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SY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学的发掘,而且在原地成立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建处,并于197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
重要的考古发现与考古遗址博物馆之间所构成的中国博物馆的一个特别的类型,在区城范
围内呈现了重大考古发现的成果。当然,像作为世界文化造产的秦始皇兵马俑这样的重大发现
并不具有普遍性,有相当一部分发掘成果的影响力并不像兵马俑那样。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
语
文
建立一座国家级的考古博物馆,或者在一个有重大考古发现和成果的省份建立考古博物馆,而
不仅仅是一个大而全的省级博物馆。面对中国一个世纪以来如此众多的考古成果,一方面需要
继续做好各省级博物馆对于考古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需要扩大考古成果的集中呈现,而不仅
仅是展陈一些具体的出土文物,更重要的是把相关联的考古过程和具体问题呈现给公众。
考生注意:
(摘编自陈履生《近现代考古学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相互成就》)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材料二: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百年来,考古学和历史学携手并进、相互支持,考古学在历史文献线索的指导下不断推进,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历史学吸收考古研究前沿成果而不断有新的突破。概括起来看,在中华文明史研究方面,考古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学与历史学的融合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学术成采: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纠正了“东周以上无史论”,延伸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我国考古学已建立了从旧石器时
答无效。
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百万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并在历史文献研究基础上着
修
4.本卷命题范固:人教版必修下册」
重对夏商周三代活动范围作了全面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在此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
施“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司马迁《史记》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基础上,推出了一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完整的夏商周三代年表。这样,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得到了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双重实证,延伸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
改变了“黄河文明一元论”,展示了中华文明多点起源的灿烂图景。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温
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差大,东西地势异。考古研究发现,50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
中国考古学百余年来的历史发展,为中国各级博物馆提供了难以数计的文物收藏,显现出
化、燕山以北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等都闪现出文明的火
近现代考古学与博物馆事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表现出考古对于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特别
花,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形象地称之为“满天星斗”。几代考古工作者经过努力,改变了“黄河文
贡献。
明一元论”,在空间上展示了中华文明多点起源的灿烂图景,丰富了历史内容,活化了历史场景。
中国的博物馆有它的特殊性。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不同的是,中国的公立博物馆都
突破了西方文明理论,厘清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传统的西方文明理论以两
是由考古学和出土文物来支撑的,尤其是省级博物馆,都和具体的考古成果相关联,比如湖南省
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线的古文明为基准,认为人类文明都是沿着一条河流而单线发展
博物馆由马王堆考古成果作为支撑,湖北省博物馆由曾侯乙墓考古成果作为支撑。早在101年
的。而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与历史研究工作者通过宏观梳理把握,揭示出中国文明基本上表现为
前,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中的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等,为
各个文化区“多元并行”“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这就突破了西方文明理论,厘清了中华文明起
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世界考古史的研究做出属
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于中国的贡献。因此,我们今天来看各省级博物馆与文物考古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能够反映
(摘编自江林昌《推进考古学与历史学融合发展》)
各地不同时期的文物考古的主要成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经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作为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一个重要方面,绝大多数都是20世纪中期
A.中国的博物馆有其特殊性,公立博物馆尤其是省级博物馆都是由考古学和出土文物来支
基于科学考古所获得。这些能够反映墓葬以及具体考古成果的文物,具有批量的特点一或多
撑的。
或少,都能够说明历史时代、相互关系以及县体的内容等各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
B.我国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具有批量的特点,有些可以说明历史时代、相互关系、具体的内
