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草原
新课导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大自然的美景让人赞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他笔下的《草原》,开启寻“美”之旅吧。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2.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自读检测
组员 星级评价
读准字音,不掉字, 不添字。 ★ 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读得流利。 ★★
读准字音,不掉
字,不添字,读
得流利且有感情。
★★★
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生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毯
羞
腐
上下结构:
裳
左右结构:
涩
陈
虹
蹄
左中右结构:
微
生字乐园
绿毯 衣裳 彩虹 马蹄 羞涩 微风 奶豆腐
陈巴尔虎旗
巧记多音
蒙:蒙古 蒙骗 启蒙
好:好客 好像
行:行走 银行
měng
mēng
méng
hào
hǎo
xíng
háng
朦胧:由于光线暗淡在月色下产生的一种模糊感觉。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旖旎:本意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婆娑起舞:形容盘旋跳起舞来的飘逸优美的姿态。
顾影自怜:孤独失意时的自我欣赏、自我怜惜。
释词达标
整体感知
自主阅读《草原》一文,思考作者的行踪路线是什么呢?填空。
初见——( )——( )——( )——( )
迎接
相见
联欢
话别
主题概括
利用行踪路线图,总结出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并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作者是按照 顺序,写了草原的 美和 美, 表现了他对草原的 之情。
事情发展
风景
人情
喜爱和赞美
品读赏析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激动 自豪 喜悦
品读感悟
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草原之美的?划出这一段中描写草原的语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交流讨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这段写草原美景的文字中,你认为哪些词可以概括草原的特点?
交流讨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交流感悟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交流:放眼望去都是绿色,为什么又并不茫茫呢?
形容绿得范围大、广。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理解感悟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用比喻是修辞写法,写出来草原上虽然都是绿色,但并不单调乏味。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想象画面
中国画
作业布置
1.背诵文章第一自然段。
2.仿照文章第一段的写法,写一处你所看到的美景。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