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推理、比较、归纳等活动经历找次品的过程,理解“一分为三”的意义,归纳“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感知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2.掌握找次品的方法,会用最优策略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找次品”问题的方法,充分经历“比较—猜测—验证”的过程,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感知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找次品问题中“一分为三”最优策略的本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磁铁8个、多媒体课件
学生:笔、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3组图片,找不同。
图1、图2比较容易找到不同,图3很难发现不同。
2.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策略
★活动一:3个中找1个次品
1.在2个球中找1个次品(次品轻一点),唤醒经验,降低起点
(1)猜测:猜一猜,次品可能是哪个?
(2)课件出示没有砝码的天平:用这样的天平怎么称?
(3)学生发表想法,教师小结:2个球,分成2份,每份的数量是(1,1)。天平一定不平衡。轻的是次品。
2.在3个中找1个次品(轻一点),体验“一分为三”的策略
(1)课件出示:3个球。提问: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怎么把它找出来?
(2)学生交流想法。
关键引导:怎么称?会怎么样?如果平衡……如果不平衡……称几次?
(4)点评反馈,学生同桌间互相说说3个球称1次的方法
比较思考:2个球中找1个次品只要称1次,3个球中找1个次品也只要称1次,为什么球的个数增加了,称的次数不变?
★活动二:4个中找1个次品
在4个球里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称,最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1.读题审题,理解“保证”“最少”的意思
思考:保证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保证,最少称1次就能找出次品,那是运气好的情况,保证是得考虑运气不好的情况。也就是最不利情况下次数最少。
2.学生猜测
3.动手操作,记录过程
4.交流反馈
★活动三:8个中找1个次品
在8个球里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称,最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1.学生猜测
2.动手操作,记录过程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2)学生小组合作并记录称的过程
3.交流反馈,小组汇报并在表格上填写。
个数 份数 每份的数量 最少称的几数
8 8份 8(1,1,1,1,1,1,1,1) 4
8 4份 8(2,2,2,2) 3
8 2份 8(4,4) 3
8 3份 8(3,3,2) 2
重点交流称2次的过程,追问:怎么称?同时结合课件直观演示称的过程。
★活动四:数形结合,理解“分成三份”的本质
1.观察对比,发现一分为三的优势
思考: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与其他几种方法不同在哪儿?
总结:把8分成三份,次数最少
2.追问:把8个球分成3份,除了8(3,3,2),还可以怎么分?每种最少称几次?
完善表格:
个数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 分成的份数 最少称的次数
8 3 8(3,3,2) 3份 2
8 1 8(1,1,6) 3份 3
8 2 8(2,2,4) 3份 3
3.设疑:为什么8(3,3,2)的分法称的次数最少?分成怎样的3份保证称出的次数最少呢?
4.数形结合,引导发现:把8一分为三,并且尽量平均分的情况下次数最少。尽量平均分的情况下次品的范围比不平均分的情况要小,所以找的次数就少。
5.总结找次品的策略:将物品的数量一分为三,且尽量平均分。
6.巩固练习,应用策略
(1)从待测数是3的倍数中找次品:从9个零件中有1个次品
(2)从待测数不是3的倍数中找次品:从10、11、26个零件中任选一种找1个次品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出示表格,填入数据
个数 分成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 的最少次数 发现规律
3 3(1,1,1) 1 3
9 9(3,3,3) 2 3×3
27 27(9,9,9) 3 3×3×3
81 81(27,27,27) 4 3×3×3×3
…… …… …… ……
(1)回顾研究过程
(2)观察比较,引导发现规律并总结:你发现个数和次数有什么规律?
(3)提问:如果最少称5次能找出次品,待测物品的个数最多是几个?(243)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