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之子 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杨氏之子 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0 16: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课前准备
1.将语文书翻至108页。
2.笔放在书页右边。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
司马光
年少
机智
持石击瓮破之
21 杨氏之子
姓氏

姓杨人家的儿子
介绍自己

诣见

qín


今义:家中驯养的禽鸟,如鸡、鸭、鹅、鸽等。
诣访
古义:禽:鸟类
家禽:家里养的鸟。


表示“回答,应答”时读第四声。
应答
应对如流


同“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子
孔君平
杨氏子
孔君平
杨梅
学习活动一:
1.借助注释和补充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
2.想一想: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杨梅
1.替、给
2.表目的
3.对,向
4.帮助,卫护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习活动二:圈画表现杨氏子聪惠的言行并说说理由。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梅
杨氏子
孔雀
孔君平
都在姓氏上做文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孔君平承认=
如果孔君平不承认=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说什么呢?
妙哉,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
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
龙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
李子是夫子家果
石榴是夫子家果
龙眼是夫子家果
李子
石榴
龙眼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聪慧
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
杨氏之子
梁国___________,甚聪惠。__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
杨氏之子
梁国____________,甚_______。孔君平________,父_______ ,乃________。为设果,果_______ 。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孔融
孔融认亲
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世说新语》 据统计大概写了1500多人,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每个人物都生动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