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2分)
1.默写古诗中的名句。(10分)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论语>十二章》)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 ,紫红的桑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的名句是: , 。
(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荒凉、凄冷的氛围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9分)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q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痪的史铁生与母亲jué别时收获了“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遇到的一切都会让你喜出望外,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分qí( ) jué( )别 贮( )蓄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喜出望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段末画线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半句的语序,使它与前半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沙僧也叫_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___。(2分)
(2)以下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和衍太太。
B.作者在《琐记》中提到自己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C.《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南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
片段。
D.“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在阴间。
4.在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校园“读书节”。学校文学社决定举行一次“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2分)
(1)为营造气氛,请你拟写一条体现活动主题的宣传标语。(2分)
(2)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2分)
桃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净化人的心灵。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仔细咀嚼。
(3)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
示例:栏目一:读世 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使其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4)小明参加活动后写了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4分)
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A】进一步培养我们的读书水平。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啊,一本好书,能荡涤人的灵魂,纯洁人的心灵;能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想办法,【B】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养成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
①【A】画线句用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②【B】画线句语序不当,可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6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
冰的糕
魏 新
①三十年前的夏天比现在安静很多。听不到车流的喧嚣,也听不到来自各种电子设备的混杂交响。大部分时间,只有蝉鸣此起彼伏。习惯后,蝉鸣也会被耳朵自动屏蔽掉,世界安静得像一个热乎乎的大蛋壳,就连自言自语,都如同回声。
②但是,有一种声音,每当响起,都让我兴奋无比。“冰糕——冰糕!”每一个字都挑拨着我幼小的心。
③我嗷一下就从院子里蹿出来了,直奔声源而去。与此同时,邻居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奋不顾身,像一根根大头针,冲向磁喇叭。卖冰糕的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个白色的木箱子,上面盖着一层棉被。我迅速递过一枚二分的硬币,把手伸进盖着冰糕的棉被里。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胳膊体会到的那种彻骨凉爽,太难忘了。
