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2.4 升华与凝华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2.4 升华与凝华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0 14:5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升华与凝华》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
【实验器材】
试管、烧杯、热水、冷水、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1: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学生思考,举例
学生将物态变化图示补充完整
固体
液体 气体
问题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固态和气态直接转化的实例
教师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得出,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二、授课过程:
(一) 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
指导学生: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引导学生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问:碘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碘蒸气的产生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后来的固态碘是从哪里来的,是放热所致还是吸热所致?
总结: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二)分析现象,培养能力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1.冬天,在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冰花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3.樟脑丸变小了
4.灯泡内壁发黑
5.霜是怎样形成的
6.固态清香剂消失
7.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学生试着进行分析,说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再判断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灯泡内壁发黑,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三)升华吸热的应用
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制冷剂。
干冰的用途例如:
1.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运输中食物降温,防止食物腐料变质。
2.人工降雨。用飞机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这是凝华过程,冰粒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这是熔化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飘渺的雾气
4.现代医学“冷冻疗法”,使部分组织(如疣子)迅速低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动刀而治愈的效果。
三、课堂练习:
见课件
5.思考题: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四、课堂小结:
1.升华和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物质三态六变
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
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过程
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二、条件: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课后反思】
至此,六种物态变化就全学完了,学生难区分凝固和凝华现象,应从物态变化的实质进行强调,图解或者知识网络的形式能较清晰的突破本节难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