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单体面积大、整体数量多是重要特点,这对遗址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古
容等。
遗址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并不因为文物的出土而消失,相反,在未来的研究中依然能发挥作用,有
C,考古遗址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未来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应加以
些是不可替代,有些是不可或缺。所以,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仰韶村
保护。
遗址于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后来成为仰韶遗址博物馆的
D.百年来我国考古学已建立了百万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展示了中华文明多点起源的灿烂
基础。
图景。
无疑,对于重要的考古遗址,原地保护和利用是最科学、最经济的举措。因此,在考古发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的现场建立博物馆,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一条新的路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百年来我国考古学的发展,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4年,在西安市临潼区的秦陵镇发现了兵马俑之后,不仅开始了科
B.仰韶遗址博物馆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都有赖于相关部门对考古遗址的保护。
【高一期末考试试卷·语文第1页(共8页)】
231815D
【高一期末考试试卷·语文第2页(共8页)】
231815DJPSY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在未来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有“考古遗址所具有的科学价
值…在未来的研究中依然能发挥作用,有些是不可替代,有些是不可或缺”。)
2.B(“都有赖于相关部门对考古遗址的保护”错误,过于绝对,原文表述是“仰韶村遗址于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后来成为仰韶遗址博物馆的基础”,只是“基础”而已,至于“秦始皇兵马俑
博物馆的建立”,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未曾提及其“有赖于相关部门对考古遗址的保护”。)
3.D(A项,能佐证“不仅仅是展陈一些具体的出土文物,更重要的是把相关联的考古过程和具体问题呈现给公
众”这一观点。B项,能佐证“对于重要的考古遗址,原地保护和利用是最科学,最经济的举措”这一观点。
C项,能佐证“需要扩大考古成果的集中呈现”这一观点。D项,只是将原来的实物观赏改变为数字观赏,与
材料一的观点无关。故选D项。)
4.①密切考古学与博物馆建设间的联系。重视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原地保护和利用重要的考古遗址,在其现
场建立博物馆:建立一座国家级的考古博物馆或在有重大考古发现的省份建立考古博物馆,把相关联的考古
过程和具体问题呈现给公众。②推进考古学与历史学融合发展。在历史文献线索的指导下不断推进考古
学,吸收考古研究前沿成果而不断促进历史学的突破。厘清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好地传承中
华文明的薪火。(每点2分,意对即可)
5.①采用总分结构,层次分明。首先总述了百年来考古学与历史学融合发展,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百年来考
古学与历史学融合发展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②在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说服力
强。(每点2分,意对即可)
6.B(“只是受到了冰场音乐的影响”错,这时的溶和“我”一样,情绪激动一是受音乐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到子
青、凌心和琪如的爱情、婚姻悲剧的影响。)
7.A(“插叙”错,“我”与琪如的相遇、相处是文章的关键情节之一,不属于“插叙”。)
8.①第一次在冰场上看见琪如衣服颜色搭配调和,陶醉于她的活泼天真、玲珑美丽的精神:②当好友溶告诉
“我”琪如就是“三年前逼凌心投海、子青离婚的那个很厉害的女人”时,令“我”“手抖领得连鞋带都系不紧
了”,“我”对琪如有了些许厌恶;③后来的滑冰过程中,琪如想亲近“我”,“我”觉得她有着“伟大的魔力”,“我”
心生爱慕;④一想到两个好朋友的遭遇,“我”就感到心惊;⑤再遇到琪如,“我”想接近、回避、怨恨都不能,内
心无比纠结:⑥“我”觉得她是一条五彩斑斓的“毒蛇”,希望不要再见到她,但又有些惆怅。(每点1分,意对
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形象上,隐喻小说中的“黄衣女郎”琪如,她像“毒蛇”一样,害得子青
家敲人亡,远走天涯。③主旨上,隐喻着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毒蛇”般的观念:口头上为解放女性而
呐喊,可“一切罪恶来了”,却“都是让女子负担”。(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10.DFH(原文标点为: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11.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是意动用法,指“以…为借鉴”,与“夫惟义可以怒士”中“怒”的用法
不同。)
12.B(“一旦…所以即使处于有利形势也不能轻举妄动”理解有误,原文“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
措手足也”,意为“这不是因为一动就决定成败利害,而是将来可能会出现无法对付的局面”,该项前后因果
有误。)
13.(1)所以古代有才能的将领,能够用兵力去试探敌方,同时又用敌方的兵力来检验自己的强弱,因此可以决
断自己是撤还是进。(“尝敌”“自尝”“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方的短处,我隐藏搁置起来,敌方却一定要和我角斗,怎么办?(“蔽“角“奈何”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担任统帅,需要通晓事理、了解形势、懂得约束:②看到小利不盲动,看到小患不回避;③加强军事技能的
同时还要自珍自爱,学会忍耐,冷静。(每点1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做将领的方法,应该首先锻炼意志和胆略。泰山在面前崩捐而脸色不变,噪鹿在旁边突然出现而眼珠也不
转动一下,然后可以控制战争利弊的变化,可以对付敌人。
几是用兵要常尚正义,不义的战争,即使有利也不能轻举妄动。这不是因为一动就决定成败利害,而是将
来可能会出现无法对付的局面。只有正义才可以使士兵奋起,战士因正义而激起义愤,才可以连续作战。
【高一期末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1815D