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1 06: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解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理解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2.时空观念:通过比较唐、宋时期与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及人口变化,加深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等资料,知道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经济兴盛的表现和人口增长的史实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
4.历史解释:通过分析、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2.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人口约14.1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大家知道吗,清朝前期,在短短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清朝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提问:清朝前期,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教师提问:清朝农业生产取得较大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其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①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②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图片展示
清代纺织图
2.教师提问:清朝前期的手工业有了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教师提问: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4.教师提问:清朝的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③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目标导学三:人口的增长
1.教师讲述: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1亿多;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教师提问: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②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
3.教师提问:人口迅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①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水土流失;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②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三、课堂总结
清朝前期,随着大量高产农作物的推广、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这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一方面又会带来诸如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使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问题。课堂教学要活跃气氛,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