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在文中指的是具有强大光合作用能力的高达30米的陆生植物”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七段“植物‘老板
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它们不仅能决定生物生命世界的走向,也能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或许并不是偶然,这也与上亿年前的植物变化密切相关”和第八段“如果英国的地面之下没有埋藏这些煤炭,
那么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地方,人类的历史进程如何,这些都未可知。而这些煤炭是植物老板'在2亿年前
就准备好的”可知,“植物‘老板”中的“老板”在文中指的是自然界的所有植物。)
2.D(A项,“这一系统决定了今天西双版纳雨林生活改变的速度和方向”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典型的热
带雨林生态系统,让西双版纳成为众多高校进行生物学专业野外实习的必选地点。今天的西双版纳,很多雨
林都变成了人工橡胶林。雨林中的生活因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可知,今天西双版纳雨林生活改变的
速度和方向是由很多雨林都变成了人工橡胶林决定的,而不是由典型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决定的。B项,说
法过于绝对,根据原文第八段“在课本里,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被大写特写,如蒸汽机、纺纱机、电灯、电报,但
是大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点,如果没有煤炭这种能源的支撑,上述一切的发明都是零。如果英国的地面之
下没有埋藏这些煤炭,那么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地方,人类的历史进程如何,这些都未可知。而这些煤炭是
植物·老板'在2亿年前就准备好的”可知,原文用的是“未可知”,并没有说“就不会有”。C项,“这说明我国
能源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十段“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
多”可知,文中列举的2018年我国各种类型能源消耗有增有减的例子,是说明我们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
故选D。)
3.B(根据原文最后两段中“随若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但是,较低的能源转化效
率和较高的初期投入,仍然是困扰这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瓶颈"“在未来,植物或将再次成为推动世界快速
运转的新动力”可知,作者关于未来新能源发展观的观点是利用植物大规模发展新能源。A项,“种植高粱的
农田可能变成生物‘油田”符合作者的观点。B项,“产制少量氢气”不符合作者利用植物大规模发展新能源
的观点。C项,“这种芦竹可以直接替代燃煤”符合作者的观点。D项,“能持续提供大量电能”符合作者的观
点。故选B。)
4.①植物将二氧化碳储存在体内;②植物合成木质素防备真菌的侵袭;③大量植物遗骸积累下来形成煤炭。
(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5.①扮演生物生命世界决定者的角色,植物对地球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生物自身的演变和生物种
类的变化;②扮演人类历史发展改变者的角色,植物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能源基础,并可能对人类未来
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每点3分,酌情给分)
6.C(“是作者同情裁缝处境艰难,所以特意多给一些钱”错误,选项说法强加因果。作者多给他一点钱,是对裁
缝的守时尽力心存感激,想以此略表心意。)
7.A(“文章旨在以‘不变’反衬·变”结误。选项说法主客颠倒,文章其实是以“那些衣冠人士”的变来反衬普通
老百姓的不变,前者为客,后者为主。)
8.①这件夹衣是那位裁缝放弃了休息时间,连夜赶制出来的,凝聚着他的心血。②这件夹衣体现了裁缝认真守
时的优良品质,让作者心生感动。③裁缝在了解作者夫妻两人的处境后赶做夹衣,这件夹衣代表着在艰难处
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温情。(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9.①风景方面:“微光”指漓江山水等自然景物给予作者的启示,人事虽变化,自然却永恒。在抗战最艰难的时
期,是山水维系了作者向上的心情,使作者忍耐,相信抗战必胜。②人物方面:“微光”指像裁缝那样的普通劳
动者给予作者的启示,他们认真负责、不计报酬、格守信用、待人诚恳的品质不因外界环境、时代而改变,滋养
了作者的心灵,令作者感动欣慰。(每点3分,酌情给分)
10.BEG(“秉”是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数十秉”是“粟”的后置定语,应断在B处;第二处“出”和
“见”的主语都是列子,宾语是“使者”,且“再拜”的主语不能是“使者”,所以应断在E处:“使者去”,“使者”为
主语,其前应断开,故断在G处。)
11.C(A项,正确。B项,正确。都是“过去、之前”的意思。句意:刚才只是看到客人的容貌罢了/过去所喜欢的
东西。C项,错误。埋怨,责备/期望,盼望。“望”意思不相同。句意:他的妻子怨恨地捶着胸脯说/我日夜
盼望将军到来。D项,正确。杜绝、断绝/断气,晕死。“绝”意思不同。句意: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
屈辱、断绝危害/呼天喊地,悲痛欲绝。故选C。)
12.D(“说明他预料到郑子阳终将因无道而被杀”错误。列子只预料到郑子阳因人之言送给他粮食,也会因人
之言降罪于他,没有预料到郑子阳会被杀。)
13.(1)晏子到晋国去,看见一个反穿皮衣背着草的人正在路边休息,他认为这个人是个君子。(“之”“涂”“以
为”各1分,句意1分)
(2)而且正当他有饥寒之苦的时候,尚且不肯随随便便地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因为事先预见到了事情的发
展变化。(“荀”“化”、判断句各1分,句意1分)
14.①访贤:乱世贤士多隐,要善于发现:②礼贤:对人才要以礼相待:③知贤:要真正地了解人才。(每点1分,
酌情给分)
【高二期末·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次重击,生物图的萧索待续了数千万年。但这也留下了丰厚的逆产:富氧的大气有助于动物的
体型增大和新陈代谢加快,充足的氮磷元素为肌肉、骨胳和大脑的发育提供了原料。当新时代
来临,动物将演化出更庞大的躯体、更强韧的力堂和更复杂的行为,它们将上演更加特彩的故
高二语文
李。如采没有这样的转变,也许今天地球的海洋里还满是奇虾和三叶虫这些奇形怪状的生物,
而人类祖先能不能生存下来也都是未知数。
枝物“老板”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它们不仗能决定生物生命世界的走向,也能改变人类历史
