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大人国与小人国 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大人国与小人国 鲁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7-21 09: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材分析】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在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基础上,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把物体变大或变小,由此产生了有趣的画面效果。我利用向学生推荐书目《格列佛游记》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物体大小变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爱上《格列佛游记》,爱上读书。
【学情分析】
从课前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老师的高矮问题比较模糊,指出的高或矮是凭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进行比较得出的。对于改变物体大小的概念也很模糊,很多同学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本课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大小和变大变小的具体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思维特别活跃的时期,已会使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中心所想。他们想象力丰富联想奇特,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出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思考主人翁格列佛为什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概括总结出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通过填画不同背景把同一个人变大或变小的练习,在实践操作中探索运用比较把物体变大或变小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人比生活中小的物体更小,人就变得很小;人比生活中大的素体物体更大,人就变得很大。能够在美术作业中表现出物体变大变小的画面。
通过创设大人国冒险情境,小人国的模拟体验,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改变大与小后的奇妙变化,激发想象力。积极参与情境创设,大胆发言。展示作品时能够,创编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
通过和小人一起玩耍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现画面?通过欣赏只画出巨人的手、腿、头部的美术作品,从而了解“画局部” 的绘画方法,在美术作品的表现中能够灵活运用“画局部” 的方法表现画面。5.以《格列佛游记》这本书为主线,创设情境,用绘画的形式讲述了“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冒险经历,以此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体验改变物体大小产生的趣味性。激发读书的热情,课后能够积极和学生老师探讨有哪些有趣的书目,交流心得。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了解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得出来的,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把物体变大或变小。
难点:大胆想象,改变物体的大小后会是怎样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推荐《格列佛游记》导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向学生推荐书目《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主人翁格列佛到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奇特冒险,引出本课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设计意图】:通过推荐《格列佛游记》导入课题, 并贯穿整个课 堂,将读书和美术课深度 结合,用美术独特的绘画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来演绎 创新《格列佛游记》,从而让学生领略到 美术的魅力, 并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巧妙的 完成 了学科整合 。
通过观察,比较大小:
出示《格列佛游记》的精彩插图,提问:哪个是格列佛?诶,为什么同一个格列佛一会大?一会小? 从观察中引导学生得出“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展示《格列佛游记》的精彩图片初步 感知大与小画面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同一个格列佛为什么一会大,一会小,通过思考分析得出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三.通过比较,变大变小:运用比较的方法,把人变大变小。
师生尝试 ,把人变小:(展台出示人物图片)思考,填画什么背景能让人变小?老师运用了什么样的绘画方法?(遮挡)把人变小是跟生活中什么样的物体进行比较的?还可以填画什么也能让人变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 填画背景把人变小,一系列的 提问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归纳出把人变小的方法,并回顾 了之前学过的“遮挡” 的方法,为学生丰富的画面效果奠定 基础。
小组研讨,把人变大: 小组讨论尝试填画 简单 的背景,把人变大,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人变的最大。展示交流,如何把人变大?
【设计意图】: 如何 把人变大?通过小组研讨 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 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 的探究通过比较把人变大的方法。
其他物体的变大变小: 人可以变大变小,其他物体能变大变小吗? 来看看 这些 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比什么还大?比什么还小?还能把什么变大变小?
四.大人国冒险:掌握了变大变小的方法后,拿出魔法棒把自己变小,到大人国冒险。创设了“智 力过河”“偶遇 老鼠”“巨 人房子”三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真实的感受物体变大后的有趣画面。
【设计意图】:大人国的游历,巧妙的创设了 “智 力过 河”“偶遇老鼠”“巨 人房子” 的情境,通过问题解决的方 式,带着孩子 们身临其境,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的同时让孩子 们体验了大小变化的乐趣。
五.小人国体验:
1.小人国影片激趣:播放小人国着火了的精彩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小人实物体验:每个同学一个小人玩具,跟小人玩游戏,你想怎么玩?如何来表现画面?引导出采用“画局部” 的方法,比如头部,两只脚,一只手等。
【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电影 片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随后又设置了与小人的玩游戏的环节,让学生在实物体验中亲身感知大小变化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 表现画面?通过学生的深度 思考,体会出“画局部” 的方法,随后“画局部” 图片的 欣赏 ,进一步加深 了学生对该绘画技巧 的巩固 。
学生创作:作业要求:运用大小对比完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学生作画时,大屏幕上播放学生精彩作品。
【设计意图】: 将欣赏 学生作品的环节放在了学生创作中,即可以在 没有思 绪的时 候作为参考,又不会过多的限制 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评作业:采用互评、自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序号相关 目标评价等级A画面中能够表现出物体变大或变小的情景。☆☆☆☆☆B在美术作品的表现中能够灵活运用 “画局部” 的方法表现画面。☆☆☆☆☆C画面生动有趣,能够创编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 评价 重点在于学生对画面趣味性的描述 ,培养了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也是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展现。
八.课后 拓展:出示 雕塑、漫画、广告 中大小变化的图片,改变物体大小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创意无限,将大与小的变化拓展到生活中。
九.小结:今天我们用绘画的形式的演绎了《格列佛游记》,绘画能让故事更加生动精彩,也因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故事创新的灵感。同学们,《格列佛游记》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今天就讲到了这里。除了《格列佛游记》外还有千千万万个精彩的故事等着大家去开启,书是人类巨大的财富,是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霾天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4月23日也就是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品味人生,滋养心灵,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让书放飞我们的梦想,让书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