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练习课导学案
课题 连加、连减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的实际含义。2、进一步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3、学会在虚线格里 规范书写连加和连减算式
重点 体会连加和连减的实际含义
难点 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 情境图
教学过程 导学流程 方法与手段
活动 一:复习铺垫.1、算一算。(1)10-6= 4-2= 10-6-2= (2)4+3= 7+2= 4+3+2= (3)9-4-3= 4)2+7+0=2、揭示课题。活动二:基本训练。(一)进一步学习连加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课件演示吹泡泡的情景。2、你能把刚才看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3、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4、你能用算式表示刚才看到的情景吗?5、你能自己计算吗?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小结:连加计算时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第一个和第二个数的和,再加第三个数。(二)进一步学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课件演示泡泡被太阳晒爆的情景。2、你能把刚才看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3、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4、同桌合作学习并思考:你能用算式表示刚才看到的情景吗?你能自己计算吗?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5、小结:连减计算时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第一个和第二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看图说图意,,然后列算式计算。(三)完成练习。1、第2题: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连加算式,指导书写格式。2、第4题:3、连减算式的练习:8-5-3 5-2-1 9-5-4 10-2-710-6-2 8-0-6 7-2-1 6-4-0 4、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观察图:说说横行、竖行已知几个数?要使得数是9,怎样求第三个数?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进行引导。活动三:教师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基本习题,学生有简单习题开始,提高计算能力。练习中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交流所学,体会计算的过程。
教后感
连加连减导学案
课题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习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2、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3、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
难点 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学流程 方法与手段
一、导入师:非常高兴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 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算式接龙——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汇报:上面一道题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题都是减了又减;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法或者是减。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二、导学(一)教学连加:1.课件演示,引出算式。a.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屏幕出现“5”)b.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和 又跑来的1只小鸡。◆指导观察:现在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屏幕出现“2”、“1”)◆问: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屏幕出现“5+2+1”)◆要求学生结合屏幕上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2.学习计算顺序。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a.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出计算顺序。b.根据学生叙述过程,演示课件,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问: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计算的运算顺序。3.揭示课题。问: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连加) ◆同桌讨论◆交流汇报:计算连加 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二)学习连减1.课件演示(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a.草地上出现8只小鸡。问:现在有几只小鸡?在算式中填数。b.走了2只;又走了2只。2.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数。3.交流。a.说说“8-2-2”的含义。b.说说你是怎样算的。4.小结并补充课题。三、导疑导疏 “做一做”。要求:先用一种学具摆一摆,再填数计算四、导评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由旧知识口算习题引入,为新知做了铺垫。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出示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动手摆一摆、数一数,进行计算。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