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习题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水结成冰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镁条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能力提高
7.图3-7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
8.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
A.木柴制成桌椅
B.纸张被撕碎
C.冰雪被融化
D.石蜡燃烧
9.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
D.水汽化
10.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开放探究
11.图3-8是关于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
12.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纯净的氧气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3)湿衣服即使放在室内,过一段时间后,也能够变得干燥:
(4)走近酒店附近就能闻到酒的气味:
(5)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
(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1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分子和原子》习题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 O2 B. 2O C. 2O2- D. 2O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O2 B. H2O C. CO2 D. SO2
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二、填空题:
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 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 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 改变。在冰融化成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 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 变化。
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
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7.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和核外 构成。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6个 构成。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 个 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核带 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 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
电性。
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
三、简答题:
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达标自测题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D
C
A
D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B
D
D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A
D
A
D
二、填空题:
1、一种分子 多种分子
2、原子 相同 不相同
3、发生 间隔 物理
4、(1)B(2)C(3)A(4)D
5、混合物
6、(1)吸取少量液体(2)滤纸由右向左慢慢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3)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4)两种试剂放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放到了脱脂棉上;浓氨水
7、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8、电子 6 质 6个 6个 不显
9、(1)分子、原子(2)原子(3)原子核 质子(4)分子 原子 中子(5)电子(6)质子和电子(7)质子和中子
三、简答题:
上面的集气瓶中颜色逐渐加深,下面的集气瓶中的颜色逐渐变浅,这是因为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都在运动,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分子、氮分子运动到下面的集气瓶中,最后混合均匀,两瓶中颜色相同。分子继续运动。
达标自测题答案
1-5 CDDCB
《分子和原子》习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其中水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二者的联系是 。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 ,其中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小分子大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5.你认为下列变化的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A、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逐渐变稀,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由于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D、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7、下列物质直接有原子构成的是:( )
A、氧气B、水C、二氧化碳D、氖气
8、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为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的化学性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