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2.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
课时导学
指导预习
阅读教材第9~13页相关内容,完成《课时夺冠》学生用书“知识梳理”部分。各小组内部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
1.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知识梳理”中练习的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探究一:熔化
取适量的碎冰和石蜡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
(1)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不同能否将物质进行分类?
答: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可以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若冰和石蜡在刚开始熔化后,停止给它们加热,此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现象,你能分析出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答:需要加热;不再熔化;物体在熔化时,要持续加热.
(3)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刻所记的物质的温度(坐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像。分析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有什么不同?
答:冰的熔化图像有一横向平线,石蜡的熔化图像没有。
探究二:熔点
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1)海波的熔点为48 ℃,当温度为48 ℃,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
(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交流与合作]
(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变化情况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
(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练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