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第六课 戊戌变法
教案
教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 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参重难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是本课的重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归纳百日维新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通过阅读 材料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而勇于牺牲的事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 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通史》视频片段,提出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既然引进外国器物不能挽救民族 危亡,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由此导入新课。
(一) 公车上书拉序幕
1 、出示北京城区地图标出松筠庵,和《申报》材料,引出公车上书,分析背景
2 、展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人物简介,学生了解其生平。
过渡:公车上书失败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二) 办报创会求发展
1 、出示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分布图和报刊图片,让学生从图中找出重要学会和报刊的创办情况
2 、出示史料,让学生分析维新派宣传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
过渡: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救国
(三) 百日维新掀高潮
1 、 自主阅读课本,归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其内容和作用
3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普通百姓(农民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新、旧)、官僚大臣,你对变法有何态度, 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4 、阅读课本,找到变法结果:失败
过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 月,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政变。
(四) 戊戌政变终落幕
1 、出示戊戌六君子图片材料,学生讲述分享戊戌六君子的故事
2 、谭嗣同本可以逃走,但他却慷慨赴死,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
课后作业:
无
六、板书设计
) (
讲课稿
)八上
3 、出示材料,小组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启示,影响。
五、 小结和作业
本课小结: 中国从不缺乏能永留青史的人物,纵然他们的一生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却激起无数中 国人的心智,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的我们也将会擎着火炬,散布火种,传承光和热。这就是中华民族屹立 不倒的原因!
6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拉序幕 办报创会求发展 百日维新掀高潮 戊戌政变终落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X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第 6 课《戊戌变法》,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先来看《中国通史》视频片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既然引进外国 器物不能挽救民族危亡,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谋求制度的变革,戊戌变法就是这次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 法是如何发动起来的?它的历史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第 6 课《戊戌变法》 的学习,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 6 戊戌变法)
地图上这个地方是松筠庵,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曾经发起了一场大规模请愿活动,是哪一事件呢,同学们阅读《申 报》材料来找一找,结合课本,思考为何请愿呢?(板书 一、公车上书拉序幕)第三排这位同学你来说,这位同学 说这场请愿活动是公车上书;1895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在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 梁启超等联合各省 1300 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但最 终失败。你找的很准确,请坐。我们先来快速浏览资料卡片,了解康梁生平。我们了解到,康梁熟读经史也接受了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致力于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公车上书是失败了,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 绪帝,但是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在维新运 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分布图和报刊图中找一找,你能找出重要学会和报刊的创办情况吗?(板书 二、办报建会促宣 传)靠窗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有在北京创办的强学会、在上海的上海强学会、在长沙的南学会等等,报刊有国闻 报、知新报、时务报等,你找的很全面,请坐。在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梁 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宣传维新思想,成为 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维新派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有何影响? 同学们阅读《变法通议》和其他材料来寻找答案,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这位同学你来说,嗯,请坐。这位同学说,先进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单靠引进外国器物不足以挽 救国家危亡,因此,他们主要观点在于制度变革,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比起洋务派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更 向前一步。维新派积极创办报刊,组织学会,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正当维新运动日益高涨之时,德国悍然出兵强占胶州湾,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闻讯后,连续三 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痛陈时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实施变法,百日维新迅速展开。1898 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 接下来同学们用三分钟自主阅读课本,试着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归纳出变法内容,并思考有何作用呢?过 会请一位同学进行分享。(板书 三、百日维新掀高潮)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所归纳的内容吗?最后一排这位 同学你的手举得最高,你来说。好,请坐。这位同学说,在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这一措施打 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疆官僚制度,在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工、农、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这是有利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 度化建设,在文化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资 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在军事上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加强国防建设。同学们试想一下,如 果你是普通百姓(农民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新、旧)、官僚大臣,你对变法有何态度,是支持还是反 对,大家可以挑选一个角色进行扮演,说出你的理由,刚刚通过大家角色扮演,发现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废除
八上
八股文让全国读书人感觉前功尽弃,被裁减的官员无不咬牙切齿,变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变法面临着巨大的 压力。变法的结果是什么?阅读课本找一找,有同学已经找到了,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 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 诏令,这次变法历时 103 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
在慈禧太后搜捕时,康梁先后出逃,而谭词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 六君子 ”这是戊戌六君子子图片,你们知道他们故事吗,有哪位同学可以讲一讲?这位同学,嗯,请坐,你的历史 知识储备很丰富。通过刚刚同学的讲述我们知道谭嗣同本可以逃走,但他却慷慨赴死,你如何看待呢?(板书 四、 戊戌政变落帷幕)有同学说变革会有牺牲,有同学说不必赴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遇到危难之际,如果没有人愿 意为此贡献力量甚至是牺牲生命,这个国家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谭嗣同决心以身殉道,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这 种血性和英雄气概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的。在这个意义上,谭嗣同死得其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何影响?又有何启示呢?这个问题有些难度,同学们四人一组结合材料进行讨论,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刚刚三组讨论最激烈,那就让三组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吧。三组同学说,变法的失 败在于过于激进,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也没有结合实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最终失败。 这也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请坐。还有小组要补充吗?四组,嗯 请坐。四组同学提到,尽管变法失败了,但是这是一次思想启蒙,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同学 们回答的都很好,看来都很好地掌握了这节课知识。课堂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
教师小结: 中国从不缺乏能永留青史的人物,纵然他们的一生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却激起无数中 国人的心智,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的我们也将会擎着火炬,散布火种,传承光和热。这就是中华民族屹立 不倒的原因!
好下课,我的试讲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