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0 22: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
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教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通 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楚汉之争具体史实的
讲述,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事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
成语,如“鸿门宴 ””“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 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 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教参重难点:,陈胜吴广起义是本课重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
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 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嬴政设置皇帝制度时所说的一段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提出问题秦 朝真的如嬴政所设想的那样二世三世至于无穷吗? 由此导入新课。
(一)太息掩涕,民生多艰——秦的暴政
1 、出示五则史料,阅读课本,归纳总结秦的暴政表现
过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二世更加残暴,怎么办?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的百姓你打算怎么办?甘愿受 压迫吗? 由此引入陈胜吴广起义
(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
1 、播放视频,归纳起义地点,时间,原因。
2 、辩论:如果没有暴雨误期,起义还会爆发吗?明确起义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起义的必然性
3 、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讲解经过结果。思考起义意义,感受其革命首创精神。 4 、出示巨鹿之战相关史料,学生讲述其中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故事,理解意义。
过渡: 由于当时秦军的主力都在对付项羽,结果让刘邦捡了个大便宜,轻轻松松就攻陷可咸阳。威震四海的大秦王 朝就这样走到了它的尽头。 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所谓“一山 不能藏二虎 ”,论实力吧,项羽确实比刘邦强大得多,但是他们又有个约定,谁先攻破咸阳谁就做皇帝。咸阳却是刘 邦先攻下的,论理应该是刘邦做皇帝。项羽当然不会甘心将宝座拱手相让。于是,为了争夺皇位,项羽、刘邦在秦 朝灭亡后又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三)兵戎相见,鸿沟为界
1 、阅读课本,召开故事会,分享乌江自刎,四面楚歌故事,了解相争结果。
(
课后作业
:搜集更多成语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
) (
讲课稿
)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X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第
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七上
2 、出示史料,思考项羽落败原因,明确得民心者得天下
3 、对比秦灭亡前后战争目的,思考战争性质变化。
五、小结和作业
教师小结:秦的统一,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但强大的秦王朝却最终因为暴政走向灭 亡,秦末农民起义加速了这一过程,我们也在楚汉相争中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 天,昭示明天,以史为鉴,这对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根原) 秦朝灭亡 农民起义(直原) 楚汉相争
嬴政在设立皇帝制度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那秦朝 真的如嬴政所设想的那样二世三世至于无穷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 案。(板书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学们,老师梦回秦朝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发现秦朝时鞋子无人买,拐杖却卖的很好,这是为什么?大家 刚刚阅读课本,可以告诉老师原因吗?第三排这位男同学,你来说,对,当时秦朝实行的法律十分严苛,动辄砍去 双脚,所以鞋子很少有人需要,请坐。那看来秦朝时期实行暴政,百姓生活并不是和想象一般好,当时究竟是什么 情况呢?同学们阅读老师出示的这五则材料,分析一下。(板书 秦的暴政)有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一下?最后一排这 位男同学,你来说,这位同学谈到通过材料了解到秦朝百姓赋税徭役沉重,农民阶级受到残酷压迫,背井离乡,脱 离农业生产,使得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请坐。还有同学要补充吗?靠窗这位女同学,这位同学谈到通过材料了 解到刑法十分严酷,单是死刑就有 10 多种,继位的二世更加残暴,任意屠杀,对民众剥削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 奢极欲,使得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请坐,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这些都是秦暴政的表现。
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的百姓你打算怎么办?甘愿受压迫吗? 同学们都说不。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样我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同学们观看一个小视频,来了解一下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 地点,原因等基本信息。(板书 农民起义)视频播放结束了,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你所归纳的内容呢?第一排这 位女同学,你来说,对,在 BC209 年夏,九百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戍守长城,但是在大泽乡因暴雨误期无法按时抵达, 按秦律会被处死,因此领队人陈胜吴广认为不如起义反抗,他们砍木为兵,揭竿为旗,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你看视频很认真,请坐。
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暴雨误期,起义还会爆发吗?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辩论。(板书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通过刚刚同学们辩论我们得出了起义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起义是必然的,即使没有暴雨延期,也会有其他原因引 发起义,所以暴雨只是直接原因。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呢?接下来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老师出示的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进行小组讨论,寻找答案,并说说这次起义有何意义?你有感受到什么精神呢?好,大家 都已经讨论差不多了,刚刚三组讨论最激烈,那请三组同学派代表为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结果。嗯,三组同学根 据形势图归纳了起义过程和结果。在大泽乡起义杀秦军→攻打县城、 占领陈县,建张楚政权→挺进咸阳→秦军反扑 →缺乏后援,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你们梳理的很清晰,请坐。有哪组有进一步想法?四组,四组同 学谈到,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是我们感受到了陈胜吴广这种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 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起义虽然失败,但他们燃起的反秦烈火却没有熄灭。请坐。
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没错,刘邦和项羽,二人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 分别对秦作战。其中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大家接下来阅读课本,了解巨鹿之战 经过。嗯同学们在这次战役中,也有一些小故事,比如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大家有谁可以讲一下?这位红衣服女 同学的手举得最高,你来说,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讲述。我们也从这故事中感受到项羽的高明。
由于当时秦军的主力都在对付项羽,结果刘邦捡了个大便宜,轻轻松松就攻陷咸阳。威震四海的大秦王朝就这样走 到了它的尽头。 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 ”, 论实力吧,项羽确实比刘邦强大得多,但是他们又有个约定,谁先攻破咸阳谁就做皇帝。咸阳却是刘邦先攻下的, 论理应该是刘邦做皇帝。项羽当然不会甘心将宝座拱手相让。于是,为了争夺皇位,项羽、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又进 行了四年的战争。在楚汉相争中也有许多历史小故事,接下来我们召开一个故事会,同学们讲述一下你所知道的故 事。(板书 秦朝灭亡 楚汉相争)
七上
通过刚刚同学们的讲述,我们了解了乌江自刎、四面楚歌等历史故事,也大致了解了楚汉相争的经过。结果最终以 项羽败,刘邦胜告终,实力强劲的项羽为何会失败?大家阅读老师出示的史料进行总结分析。这位同学你来说。好, 请坐。这位同学提到从材料中得知项羽虽然势力强大,但却刚愎自用,依赖武力,而刘邦则注重收揽人心,善用人 才,最终战胜了项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再次得到验证。
同学们思考个问题,在秦灭亡前后刘邦项羽起义战争和楚汉之争有什么变化吗?大家通过所学进行表格归纳,分析 性质变化。老师听到同学说秦亡前二人作为起义军领袖,领导农民起义战争,在于推翻秦朝统治;但在秦朝灭亡后, 二人身份变为新的统治阶层,他们之间的战争性质已经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性质发生变化。同学们真的 太棒了。
教师小结:秦的统一,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但强大的秦王朝却最终因为暴政走向灭 亡,秦末农民起义加速了这一过程,我们也在楚汉相争中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 天,昭示明天,以史为鉴,这对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学习也要接近尾声了,课下希望同学们可以搜集更多这一时期历史小故事,我们下节课一起分享。好下课。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