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格列夫游记》故事书设计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力求体现“大”与“小”的表现。教材中展示的学生作品,更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大与小、高与矮在作品中所达到的美感。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通过绘画活动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视觉启发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富于幻想,爱动,爱玩,敢想敢做,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大”与“小”的理解,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对客观事物的见解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大胆地创作独特的作品,为突显孩子的绘画特色,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而此时老师只要做孩子的“绿叶”就够了。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直观感受、对比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更流畅,更灵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他们会倍感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将激励孩子们不断探索,从而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感知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对比的方法,发挥想象力,表现出有大小对比的有趣画面。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并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大小的对比。
难点: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如何 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格列 佛游记 吗 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格列 佛游记》里面的场景吧。生:认真观看。
师:谁来说说图片中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最深刻有趣 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特意放大或缩小的 生:我对格列佛被许 多小人 捆绑 在地上的画面最深刻,画面中 把格列佛放的特别大,得是小人的几百倍。生:······
师:格列佛经历了多么奇妙的旅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大人国与小人国(板书课题)
课程新授
认识大小要相互比较(1)师:老师这 里有几张海报,怎么判 断一个事物大还是小 呢 思考一下吧。(出示图片)生观察汇报:生:第一张格列佛本人很大。是跟小人国的人比较发现的。生:第二张中的蚁人在巨大的蚂蚁的对比下,显得特别小。生:第三张中的人物在巨型蜜蜂的对比下,显得特别的小。
师小 结:看来物体的大与小,是与 周围环境的 衬托 和对比有关,只有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事物的大或者是小。(出示课件)2、启发想象师:同学们 你想象一 下,假如 我们 也像 格列 佛一样,来到了小人国或大人国里,在那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小组讨论交流2分钟。(师提示例如与小人国或大人国的人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时的有趣情景 )
师巡视了解,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进行对比。
生交流汇报(找出想象丰富有情趣的同学代表发言)生说:假如 我是大人,来到了小人国里我会 帮助 他们运 输一些重的物品;假如我是小人来到了大人国里的花园里,我会和小蝴蝶、小 蜜蜂、小 蚂蚁成为好朋友······
板绘示范:老师 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 大家想看吗?师在 黑板 上画一个小 姑娘, 这个小 姑娘要去采蘑菇啦,看,一个巨型蘑菇的出现让小姑娘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让学生 试试帮忙涂颜色,怎样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生参与老师的创作过程)
欣赏激趣,开阔思维(共同欣赏。)说一说,画面上是怎么表现出小人国的小,或是大人国的“大”的
、生作画,师巡视指导
创作要求:1.创作一幅表现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品。
画面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勇于大胆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作品展评:教师评、互评与自评结合。以鼓励为主。师生 共同欣赏 学生 完成的美术作品,先让学生自评互评选出最喜欢的作品。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并选出自己觉得最 奇妙的作品,教师 肯定学生的评价,想象奇特,构思大胆的做平多支持。表 扬优秀的作品,鼓励不足的同学多努力,指出问题所在。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泥塑,粘贴登多种方式表现本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