的进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或许并不是偶然,这也与上亿年前的植物变化密切相关。
2023.6
在课本里,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被大写特写,如蒸汽机、纺纱机、电灯、电报,但是大家有意
注意事项:
着
无意地忽略了一点,如果没有煤炭这种能源的支撑,上述-一切的发明都是零。如果英国的地面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帝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之下没有埋藏这些煤炭,那么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地方,人类的历史进程如何,这些都未可知。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而这些煤炭是植物“老板”在2亿年前就准备好的。
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今天使用的煤炭主要形成于石炭纪,石炭纪正是因为产生的煤炭多而得名。那个时候的地
3.本斌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图。
球是巨型昆虫的天下,一只蜥蜓就够做一道大荦菜了。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氧气实在是太多了,
那二氧化碳都去那儿了呢?都被植物储存在自己的身体里了。按照这个逻辑,地球上的二氧化
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碳会越来越少,氧气会越来越多,但是这样的情沉并没有发生。这都得感谢那些小真茵、天真
种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菌,正是它们孜敬不倦地啃木头,二氧化碳才得以释放到空气中,这就维持了地球上碳的猫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但是在石炭纪早期,出了一件大事儿,植物开始合成木质素,这种化学物质不仅能让植物的身板
西双版纳,中国唯一一块热带雨林。这里特有的枝物和生态环境,对于植物学者来说,有着
硬挺,还能防备真菌的侵袭。就好像是在三文鱼肉块里加了很多鱼刺,如果不清除干净,真菌根
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典型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让西双版成为众多高校进行生物学专业野外
本没办法下嘴啊。奈何那时的真菌,就僚今天的欧美朋友一样,根本无法应对带刺的草鱼,鲤
实习的必选地点。今天的西双版纳,很多雨林都变成了人工橡胶林。雨林中的生活因此以前所
鱼、胖头鱼,于是导致亚洲鲤鱼大泛滥。而石炭纪的真前啃不动木头,就导致了大量的植物遗骸
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植物不仅仅为人类提供了可以果腹的食物、可以保暖的衣物,更是使我们
积累了下来。这些积累下来的煤炭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
的生活节奏不断变决。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在我们去探索植物是如何让世界快遠运转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枝物让地球封冻的历
年,中国原煤产量36.8亿吨(25.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5%;原油产量1.89亿吨(2.7亿
史,植物对地球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让物种变得更繁盛,桢物也有可能按下地球生物圈的“暂停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天然气产量1602.7亿立方米(2.1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
键”。
3%。将视野投向全琼,2019年,全世界每天消耗的包括生物燃斜在内的各类液体燃斜需求总
地球之所以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还多亏了僚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有了这些温室
和达到1亿桶!但这显然不是人类能源需求的极限,因为我们还没有冲出太阳系,走向全字宙。
气体的保护,地球就像被装进了一个“玻璃房子”。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降低,就像拆掉了
人美对于能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在一次性能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可再生能源就成了
温室顶橱上的玻璃板,让屋子外边的暴风雪闯进来。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地球就该改名叫“雪
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到目前为止,虽然人类在核能和光伏能源技术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
球”了。对现有的生物来说,这样的变化绝对是一场灭顶之灾。
是,较低的能源转化效率和较高的初期投入,仍然是困扰这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瓶颈。
在距今3.7亿3.5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出现了高达30米的陆生植物,它们强大的光合
破解瓶颈的路径在何方?人类再次将目光投向“浦捉阳光”能力强大的植物身上。学者预
作用能力,使大气中的氢气含量一路飘升到地球有史以来的最高值,而二氧化碳含量则跌至谷
测,人类使用的机器的能源“口味”也将由植物来决定,就如同工业草命时期的蒸汽机需要煤炭,
底。二氢化碳浓度的降低削弱了温室效应,加决了热量的散失,地球生命不得不在低温中煎熬。
第二次工业苹命后的内燃机需要石油。在未来,植物或将再次成为推动世界快速运转的新
与此同时,由于高大的陆生植物的活动,陆地上的岩石变得支荔破碎,很多矿物质随着河水
动力。
流入了海洋。海洋中的藻类植物得到了梦痕以求的矿物营养,于是它们大量繁殖,死亡后沉入
(摘编自史军《枝物塑造的人类史静)
海底,相当于祀更多的二氧化碳封存了起来,这就把地球保温层彻底破坏了。结采,习惯了温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生活的生物集体阵亡。
A.“暂停键”在文中指类似于泥盆纪末期地球生物物种因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再繁盛的
在这起大灭绝事件中,全球有3/4的物种都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地球生命遵逼的一
现象。
【高二期末·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期末·语文第2贞(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