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浮力的应用 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浮力的应用 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1 11: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3浮力的应用同步练习
(g取10 N/kg)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将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 / 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160 Pa,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是 0.8×10 kg/m
B. 木块的密度为0.6g /cm
C.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6 N
D. 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A. 半潜船是利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材料制成“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的
B. 半潜船甲板向上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小
C.半潜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变大
D. 半潜船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3. 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将烧杯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烧杯所受浮力相等 B. 乙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的密度比水大 D. 三种液体的密度相等
4. 物理小组制作的潜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
· 21
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D.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A. 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 向上运动 D. 不能确定
6.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和 ,则( )
B.
A. 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试管在甲液体中时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D. 试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时,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同
8.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圆柱体小容器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体大容器中,大容器的底面
积是小容器底面积的4倍(大、小容器壁的厚度均不计)。现将体积相等的小球 A、B投入小容器中,投入后,两容器内的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相等。小球A的密度最大值约为( )
A.4×10 kg/m B.5×10 kg/m
C.6×10 kg/m D.7×10 kg/m
二、填空题
9. 把质量是24g,体积是 30cm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该物体将 (选填“上浮” “悬浮”或“下沉”); 当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 N。
10. 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可以判断:两个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 Fz;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 借浮力起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创造。如图所示为某一次起重涉及的物理原理简化示意图。有一个底面积S =2m |的圆柱形空金属容器A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内放置一个厚度不计、底面积S =1.5 m |的圆柱形金属容器B,容器B的质量 m =500kg, 内装有m =3×10 kg 的水。 则:
(1)求容器B中的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
(2)将容器B中的水往外抽到容器 A中,当所抽水的质量 m =600kg| 时,则容器B内外水的深度差是多少 此时容器B对容器 A的压力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C 3. B 4. D 5. B 6. A 7. D 8. D
二、填空题
9. 上浮 0.24
10. 等于 小于
11. 27.2
12. 水平平衡 0.2
13. 漂浮 1.2×10
三、综合应用题
14. 解: (1)设容器B中的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为p ,由压强公式可得
(2)设从容器B中抽出600kg的水后,容器B中水的深度为hB,容器A中水的深度为hA,容器B内外深度差为△h,
由题意可知
代入数据,由①②解得
所以
此时容器B所受的浮力:
=1.8N
容器A对容器B的支持力
=500 kg×10 N/kg+(3×10 kg-600 kg)×10 N/kg-1.8×10 N=1.1×10 N,
所以容器B对容器 A 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