④那时的我练就了速吃冰糕的绝活儿,能迅速吞下一支冰糕,趁卖冰糕的人还没走,赶紧再要一支,细细地品味。这也属于吃冰糕的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咬着吃,一种是含着吃。咬着吃过瘾,一咬一嘴冰,但大都不舍得这么快吃完。含着吃就是放嘴里慢慢地化,化一点吃一点,吃到最后,只剩一根冰糕棒,还要再从头嗍到尾,直到感觉冰糕棒上已经没有一丝凉、一点甜,才会扔掉。
⑤上小学时,买冰糕就更方便了,学校门口的小贩,整个夏天都在卖冰糕,兜里实在没钱,还可以赊。我从没赊过冰糕,不过,无师自通,我找到了一个不花钱也能吃到冰糕的办法:课间休息时去校门口转悠,看到认识的同学买冰糕,迎面走上去,厚着脸皮,咬上一口。
⑥这个办法非我首创,且已在我校“蔚然成风”。最初源于客气,一个同学买了冰糕,招手让一下别的同学。后来发展到只要看到有一个同学买冰糕,就纷纷过去咬。这个咬上面,那个咬下面,三五口就把一个冰糕从美国咬成日本。
⑦有一次,我又去校门口觅食,一个认识的同学都没有,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卖冰糕的小贩。心急火燎的我,似乎从头到脚都冒着热气,没有冰糕,身体就要自燃了。这时,我突然发现学校敞开的铁门后面似乎有点异常,急忙过去使劲拽了一下铁门。然后,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们班一个男同学——他正蹲在地上,________地吃一支刚刚剥了纸皮的冰糕。
⑧那一天,那一口,我差点把冰糕棒给他咬断。
⑨更神奇的是在中学那年暑假,我去菏泽的姑妈家玩。一天,表姐神秘地说,有一种特别的冰糕,叫冰淇淋。我一听名字,口水就要流下来了。过去只听说麒麟,还有《水浒传》中的“玉麒麟”,冰“麒麟”到底是什么?是用冰做的远古神兽吗?如果能吃一口,一定比童话里的故事还要魔幻。
⑩怀着吃冰“麒麟”的梦想,我天天催着表姐带我去买。她总说天太热了,出门会被晒黑,要在家待着。姑妈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每天要临钢笔字帖。而我已经无法一笔一画地在白纸上写黑字了,满脑子都是冰,都是麒麟,都是无法融化的信仰。
终于,在我临回县城的时候,我得偿所愿。一个奇怪的机器下面,有个自来水管一样的龙头,冰淇淋就从下面流出来。可是,当时我连味道都没有记住,那个像牛奶火炬一样的冰淇淋连着蛋筒就已经不见了。开学后,我给同学们说我吃冰淇淋的经历,有声有色,夸大无比,他们都听傻了,以为我做了一场梦。
12或许,我真的做了一场梦,至今未醒。
(有删改)
5.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吃冰糕的经历。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5分)
时间、地点 事件 心情
三十年前的夏天在家门口 ①______________ 兴奋
上小学时在校门口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寐以求吃冰淇淋 ⑤________
6.在文章第⑦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默默无闻 B.惊慌失措 C.偷偷摸摸 D.喜出望外
7.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与此同时,邻居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奋不顾身,像一根根大头针,冲向磁喇叭。
(2)满脑子都是冰,都是麒麟,都是无法融化的信仰。
8.简要分析文章首段的作用。(3分)
9.文章第段和第段的“一场梦”分别指代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二](23分)
忠诚无声
韩丽敏
林强在“基本指挥所”帐篷前立定,喊了声报告。
林强吧,进来!总指挥柳杨在帐篷内说。
林强撩开帐篷门帘走进去,立正、敬礼:柳总指挥!
柳杨已经离开座位,抬手还了礼,满意地说:够迅速,合格!
召之即来是一名军人应具备的起码素质,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说做新形势下能打仗、打胜仗的革命军人,就是瞎扯。林强说。
柳杨赞许地点点头,说:自觉在改革大局下行动,是流淌在军人血液里的“崇高基因”,围绕打仗搞科研,就是自觉践行强军目标。林强,实践证明,你是经得住考验的,“强人”这个绰号,并非浪得虚名啊。
林强的脸红了一下,来回搓着两只大手问:柳总指挥,急着让我过来,是不是有新任务?
柳杨不想一上来就告诉他他家里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一个人承受能力再强,忽闻慈父身患绝症、孩子临近高考发生状况,也很难坚持得住。这样想着,柳杨敛起笑容,说:那我言归正传。所办秘书刚打电话到我这儿,说昨天下午政委在301医院,遇到你家属背着儿子跑上跑下做检查,一问才知道,孩子在学校打篮球时,腿受了点儿伤……
林强的脸色顷刻间煞白,不安与焦虑毫无掩饰地写满全脸:我儿子腿受伤了?严不严重?
柳杨的大手掌按在林强的肩膀上晃了晃,像是安慰又像是给他定心丸:别急,应该就是肌肉拉伤之类的。柳杨撒了个善意的小谎。接着他又说,你的请假报告已经批准,政委的意思让你提前回去几天,好好陪陪儿子和老婆。一眨眼你来这边已经三个多月,其他干部还轮着倒休了几天,你却像扎了根似的,中间回去一趟,还是因为工作,我这个总指挥有责任,没安排好。给你订了下午两点三十分的机票,一会儿你去交代下手头工作,收拾收拾就出发吧。柳杨没把林强父亲的情况告诉林强。他不想让林强同时承受双重痛苦。
林强好不容易等到自己安检,刚要走向指定位置,手机在兜里又震动起来。他对安检人员说声抱歉,自觉站到一边,掏出手机。还没有过什么时候,林强如此担心漏接妻子的来电。
但,手机屏上显示的却是邹永川的名字。他心里一紧。工作区域不能开手机,不能打私人电话,打手机需要坐车到几十千米以外的地方。不是特别重要的事
小邹是不会给自己打电话的。
小邹,什么情况?林强紧张地问。
林主任,刚才进行突然断电快速恢复网络通信试验,可是……
林强感到自己的心都要飞出喉咙:说结果!
