反应所表述的物质间的关系实质
②根据反应实质配系数
③最后配平其它的物质系数
(3)复分解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依据复分解反应实质配平
适用范围: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步骤:
①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找出组成最复杂的分子。
②选定出最复杂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最多的元素入手
③配平一个物质后,再依次配平其它物质。
(4)最小公倍数法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常见的方法,、一般方程式都可适用的方法。
步骤:
①先找准某一较复杂物质中的某元素为入手点;
②确定该元素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原子个数推知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