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0 17: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⑵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难点: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对圆的无限平均分割,“弧长”无限的接近“线段”的理解以及将圆转化为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的理解。
三、教学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
1.教法分析
针对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与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2.学法指导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渗透转化
1、什么叫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
2、说一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件动画演示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直观的演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渗透了要求圆的面积也需从转化的思想放手。)
(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一头小牛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2米的绳子拴在草地中的木桩上,问小牛能够吃草的范围有多大?
问题:(1)小牛能够吃草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2)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呢?
(三)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明确概念
师出示不同大小的圆:圆的面积在哪里?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什么圆的面积?
根据前面的复习引导学生猜想一下圆的面积的概念,并指出圆的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出示不同大小的圆,在教师的演示下让学生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大小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首先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蓝色的是曲线围成的圆面,它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比较鉴别,并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揭示课题《圆的面积》。)
2、以旧促新
我们明确了圆的面积概念,那么该如何计算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你打算怎样计算圆的面积?
(此时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设想,说出他们预设的方案?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机处理,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即使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共同经历一下公式的发现之路。此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和以前的平面图形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为新知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
3、 转变图形
(1)实验操作
小组讨论,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的长方形。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分给各小组(前后四人为一组)。请同学们试试看,是否可以将圆转化成为长方形。
(2)动画展示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电脑先演示8等份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图形?为什么说“像”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如果说8等份有点像,那么再来看看16等份会怎么样?电脑继续演示16等份的圆,放在一起比较,哪个更像平行四边形?学生会发现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较小,接近直的,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如果分成32等份会怎么样?64等份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极限思想的渗透。
4、 公式推导
启发1: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
启发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再次展示动画。
设圆的半径为r
启发学生寻找规律,由圆的周长为2πr,推导得出长方形长a=πr,宽b=r,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ab=πr×r =πr 。
(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梯形,课件动画演示)
(四)实际应用,拓展深化
第一:基础练习 
(1)计算面积。主要是巩固新知,强化公式的应用。(以例为练习)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24分米,求这个圆的面积
注意书写格式:1)写出公式2)代入数字3)计算结果4)写出单位。
(2)判断题
☉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圆的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
☉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
(3)一块直径为40厘米的圆形铝板上,有4个半径为5厘米的小孔,这块铝板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变式练习。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剪成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学生根据公式一般认为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否则无法计算,这一题是已知r =5平方厘米。根据目前知识,学生没有能力求出半径,怎么办?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讨论,就会发现,除了知道r,可以求出面积,若能知道r ,不必求出半径,直接利用公式计算面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全面理解公式,达到对公式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拓展应用(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求小牛能够吃草的最大面积问题?
(四)、反思体验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利用提问形式,从以下方面小结,学生先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1)讲讲自己有什么收获?
(2)以及如何计算圆的面积?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用了什么方法。
(3)已知圆的周长、圆的直径是否也可以求圆的面积呢?如何求。
(五)、布置作业
一种麦田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5米。它能喷灌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