加电后所有数据成为乱码,能用的恢复手段都试过了,数据……没找回来。电话那边的邹永川已经带了哭腔。
林强握着手机半晌没说话,大脑一片空白。
半晌,林强才回过神来,说:小邹,我知道了,别着急,先挂电话吧。林强握手机的手无力地垂下,站在那儿茫然地注视着前方,直到安检员请他过去进行安检的声音传来,他才如梦方醒。这个时候,一个念头在脑海形成!
林强对安检员说声谢谢,拎起小旅行箱,穿过等待安检的队伍,匆匆朝机票改签处走去……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标题体现了林强对军队、对国家的忠诚,是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证明的,是无声的奉献。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等,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C.文章运用插叙的方法,叙述了林强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扎根部队,放弃了回家照顾亲人的机会的事。
D.文章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一处含蓄的空白,暗示了林强最后的决定。
11.文章画线句子为什么要特地交代工作地点不能打手机?请简要分析。(4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1)林强感到自己的心都要飞出喉咙:说结果!(赏析句子)(3分)
(2)林强握手机的手无力地垂下,站在那儿茫然地注视着前方。(赏析加点词)(3分)
13.文章倒数第二段写“这个时候,一个念头在脑海形成”,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念头”是什么。(3分)
14.林强为什么会得到“强人”这个绰号?请简要分析。(4分)
[三](1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__
(3)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吾日三省吾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的修养。(4分)
18.经过了大约两千五百年,《论语》中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上面的《论语》选节中选择一则,谈谈它对你的启发。(4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无尽;生命又是短暂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懂得享受,享受阅读的美好,享受上课的乐趣,享受竞技场上的拼搏,享受父母的温情,享受老师的关爱……
请以“享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目要包含词语“享受”。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感情真挚;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1. (1)匹夫不可夺志也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重点字:皂荚)
(5)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重点字:遥怜)
(6)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2.(1)歧 诀 zhù
(2)应合 应和
(3)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4)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3.(1)沙悟净 金身罗汉
(2)C 点拨:“南京”应改为“日本”。
4.(1)示例一:走进名著,充实青春。
示例二:阅读经典名著,提升品格素养。
(2)示例:天高云淡:读书如登山,山登得越高,风景就看得越远,书读得越多,眼界就越开阔。
(3)示例:读史 朝代兴衰 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使其了解朝代兴衰。
(4)①培养 提高 ②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二、[一]5.①买冰糕,连吃两根 ②抢吃同学的冰糕 ③急切 ④中学暑假,在姑妈家 ⑤憧憬
6.C
7.(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兴奋地直奔冰糕而去的孩子比作被磁喇叭吸引的大头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糕在炎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都是”,起强调作用,突出了作者对冰淇淋的憧憬。
8.文章首段是对环境的描写,极力渲染了三十年前夏日的炎热和宁静,为下文表现“我”对卖冰糕的到来的兴奋做铺垫。
9.第段的“一场梦”指同学们认为“我”吃冰淇淋的经历夸张得就像做梦;第段的“一场梦”指自己对冰糕的美好回忆。
[二] 10.C
11.交代工作地点不能打手机这一内容,是对文章的情节进行补充说明,内容上交代林强心里一紧的原因;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预示情况紧急,为下文林强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12.(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和简洁的语言描写,突出了军人雷厉风行的干练风格,写出林强在接到邹永川的来电后,对突然断电快速恢复网络通信试验结果的紧张和担忧之情。
(2)“茫然”形容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这里指林强在知道突然断电快速恢复网络通信试验遇到故障后,陷入两难的境地,既担心临近高考却受伤的儿子,又担心通信试验故障问题的解决。
13.这个念头指的是林强决定改签机票,回到部队。
14.林强能够获得“强人”这个绰号,是因为他自觉在改革大局下行动,围绕打仗搞科研,自觉践行强军目标,经得住考验;技术过硬,在通信试验遇到故障的时候,只有他能处理;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
[三]15.(1)按时。 (2)诚信。
(3)越过。 (4)能忍受。
16.(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17.忠 信 习 品德
18.示例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示例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之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三、19.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