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本章复习
【知识梳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沿______传播。__________、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均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的,光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近似为________ m/s 。
4.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______单位。
二、光的反射
5.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返回__________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______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6.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
(3)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反射可以分为______反射和____反射。它们都遵循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
8.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物大小______。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3)像、物的连线____________。
(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
9.实像与虚像:实像是由__________会聚而成的,眼睛可以看到,也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相交形成的,只能用眼睛看到,______呈现在光屏上。
10.平面镜的应用结合图说明平面镜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
11.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汽车的后视镜及路口的反光镜都是____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可以利用凹面镜制成________。
四、光的折射
12.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______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现象: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睛”、水面“断”筷、钢笔“错位”等。
13.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_,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发生
折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14.光的折射特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_____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
五、光的色散
15.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该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
16.色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
17.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光谱的______之外是红外线,在光谱的______之外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________进行控制,验钞机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考点】
1 、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
2、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可得:小孔成像中成的是倒立的____像,其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光照射到物体上会发生______反射或____反射,无论哪种反射,都遵循光的__________。我们能在教室里的不同方向看到桌椅就是因为光照射到它们表面上时发生了____反射。
4、如图所示,眼睛看到的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______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
5 、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叉鱼时,要向看到的鱼的____方投叉,才能叉到鱼。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看到的其实是树的____像,其位置比树的真实位置偏____。
【实验归纳】
实验一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过程:略。
(3)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4)讨论交流
①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光路的可逆性,应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光线沿FO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沿OE射出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4-F-8所示,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2)实验设计: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在观察到蜡烛 A 的像的同时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3)实验过程:点燃蜡烛 A ,小心地移动蜡烛 B ,直到与蜡烛 A 的像__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 A 、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
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4)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像与物体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5)评估交流:
①实验中要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 ,都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 B 应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6)总结归纳: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虚像。
【真题】
类型一 光的直线传播
1.[2022宁波] 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 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 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类型二 光的反射
2.[2022呼和浩特] 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其中“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与图中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这两幅图是( )
图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3.[2020百色] 如图4-F-11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 S 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 A ,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 40^ , S′ 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射角的大小为 40
B. 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 A 将向右移动
D. 当水面升高时, 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4.[2022盘锦] 电影院的幕布表面比较粗糙,这是为了使放映机发出的光在幕布上发生____反射,该反射的每一条光线在反射时都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2021天门] 如图4-F-12所示,一束光 AB 射向平面镜 MN ,经 MN 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另一平面镜 M′N′ (图中未画出),再经 M′N′ 反射后沿 CD 射出, CD 与 AB 平行。
(1)请完成光线 AB 经 MN 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画出平面镜 M′N′ 。
(3)标出两平面镜夹角的度数。
6.[2022自贡]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4-F-13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 E 、 F 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ON 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 ENF 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 AO 的法线是____,光线 AO 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A.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 沿 ON 向后转动纸板 F
D.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E 沿 AO 射到镜面上 O 点,纸板 F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 OB ,接着将纸板 F 绕 ON 向后翻折,则纸板 F 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内。
(4)若让另一束光沿 BO 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 OA 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
A.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类型三 平面镜成像
7.[2022赤峰] 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
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 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 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 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8.[2022镇江] 如图4-F-15所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能绕水平轴 MN 转动,小红站在平面镜正前方,她在镜中成的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小红垂直镜面移动 8cm ,她与像的距离改变____ cm ;为了让她站着就能看到镜中脚的像,可以让平面镜绕轴沿____时针方向转动。
9.[2022丹东] 如图4-F-16甲所示,用跳棋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后,小辉偶然发现在镜前某一角度,棋子 A 的像恰好被棋子 B “挡住”了;图乙为该场景的简图,图中 C 为小辉眼睛的位置,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符合题意的光路图。
10.[2022哈尔滨]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
(1)小明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取来两支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 A ,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 B 放到 A 的像的
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小聪选择平面镜进行实验。他想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刻度尺贴在平面镜上测出像的高度,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玻璃板和平面镜都能看到蜡烛 A 的像,是因为光在它们表面发生______后进入人眼。经观察对比后发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稍暗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四 光的折射
11.[2021广东] 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4-F-18所示,弟弟在 A 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看到了硬币,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
12.[2022阜新] 如图4-F-19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 CD 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角为____度,折射角为____度,界面 CD 上方的介质是______。
13.[2022辽宁] 承德避暑山庄湖景如画,如图4-F-20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以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 A 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 B 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 C 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
(1) A 点在水中的像 A′ ;(2)小玉看到 A′ 的光路;(3)鱼的大致位置 B′ 并完成看到 B′ 的光路图。
类型五 光的色散
14.[2022无锡]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____、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15.[2022辽宁] 幸福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到“自己”,这是由于光发生______而形成的____像;走进电梯,“像”会______(选填“靠近”或“远
离”)她。门上的传感器通过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答案
1.发光、不是
2.同种均匀、直线、小孔成像
3.真空、不同、3×108
4.长度
5.原来介质、反射
6.同一平面、两侧、等于、可逆
7.镜面、漫、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特点
相等、相等、与镜面垂直、虚像
9.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不能
10.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发散、凸、会聚、太阳灶
12.斜射
13.同一平面、法线两侧、可逆
14.小于、大于、增大、不变
15.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
16.红、绿、蓝
17.红光、紫光、红外线、紫外线
【考点】
1 、直线传播
2、实、直线传播
3 、镜面、漫、反射定律、漫
4、会聚、相交、虚
5 、下、虚、高
【实验归纳】
实验一
同一平面、法线、等于、可逆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让光线沿FO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沿OE射出
实验二
较暗、蜡烛B
完全重合、相等、垂直、相等
虚、相等、等于、垂直
厚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均成像,造成明显重影
玻璃板与直尺不垂直
不点燃
光的反射、正立、等大
【真题】
1.B
2.A
3.D
4.漫、遵循
5.
6.
ON、40
D
不能、同一平面
B
7.B
8.虚、16、顺
9.
10.
相同、像与物大小相等
不同意,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而像与刻度尺有一段距离
反射
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只发生反射,而照射到玻璃板上除发生反射外还有部分光发生折射,玻璃板反射的光比平面镜少
11.直线、折射、虚
12.30、42、空气
13.
14.色散、绿
15.反射、虚、靠近、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